過去十年,中國當代藝術非常火,特別是F4.當然他們的作品不錯,但很重要的是,他們是最早國際化的,而且他們正好趕上那一撥當代藝術的大牛市,趕上這樣一撥潮流,用中國的老話說,叫做天時地利人和。
同樣,長江商學院有三個詞,第一個叫“取勢”,就像開船一樣不要頂風,要順風順水,要取勢;第二個叫“明道”,就是說你要做該做的事,有很多事可以做,但是明道要知道哪一條道是陽光大道,哪一條道是獨木橋;第三個叫“優術”,就是你不但要做應該做的事,還要把你該做的事做好。故曰“取勢、明道、優術”。
藝術品投資優缺點兼備,如果和投資者講藝術品,我們要講它的高回報,同時也要講它的缺點。缺點是什么呢?就是藝術品的投資風險相對來說比較高。如果比較一下藝術品投資的風險,大家可以看到,過去五十年它的風險比美國的藍籌股票高。但是中國的藝術品和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我認為它們可能風險差不多。如果和黃金(1681.00,-14.90,-0.88%)相比,藝術品比黃金的風險略高一點。具體說,印象派和古典派的風險是比黃金要低,但是美國畫派(包括中國藝術品)風險相對黃金要略高一點,但是長期的收益要比黃金高。當然也有例外——過去十年,特別是今年黃金漲得瘋狂。
如果從過去二十五年的數據來看,我們可以看到西方當代藝術很高的投資收益是和它很高的風險相匹配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和西方當代藝術比較相像,和印象派、古典派還是有一些差距,它應該和當代藝術一樣,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高風險、但有高回報的資產類別。
藝術品有一個很大的好處是什么?如果把藝術品和其他資產進行比較的話,你發現它和其他資產的相關性較小。像美國畫派和五百強的相關性才22%,而印象派的相關性甚至是負的,因此它是一個比較好的對沖資產。像古典畫派幾乎就不相關,因此,做資產組合用藝術品還是不錯的。
藝術品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性是便于攜帶。就是在戰亂的時候,大家想一想,如果你要帶一百萬美金的或者是一百萬人民幣的黃金容易不容易帶?不容易帶,很重,但是你把一張齊白石的畫或者一張張大千的畫卷一下,或者像以前一些猶太人在二戰的時候在歐洲都受到法西斯的迫害,但是他們怎么樣能夠到美國或者到其他國家又發展起來了?就是他們走的時候在棉襖里邊縫著藝術品,到美國以后把這些藝術品賣了。藝術品市場上的流動性應該來說比較差,但作為財富帶走的東西,這個流動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比其他資產還要好,因為股票現在都帶不走了,股票現在都是無紙化了,所以很難帶走。一旦有戰亂,現金很難帶很多,一箱子里邊就只能提那么多現金,也不安全,如果藝術品縫在棉襖里倒是比其他的資產容易帶,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藝術品的流動性是不錯的。
梅建平,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梅摩藝術品指數共同出版人。本文為其《藝術品投資講座》的第22部分,本報作系列連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