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民間藝術品投資市場異常紅火,隨著部分國民經濟日益富足,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古玩、名人字畫等藝術品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民間藝術品投資正在中國蓬勃興起,但其中也隱藏著過度金融化的隱憂。 有關統計數字顯示,當國民收入達到6000-8000美元之后,藝術品投資的高潮就會到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國民財富的增加為民間藝術品投資市場奠定了物質基礎。民間藝術品投資市場的強烈需求正在形成和放大,這為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而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還將繼續催生強大的投資潛力。
有關專家認為,在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宏觀政策的調控,股票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成長空間將隨著國民財富和生活品位的提高不斷增長,而較高的藝術品投資回報率使得許多人紛紛加入到藝術品投資市場中來。已經從事藝術品投資多年的金先生說:“(文玩核桃)買完它以后這么多年它確實是增值了很多倍,我買的時候是一千兩百塊,要是這時候買的話六、七千塊都是很難買到了。”
由于近年來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繁榮,在很多地區也形成了藝術品交易的場所,北京的潘家園古玩市場,已經成為眾多的中國民間收藏愛好者眼中“寶地”,這里每天人聲鼎沸,其中一些人希望自己能夠憑借豐富的文史知識慧眼識珠,“撿漏”找到價值千金的“寶貝”。潘家園市場管理處主任王麗梅說,潘家園古玩市場1992年自發形成,從一開始的馬路市場逐漸發展到目前占地48500平方米的大市場。市場分為工藝品大棚區、古舊家具區、古舊字畫書刊區、古玩區等四個經營區,共有三千多個攤位,市場交易十分火爆。
王麗梅說:“人氣特別旺,一般情況下都是從早上四點半開門就有很多人一直到收市,買的東西一般都是以翡翠、白玉,珠寶為主,紅色收藏現在也很受歡迎,像毛主席像章、徽章、語錄也都很受歡迎,買的價格從幾塊錢,幾十塊錢一直到幾萬,數十幾萬都有。”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的藝術品投資市場發展步伐加快,日益壯大的藝術品投資者隊伍也推動了市場迅猛發展;同時在高漲的經濟利益助推下,藝術品交易更為活躍。
據最新資料顯示,目前中國藝術品的種類達7400多種,老式家具、瓷器、字畫、毛澤東像章、舊票證、打火機、郵票、紀念幣等都成為新的投資熱點,近年來在一些拍賣會上經常有藝術品被拍出驚人高價,許多人紛紛投入到這一前景看好的行業。
有關專家表示,藝術品具有極強的的保值增值功能。有統計顯示,今年中國金融證券的年平均投資回報率為15%,房地產為21%,而收藏藝術品的年平均投資回報率則是26%。中國藝術品投資年回報率已超過股票和房地產,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民間資本。另一方面,民間藝術品投資有利于發掘、整理歷史和文物搶救。從民間投資者數量上看,目前中國的民間藝術品投資者以千萬計,按照每人一件藝術品計算,民間收藏的藝術品也已遠遠超過博物館收藏的數量。另外,從收藏質量上看,近年來不少以前民間私藏的珍品紛紛涌現,不乏許多公立博物館里所沒有的藝術珍品。
在藝術品投資市場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部分投資者不關注藝術品本身的價值而是更為關心藝術品的價格,投資人以做股票的方式來進行藝術品投資,非理性的炒作使藝術品價格虛高,形成泡沫,這些都給藝術品投資帶來了的風險。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研究所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長期致力于藝術品市場的調查研究,他認為:“在藝術品的需求中摻雜著太多的投資需求,這種需求購買的目的不是藝術欣賞,是為了轉賣進而獲得更大的利益,特別是投資基金的介入,(甚至出現了)藝術品份額化交易,這充分說明了投機因素在藝術品價格上升中的支配地位。藝術品過度炒高之后,當做一種抵押品或者是質押品像銀行進行貸款,如果這成為銀行業認可的資產的話,這個會對未來金融業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如果一些企業不從事主業而將資金用于藝術品的投資這對企業而講也面臨著很大的風險。”
面對民間藝術品投資市場未來發展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曹建海表示,我國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確保民間藝術品投資市場朝著健康的道路發展。曹建海說:“通過行政、經濟甚至法律的方式進行限制,避免導致藝術品暴漲、暴跌,從而(避免)給我們的實體經濟和很多家庭的財產造成損失。”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