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冠中《三美圖》
與其老師林風眠一樣,吳冠中畢生心血也在融合中西藝術,力圖創造一種有效且完美融合兩者之長的藝術樣式,并終其一生以自己的藝術作為實踐,其水墨作品如此,墨彩作品如此,油彩作品也如此。比如他曾經用油彩臨摹中國古代傳世名繪唐韓滉的《五牛圖》并將其位置巧妙做出一些改造,使呈現一種不同的審美效果;此幅《三美圖》大致也是其以油彩表現中國式審美情趣的杰出藝術實踐。但與《五牛圖》不一樣的是,《三美圖》的臨摹對象雖然是吳冠中畫中聲稱的“清代年畫古裝仕女圖”,但其更直接的靈感來源卻顯然是在西方藝術世界流行了數百年的“三美圖”題材作品。
“三美圖”題材堪稱西方油畫中經典作品的代名詞,文藝復興以來最出色的藝術家幾乎都有過這一題材的作品,如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之一的拉斐爾、德國藝術家保羅•魯本斯、法國藝術家巴龍•讓-巴蒂斯特•勒尼奧,乃至現代主義大師達利等等,他們的作品無一不成為西方藝術史上的經典,并被各大博物館珍藏。
少年時即負笈歐洲的吳冠中,對這些西方經典顯然了如指掌,尤其是他就學的法國曾經風行一時的“楓丹白露畫派”。這一在16世紀繼續了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畫派,主要特點是極為重視線條的韻味,追求技藝的精巧完美,具有濃郁的貴族化氣息。很顯然,吳冠中后來極為重視線條的價值并以為自己彩墨、水墨創作極為重要的造型元素,當是受此種藝術風格的影響。因此,《三美圖》在線條上的典范意義似已毋庸贅言。
有意思的是,對于吳冠中本人而言,創作于1990年的《三美圖》似乎還是一個圓滿的藝術句點。他曾經在其散文集中聲稱:“我前半輩子的藝朮歷程,主要是在裸體畫中學習、鉆研、探索。西方造形藝朮的精髓,其形式法則的歸納,可以說都源于裸體。然而我的全部裸體作品,包括油彩、素描、速寫,以及這些作品的照片,統統毀于浩劫中。近幾年每舉辦自己的回顧展,總要在前言或后記中,提到已無一件裸體作品的遺憾。”而要了結這種遺憾,自然非得融匯中西人物藝術經典、并融匯中國古典及現代仕女審美情趣的《三美圖》不可。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