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亂世買黃金,盛世搞收藏。”這句話放在現在似乎分得不是那么清楚了,放眼當下,黃金、古玩兒、名人字畫等收藏品的價格一路攀升上漲,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收藏者甚至是普通大眾都相繼地涌入到收藏品這個行業當中。
作為第三大投資理財工具的收藏,雖然以它獨有的稀缺性和珍貴性讓投資收藏者不僅能保值,還能在恰當的時機大大地賺上一筆,但不是每個收藏者都能這么地幸運,它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擊鼓傳花接的是最后一棒,尤其是對普通的新入行的投資收藏者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首先,收藏品具有資源稀缺性,這就決定了它的數量稀少而且價格不菲,例如在世的老一點的黃花梨家具,全部加起來也不到一萬件,還有一些名家的字畫、古董等收藏品均是一件難求。在這種巨大的商業利益驅動下,當前的收藏品市場中已經形成了一條投資炒作完整的作業鏈條,從家具拼裝、瓷器做舊、收藏品造假到鑒定機構、鑒定專家、鑒定證書的一應俱全,讓我們眼花繚亂,給普通大眾投資收藏者辨別真偽著實增加了一定難度。
其次,這個行業屬于新興的產業,各種相關的法律政策還不完善,監管還不到位,這就為大量的炒作提供了可乘之機、詭詐欺騙之術橫行于市場之中。在別的行業里,你買到假貨可以到工商局投訴,而在收藏品這個行當中買了假貨,只能自認倒霉,你打眼,沒有甄別真品和贗品的水平,即使想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時,按照現行的拍賣法規定,除非是鑒定人在鑒定前明知委托人是制假售假并與之同謀的才構成詐騙罪,而在實踐中恰恰很難證明鑒定人在個人主觀方面是否存在著這種“故意”行為。
最后,進入收藏品行業的門檻很高,不是每一個投資收藏者都可以辨別藏品的真與假,有眼力的藏家不僅可以把玩到其中的樂趣,而且還可以從中獲取高額的利潤,相反,對于那些上當受騙的藏家來說,損失金錢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精神上的打擊。因此,在進入收藏品行業時,除了有充裕的資金以外,還應該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學習一些辨別真偽的能力。
所以,在投資收藏品來增值或保值時,我們一定要持謹慎態度,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否具備進入這個行業的能力,不能因為僅僅看到它的高額利潤而匆忙進入,否則一旦出現問題,輕則損失慘重,重則傾家蕩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