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大千《荷花》
“酒暈微消粉汗香,華清初遣試溫湯。碧云不許籠嬌面,凄絕它年太液旁。”
張大千真是一位情感豐富的詩人,在他的生花妙筆下,荷花成了當年令唐明皇神魂顛倒的楊貴妃,一池搖曳的都是她曼妙的風姿。
被人們賦予極高品性的荷花不僅是張大千的摯愛,更是他最為擅長的題材之一。于其筆下,荷花經常成為歷史上或傳說中以品性或姿容而名動一時的人物化身,如楊貴妃、張六郎等;張大千也常借荷花以抒發自己或懷鄉或思故的情懷。此幅《荷花》創制于1959年,正是張大千繪畫風格轉型之期。不過,從畫面來看,此幅更偏向于轉型之前的風格。荷葉井然有序地向上生長,且各具形態;白色的蓮花掩映于其間,花瓣以筆勾之,顯出嬌美輪廓,花蕊則以墨筆點之,明暗突出,層次分明;荷干亭亭而立,或帶著花骨朵,或頂著荷葉,或是擎著荷花,在一片熱鬧繁復中蘊含著清遠寧靜的氣息。令人屏氣凝神,遠遠觀之,不愿做任何念想。
款中提到的“不忍池”為日本上野公園一處以荷花而久負盛名的池塘。每逢開花時節,花開池畔,葉肥枝長,煞是嫵媚動人,其間少不了張大千的身影。有時甚至在凌晨四點鐘,天還未亮,荷塘邊就有張大千,且一待就是兩三個小時。因為這個時段露水未干,正是聞荷花香味的最好時間。
此畫鈐有“健德珍藏”鑒藏印,這是臺灣勝大莊文化企業集團、建德國際集團的藝術品收藏印。成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勝大莊國際畫廊是臺灣最具權威的中國藝術品畫廊。多位中國近現代書畫名家曾到這里揮毫潑墨,留下許多珍貴的作品。畫廊還是重要的臺灣名人書畫集散地,大量的書畫名家珍品在這里集結,堪稱臺灣書畫流動之要塞。長期以來。勝大莊畫廊還關注民生,為民生事業盡心盡力,堪稱藝術收藏界的典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