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際不太樂觀的經濟形勢,今年秋拍能否延續春拍的火熱行情?拍賣市場的拐點是否已經到來?金融進入藝術品市場能否進一步推高拍品的行情?
美歐經濟持續低迷,一直被內地藏家認定為“拍賣風向標”的香港蘇富比拍賣行,在今年的秋拍上也表現不佳。進入11月,國內各大拍賣行的秋拍大幕即將拉開。面對新的形勢,各方反應不一。記者搜集各方觀點,供讀者參考。
拍品是關鍵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近現代書畫部總經理郭彤認為,要預測秋拍,關鍵看拍品,看買家的判斷力。據介紹,今年秋拍,中國嘉德將推出齊白石、張大千精品中的“新面孔”,力推傅抱石、黃賓虹與林風眠3位大師的精品,還將推出“成名于新中國的畫家”等專題。
“預測秋拍關鍵還是要看拍品,拍品質量的高低才是決定因素。2009年以來的天價也好、火爆的場上風云也好,都很正常,因為推上拍場的都是積累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珍藏,是從世界各地找來的好作品。”郭彤指出,拍賣公司對市場的火熱一方面樂觀其成,另一方面也保持警惕。這次秋拍,嘉德會重點處理好“新面孔”與回爐拍品的關系,盡可能給全球藏家提供鮮活的拍品,但也不可避免地有回爐的作品。“要努力搭配好,切合市場的需求,切合買家的情況,使拍品更有吸引力。”
郭彤認為,買家的判斷力是決定市場好壞的重要因素。拍賣結果取決于買家對作品喜愛的程度,取決于他們對未來的信心。“這兩年買家見多識廣,在短時間內看到了全球范圍內優秀的中國藝術品。在市場規模迅速膨脹的同時,買家的認識也提高了,許多人對作品有判斷,對走勢有研究。尤其是當前藝術品價格高了,他們花錢更謹慎。”
“相信今年秋拍會是比較平穩的局面,目前還看不到退潮的跡象。”郭彤說,藝術品的價值是恒定的,價格卻會波動,買家對此要有心理準備。
拍賣公司面臨洗牌
“國際上比較成熟的拍賣市場,現在才剩下幾家,而國內那么多家,但拍賣就是因為稀少才要拍賣,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品,如果每一家都能夠找到他們想要的作品,這個二級市場就快回到一級市場了。”永樂拍賣總經理董軍認為,在國際拍賣市場,以佳士得拍賣行為例,征集的藏品達到一定級別的,只有那么兩三件,只有重量級的藏品出現了,才會有重量級的收藏家去舉牌競拍。
目前,有不少拍賣公司都出現了拍品難征集的現象,這是拍賣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董軍同時認為,外部的大環境也很重要。“如果中國有很多真正的收藏家的話,市面上的好東西會越來越少。但據我觀察,現在真正的收藏家不多,大家都要換手,但是現在換完了以后很多人不知道買什么,所以寧可拿著不賣。最后的結果就是,拍賣行和拍賣場次的數量開始減少。”
秋拍可能再創新高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梅摩藝術品指數共同出版人梅建平表示,他對今年秋拍持保守樂觀態度。“樂觀的理由在于,今年春拍中國藝術品市場表現相當不錯,與今年上半年的股市相比,可謂‘冰火兩重天’:股市跌到了2500點上下,而藝術品市場卻在去年和前年持續攀升的基礎上繼續上漲。我們所收集的數據顯示,全球藝術品市場中,油畫部分的指數今年上半年上漲了16.6%,而中國傳統的書畫部分,僅從海外市場來看,也有高達30%的上漲幅度。”
梅建平相信,今年秋拍的藝術品市場會繼續走高。“這幾年中國藝術品市場都非常好,因此還有相當的慣性往前沖。一方面因春拍的大幅上漲,帶動了買家的積極性,他們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另一方面,春拍的佳績也讓藏家樂于拿出好的珍藏,因此,秋拍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尤其是中國書畫,也許會看到新的拍賣紀錄。”
梅建平同時也指出,樂觀的判斷有個前提,那就是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方面不會出什么大事。“目前唯一的不確定性來自歐洲,要看年底前歐洲會不會因為希臘等國家的債務危機而出現比較大的金融危機。”
考慮多元化投資
面對一些不確定因素,不少專家建議藏家可考慮多元化投資。從目前來看,今年秋拍市場的熱點主要集中在3個領域:一是當代存世藝術家的作品(尤其是繪畫板塊),特別要重點關注那些目前價位不高但具有藝術價值、文化內涵及歷史背景的藏品。二是近現代尚未被充分挖掘與發現價值的藝術家的作品。在當下中國藝術品市場逐步完善、收藏者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對近10年來新的市場行情沒能全面體現的領域和藝術家及作品應予以關注。三是投資具有文化內涵與歷史意義承載的文物藝術品、工藝藝術品及雜項,如古籍善本、文房、玉器、瓷器、貴金屬、稀缺資源及其相關產品。
同時,從一些藝術基金以及藝術投資機構的動向來看,藝術資本為避險而不得不追高,在今年的秋拍都有多元化投資考慮。專家建議,在上漲行情已相對充分的板塊中追高,無疑將面臨更高的風險。因此,應更多地沿著市場進程的邏輯及價值判斷的取向去認真選擇,對那些還未被充分認識與挖掘,但文化與歷史價值高企的門類及作品,應給予更多的關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