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1月7日消息:據《勞動報》報道,近期,海內外多家拍賣行紛紛選擇上海舉行秋季藝術品拍賣預展,而榮寶齋更是選擇上海作為新的拍賣地點。從這些拍賣公司力推的重點拍品可以看出,對于曾經在拍賣場上出現過的熱門拍品,并沒有簡單地征集來重拍,而是花力氣重新對拍品的淵源和賣點進行挖掘與包裝,以此來吸引買家。
你方唱罷我登場。近期,包括香港佳士得、天成國際、北京保利、北京永樂、北京藝融、北京瀚海等拍賣行紛紛選擇上海舉行秋季藝術品拍賣預展,而榮寶齋更是選擇上海作為新的拍賣地點。上海已經成為海內外藝術品拍賣公司必爭的預展“熱土”。
從這些拍賣公司力推的重點拍品可以看出,拍賣公司對買家的喜好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對于曾經在拍賣場上出現過的熱門拍品,并沒有簡單地征集來重拍,而是花力氣重新對拍品的淵源和賣點進行挖掘與包裝,以此來吸引買家。
相比這些外來的拍賣公司通過種種形式為秋拍提前預熱,上海本土拍賣行的動作似乎平淡了不少。有亮點才有賣點,這也是值得上海本土拍賣行借鑒的。
向“集團化”作戰轉移
從此次到滬預展的拍賣行來看,其最大的一個策略變化,就是由原來的單打獨斗,把“寶”壓在重量級的拍品上,開始轉移到“集團化”作戰。像北京藝融為《長江萬里圖》“配套”的還有老一輩藝術大家孫宗慰、靳尚誼、侯一民、尚揚等名家的作品,無疑梳理出了一個學術脈絡。香港佳士得拍賣行,整合東南亞藝術及亞洲20世紀及當代藝術拍品,形成一個專場,改變以往“各自為戰”的局面,這無疑提醒廣大藏家,僅僅只買精品是遠遠不夠的,關鍵還是要形成自己的收藏體系,這樣才能抵御市場的風險。
此外,今年秋拍許多媒體最為關心的就是贗品問題,特別是在出現了“金縷玉衣贗品”、“徐悲鴻《人體蔣碧微女士》造假”等負面新聞影響下,一些媒體甚至打出了“贗品帝國”的標題。但事實上,從此次到上海預展的拍賣行情況來看,對于贗品的擔憂實在是有點言之過重了。特別像北京保利推出的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北京藝融推出的吳冠中的油畫長卷《長江萬里圖》不僅源流清晰,而且也是經過市場考驗的。
珍罕拍品折射趨勢
在今年永樂的秋拍中,推出的明代永樂時期的青花內府梅瓶最為名貴,這是現今所知唯一未入博物館收藏的明早期青花內府梅瓶。目前這樣的作品全世界僅存五件,另外四件分別被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臺北故宮和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保存。從今年已經舉行的香港蘇富比秋拍的情況來看,明代瓷器大有取代清代瓷器成為市場亮點的可能,而北京永樂力推明代梅瓶,也可以看成是拍賣行的一種市場策略。
天成國際拍賣行則帶來了羅丹的《皮埃爾的巨型頭像》。這些年,全球最高的雕塑作品拍賣紀錄往往在數年內被屢次刷新,無論成交額還是成交量,國際雕塑市場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目前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各類藝術品紛紛成交火爆的情況下,雕塑市場的投資“洼地”越來越明顯,天成國際首次舉行拍賣,就推出了這件珍貴的雕塑,無疑顯示出看好其市場潛力。
有亮點才能有賣點
榮寶齋在上海的首次拍賣會,將于11月下旬舉行,而在近日的預展上,眾多拍品讓人眼前一亮,其中清早期象牙雕羅漢三尊為沙遜舊藏,羅漢以整支象牙為材,立體圓雕而成,牙材精良,雕刻精美,人物刻畫頗見藝術功底。猶太富商沙遜家族對于上海人來說肯定不會陌生,特別是現在的和平飯店,就是原來的沙遜大廈。而沙遜家族對于象牙的喜愛也是收藏界公認的,特別是《中國象牙沙遜收藏寶鑒》一書,更是記載了其收藏的中國象牙雕塑藝術品,成為收藏界的“寶典”。
北京永樂此次帶到上海的一件清乾隆御制雕漆十二花神圖宮車式文具箱,為清宮剔紅巧匠創新之作,將普通的收納之器設計成輦車樣式,極具觀賞性與趣味性。乾隆皇帝好古,他對文物收藏以及藏品的包裝要求極為苛刻。從故宮博物院所藏內府舊器看,這類用具制作考究,工藝復雜,用料名貴,不因其小而受忽視,相反,其地位并不比“文房四寶”低,車體、車輪均以剔紅裝飾,車身各部件榫卯結構相扣和,十分精致。對于投資者來說,類似造型新穎、做工精致的藝術品,無疑可以重點關注,特別是突破常規的藝術品,其更能體現出巨大的潛力。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