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雍正 仿官釉四方倭角瓶
1、清雍正 仿官釉四方倭角瓶
底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來源:2004年購于法國;香港佳士得2005年11月28日, 編號1310。
說明:瓶為唇口,直頸,頸兩側(cè)對稱置象首雙耳。圓肩,方腹折角形成八個(gè)三角斜面。深圈足外撇,內(nèi)外施以天青色開片之“仿官釉”,釉面之瑩厚豐腴不亞于宋瓷。足邊寬厚無釉,露出黑褐色胎骨。為雍正御窯仿宋“鐵骨大觀釉”的成功之作。
唐英《陶成紀(jì)事碑》中記載,雍正帝將內(nèi)府所藏宋官窯原器發(fā)至御窯廠進(jìn)行仿制,故雍正仿官釉最為成功。唐英將此種“仿鐵骨大觀釉”位列仿宋器的第一種,足見其重視程度。此瓶器型則來自明宣德青花牽牛花四方倭角瓶,雍正朝之青花仿品數(shù)次見于博物館和拍賣會,而同器型仿官釉品種則極為罕見,僅有一件相似作品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故此瓶以明宣德造型施以宋大觀釉色,堪稱雍正御窯師古創(chuàng)新的典型之作。
在蘇富比香港2011年10月5日的梅茵堂藏品專場拍賣中,一件相同器型的編號為30號的清雍正青花四方倭角瓶,出售價(jià)格為1242萬港幣。
同類器物可參閱: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御窯瓷器(卷一), 紫禁城出版社, 編號14;
臺北故宮博物院, 清代單色釉瓷器, 1981年, 編號83, 139頁。
同類器型青花瓶可參閱:
臺北故宮博物院, 明宣德瓷器特展目錄, 1980年8月. 編號5及6
臺北故宮博物院, 明代宣德宣窯菁華特展圖錄, 編號15, 頁84.
參考價(jià)格:350萬元---550萬元。

清嘉慶 綠地粉彩纏枝花卉福壽紋罐(一對)
2、清嘉慶 綠地粉彩纏枝花卉福壽紋罐(一對)
底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紅款。
來源:蘇富比倫敦2011年5月11日, 編號277。
說明:罐撇口,短頸,豐肩,腹部下斂,臥圈足。外壁通體施綠釉,繪粉彩纏枝花、纏枝蓮瓣、礬紅彩五福紋等紋飾。此器通體彩繪,雍容華貴,體態(tài)端莊,色彩鮮亮,保存完好,為清代嘉慶時(shí)期官窯精品。成對流傳,殊為難得。
同類參考: 紐約蘇富比2009年9月16日, 編號233。
參考價(jià)格:160萬元---220萬元。

清康熙 五彩麻姑獻(xiàn)壽圖百壽字盤(一對)
3、清康熙 五彩麻姑獻(xiàn)壽圖百壽字盤(一對)
底書:“大明成化年制”款。
來源:一只于2004年購于英國古董收藏大家“M.MARCHANT & SON” 并著錄于《 M.MARCHANT & SON · RECENT ACQUISITIONS 2004 》第12、13頁。另一只于2003年購自法國古董商“BERTRAND de LAVERGNE”。
說明:敞口,弧壁, 外壁以赭彩書不同字體的“壽”字整一百個(gè),盤內(nèi)心兩道青花雙圈中繪“麻姑獻(xiàn)壽圖”,寓意祝福長壽。麻姑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仙女。傳其甚有神力, 能投米成珠, 曾于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 以備蟠桃會上為西王母祝壽, 民間流傳的“麻姑獻(xiàn)壽”即由此而來。 并作為一種固定的裝飾圖畫樣式,流傳至今。自古至今,不論天子、庶民都有對長壽的渴望和美好憧憬, 尤其注重晚年的境況,尊敬老人, 隆重祝賀長者壽辰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真所謂“天意憐芳草,人間重晚晴”。
此對大盤形制碩大,制作極為精致,繪畫技法高超,人物造型優(yōu)美,線條飄逸流暢,色彩豐富艷麗,堪稱康熙朝早期官窯五彩器的經(jīng)典之作。此對大盤能夠湊對成雙殊為不易,上海博物館收藏有一件完全相同的藏品。
同類器物可參考:《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第144、145頁。
參考價(jià)格:60萬元---100萬元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