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世界經濟正面臨巨大的危機,但無礙拍賣的火爆之勢蔓延。今年深圳專場數字遠超過往,新近的拍賣成交價更連創新高,千萬級別的拍品不斷涌現。但拍賣市場熱鬧的同時,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0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公報》(下稱《公報》)卻給市場潑了一盆冷水,報告顯示,2010年千萬元級別的成交拍品中,至今仍未結算的高達41.1%,拍賣、鑒定行業的誠信問題突出。
據了解,《公報》是中國拍賣行業協會首次向社會披露年度文物藝術品拍賣情況及權威數據。《公報》涉及的統計項目包括上拍件數、成交件數、成交額、回流文物、成交拍品價格分布、傭金收入、營業稅金、1000萬元以上(含)成交拍品信息等,本次統計的截止填報日(2011.4.31)。可以說是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恢復發展以來的首次全口徑、全行業統計分析。據《公報》顯示,2010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實現成交額396.96億元,比2009年增長了74.03%;相比全球藝術品市場52%的增長率,2010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發展實現了新的突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量質齊躍,上千萬元拍品共408件(套),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之一。
不過,盡管行業傭金收入總量持續增長,但受買受人拖欠貨款或根本性違約、企業傭金競爭等因素影響,近年來,行業傭金實收率和買賣雙方傭金收取比例趨于下降。2010年,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落槌價款總額為354.43億元,實收傭金為28.98億元。
此次統計的上千萬元成交拍品中,只有237件拍品完成結算,結算率58.09%,其余171件尚未完全結算或未結算,占41.1%,涉及成交額55.55億元。公報指出,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主流企業運行正常,社會反應良好,不過,2010年度內行業內外都出現一些“虛假鑒定”、“濫收費”、“知假拍假”、“假拍”等不誠信行為,這些行為在不具備文物拍賣經營資質和行業等級資質的拍賣企業,甚至是經營文化交流、藝術品經營的非拍賣企業中表現尤為突出,給拍賣行業造成了負面影響。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