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白石致伊藤為雄信札(二十七通)
齊白石在上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寫給在華日本人伊藤為雄的27封信,將亮相于今年的中國嘉德秋拍會上,這些關于賣畫的信札,字里行間,聊聊數語,頗可看出齊白石的個性脾氣。
齊白石信札反映性格脾氣
伊藤為雄是日本早期收藏齊白石作品的重要藏家,兩人認識始于上世紀20年代,至1937年抗戰爆發后齊老閉門謝客。此次公開拍賣的27封書信,都發生在此期間。
齊白石的信,主要內容是關于定畫和畫金的,也談生活瑣事,甚至關于他的假畫也有談及。雖大多為片言只語,但因為是最最隨意的短信,可以從中琢磨出齊白石的個性脾氣、人生態度,對世人更貼近地認識齊白石有所幫助,更是研究齊白石當時市場價格與學術人生的真實資料。
計較畫價,質問為何少給錢
齊白石的信多在他收到伊藤的定畫單或潤金之后,兩人的關系,從開始時稱伊藤為“先生”到后來變為“仁弟”,可見交情逐漸深入。齊白石后來不但賣畫給伊藤,還通過伊藤賣畫給其他日本人,并且還通過伊藤出售自己手里的其他藏品。甚至,齊白石還主動贈畫給伊藤,這在素來貶斥藝術掮客的齊白石那里,也屬難得。
但即便如此,齊白石信中仍是直來直去,尤其對自己的畫價非常明確并十分計較。如在某封信上,齊白石明確表示從端午節起,自己的潤格漲價百分之十。某幅畫已經畫好,但請按照新潤格支付。在另一封信上,齊白石對伊藤幫他賣畫時便宜了一個叫柏年的人四元八角錢一事耿耿于懷,質問“何待柏年之厚也? ”。
大罵信使無理之舉
齊白石在信上還談了一些生活瑣事。比如,某日他送湖南老家產的麻菌到伊藤家,伊藤不在,他便交給了他的廚子,回家后,齊白石寫信告知這麻菌如何食用,并加上一句,“交與曾在尊處作廚之人。弟若未收到,請問舊廚子便是。 ”好像生怕會被那廚子“貪污”掉。
還有一次齊白石寫信,想請伊藤幫忙找一位接生者,對方上一年曾到齊家接生過一次,希望這個人今年再到他家來接生。齊白石信中言明,上次接生費21元,這次仍舊21元,如果對方愿意,請先來認門。他還特地解釋什么叫“認門”——“未當生時,先來一看,謂之認門”。
有一次,伊藤差信使送信來時齊不在家,信使卻一定要齊白石家人當面拆開信看看。聽說此事后,齊白石寫信詢問伊藤“弟寫信與我,送信之人為甚么要看信。請弟追問為幸。 ”并說:“此后若伊再有要看信之情形,若我在家,我必當面大罵。請吾弟不怪我。 ”
還有一次齊白石寫信告訴伊藤,說五天之內可以取所定的畫了,信中特地寫明:“從今日起第五日來取可矣。 ”表明了畫家為人的認真。
有趣的是,齊白石還常在信上寫明今天給了送信人多少小費、車資,這在今人看來似乎不近人情之舉,多少也能說明齊白石的個性。
齊白石引用諺語談假畫
齊白石的信中還不時流露出藝術家的幽默。某次他請伊藤代買一把鎖,好久都沒收到鎖,于是寫信提醒,并幽默地說,催問此事只是時間久了怕你忘記,如果你沒忘記,那再遲點也沒關系。還有一封信上齊白石說:“承索畫扇,欲畫鴨,鴨太大,扇又小,不好畫。故畫小雞,想不嫌也。 ”
齊白石給伊藤的信中還談到贗品。某封信上,他告訴伊藤,其在琉璃廠收到的兩件均為假畫,并說諺語稱:“圖賤買老牛。牛雖老,不能耕田,還是一牛。喜買假畫,畫假,一文不值矣。 ”
另一封信中,齊白石表示聽說日本人在琉璃廠買到自己的畫,多屬假作。又拿諺語出來說:“一日買得三擔假,三日難買一擔真。此言誠然。 ”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