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股票一樣交易的紙紅酒
紅酒,在一些人眼中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飲品。但在一些投資客眼中,它卻是一份可能帶來豐厚收益的投資品。
如今,投資客不僅限于收藏紅酒,還像炒股票一樣,在交易平臺上炒紅酒,一種新的交易方式開始出現。在上海紅酒交易中心,投資客可以實現紅酒的買與賣。
那么,炒紅酒與炒股票有哪些異同?炒紅酒有怎樣的門檻?又有怎樣的交易過程?本期《財道》為您探尋如何像炒股票一樣炒紅酒。
交易方式與股票類似
一個月前,對紅酒略有研究的董偉聽朋友說,紅酒可以像股票一樣炒,他聽后異常詫異:“什么?像股票一樣炒紅酒,別逗了你!”朋友拍拍董偉的肩膀說,在上海出現了一個新的投資品種,可以像炒股一樣在網上進行紅酒交易。
在朋友的指點下,董偉將信將疑地打開了上海紅酒交易中心的網站,仔細地閱讀著關于開戶與交易方法的指南。“這東西看著還真有點意思,以前只聽說過收藏紅酒的,現在又冒出個網上交易。”33歲的董偉對這個交易平臺產生了極大興趣。
記者在紅酒交易平臺網站看到,紅酒的交易模式和股票非常相似:上午9時30分開盤,下午3時收盤,漲跌停板設為10%,并采用T+0的交易方式。投資者在平臺上購買了紅酒以后可以轉手賺取差價,同時也可以進行實物交割。
上海紅酒交易中心北京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平臺共有一百多個品種可供交易,比如說拉斐、紅顏容等。但不是所有的紅酒都可以作為投資品,大多數紅酒須在上市后2至5年內飲用,只有占總量5%的紅葡萄酒才具有存放10年以上的潛質,并且其品牌還要得到市場認可。從目前開戶交易的情況來看,參與投資的主要是紅酒愛好者,因為交易品種都來自于波爾多五大名莊,包括拉斐、拉圖、瑪歌、木桐、奧比安等。電子平臺上每一瓶買賣的紅酒都有實物對應,儲藏于上海紅酒交易中心和上海外高橋集團合作的專業酒窖,可隨時提取出用于消費,也可以托管在酒窖用于轉手交易。
董偉現在已經習慣于經常盯盤,關注紅酒的走勢。“眼下我在網上交易平臺投資高檔紅酒,就像炒股買進賣出一樣。想交易的時候就掛在那兒,需要消費的時候就跟他們要實物。”
門檻低 1000元能買1手
“這種交易模式類似于紅酒證券化交易,但與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有所不同,并不是按每份1元的凈值來發行上市。”紅酒交易平臺北京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表示,上海紅酒交易中心市場目前已完成工商登記。在交易門檻方面,上海紅酒交易中心規定最低交易門檻為1手即1瓶,目前已推出的100多個交易品種都是波爾多五大頂級酒莊的不同年份酒。其中一些紅酒的價格在千元左右,上海紅酒交易中心的入市門檻也是這個價格,葡萄酒交易中心的這種交易模式能夠吸引更多炒家參與其中。
記者發現,目前已推出的100多個交易品種,雖為波爾多五大頂級酒莊的不同年份酒,但價格差距很大。例如拉斐2008年份酒的價格超過萬元,而紅顏容副2005B的價格在1100元左右。
“我覺著回報率前一陣還算湊合,好的時候能有個不到10%的收益。”在董偉看來,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導致了收益率下降了一些,“不過如果作為一種中長線投資的話,我還是比較看好后市的。”
紅酒交易平臺北京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里每天的交易額在千萬元左右,開戶量每天差不多會增加一兩百。目前交易量比較大的是在1萬元錢以下的品種。五大莊的一些正牌,比如說拉斐的大年份,價格超過1萬元的品種交易量反而不是特別大。
省去流通費用的“紙紅酒”
在紅酒投資圈中有一些忽悠外行的傳說:如果你選對了拉斐,不僅跑贏了CPI,甚至還跑贏了“股神”巴菲特的年均收益水平。
董偉曾在4500多元時買進2003年的木桐,最高時價格漲到了5000元左右,每瓶有近500元的收益。“交易平臺上它是虛擬的,這個酒并不直接壓在我手上,而且紅酒交易平臺還可以幫助我出手這些酒,對我來說現金流轉起來比較快,不會占用太多的資金。所以,平臺上交易的可以看做是‘紙紅酒’,與傳統的現貨紅酒有所不同。”
董偉的朋友朱先生8年前開始投資實物紅酒,在接觸到紅酒交易平臺后,便轉戰到平臺上做投資。他告訴記者,雖然紅酒投資在國內已有幾年,但是目前仍屬于初級階段,相對而言投資客參與的人數并不多,“這讓一些紅酒面臨著有價無市的局面,價格是漲上去了,但是真正了解紅酒、愿意接手的人卻非常少。”
以往,朱先生都是通過朋友間互相流通的方式交易紅酒,紅酒流通圈相對狹小。朱先生經常與藏酒的朋友聯系,看看彼此間都新收了哪些品種,“大家都比較熟悉,都互相了解人品、性格,也都互相信任,所以就用這樣的方式去交易。而不是通過第三方的平臺,因此紅酒的交易還是非常有限的。”
“紅酒交易平臺屬于電子交易的一種,由于省去了重重物流和店鋪運營的費用,每瓶紅酒的價格至少低于國內零售價格15%以上。”董偉粗略計算過紅酒實物交易與在平臺交易的費用比。由于紅酒市場面臨著上游酒莊分散,下游零售分散的問題,這讓投資者和酒莊之間掌握的信息不對稱,國內紅酒市場的質量和價格也是魚龍混雜,所以價格透明是許多投資者選擇紅酒交易平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業內人員介紹,由于投資客的競爭在紅酒交易平臺上是透明的,所以相對比較公平,而且價格的反映也比較靈敏。另外,紅酒的總體價格上要比市場上的酒略低一些。其中原因首先是零售渠道存在門店成本,一般高出15%的價格。其次,零售商根據資源供需的稀缺性、品牌的大小、是否連鎖等,都會有百分之幾十的價差。因此,極端情況下市場上的價格可以高出平臺2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