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寶瑞盈2011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將于11月1日至3日進行預展,11月4日拍賣,展拍地點均在北京千禧大酒店。本次拍賣共推出中國近現代書畫(一)(二)、中國古代書畫、中國近現代書畫·大師小品集萃幾大專場,其中近現代書畫專場中一件傅抱石《觀瀑圖》尤為值得關注。
傅抱石是我國著名國畫大師,“新山水畫”代表畫家。傅抱石早年臨摹古人山水畫跡。抗戰至40年代,移居重慶,為蜀地山水風光所感染,此間是其創作的高峰期,藝術日臻成熟。期間在古人披麻皴、解索皴、大斧劈皴等基礎上,以硬毫散鋒出以縱橫筆勢,或闊筆橫掃,附加苔點,以表現山石肌理質感,人稱“抱石皴”。60年代初期,國家經濟狀況轉好,傅抱石也進入了創作的又一個鼎盛時期,完成了兩萬三千里旅行寫生,成為新山水畫最具代表性的畫家。
此《觀瀑圖》創作于1963年,是傅抱石晚年的山水精品。畫面上部,大筆揮寫山體,削壁飛流,簡而放,挺而蒼,皴筆似在亂柴、斧劈之間,使筆重而迅,如刀劈斧鑿,似風雨驟至。在視覺上給人以巨大的沖擊和震撼。山石用如椽巨筆散鋒橫掃,墨色酣暢;飛瀑則著墨不多,純以留白而出,突出畫面明與暗,粗放與精謹的反差。山腳兩人,文士策杖佇立,凝神飛瀑,童子攜琴緊隨其側,寥寥數筆,神態已足。畫中人物雖只占很小畫幅,但仍從中看出傅抱石對顧愷之人物畫的汲取借鑒,人物神態高古,衣服紋飾以“高古游絲描”處理,柔韌而飄逸。
中國畫歷來講究氣韻生動,山水畫更重氣韻。氣韻并不只來自真山真水的形質和精神,更來自于畫家自身的心態和氣質。此《觀瀑圖》為山水傳神,得山水之氣韻,實屬難得一見的傅氏山水精品。作品右側落有款識:“一千九百六十有三年,傅抱石金陵寫。”并鈐朱文印:“抱石之印”、“癸卯”。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