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畫:八件《石渠寶笈》著錄藏品同現拍場
此次古代書畫部分薈萃五個專場、390 件作品。其中《石渠寶笈》著錄藏品,將有八件同時現身:“四王吳惲”中王翚《唐人詩意圖》卷可稱精絕。畫中山重水復,云樹掩映,平疇交遠,村舍棋布,一片升平氣象,是作者既寫實,又寫意的得意之作。《石渠》所藏王翚畫極多,此幅無疑是其中上品。此外,《石渠·續編》著錄的趙元《剡溪云樹圖》有元代陸友、奐祖明、陳方等多人題跋,更有乾隆書長詩,圖上清諸帝璽印累累,足稱大觀。而趙孟頫弟、亦善書畫的趙孟籲《水仙圖》以白描雙鉤法寫水仙竹子,畫法生拙,疏密有致。后有元末宋濂詩跋,稱其“無多筆與墨,雅致自安閑”。本幅與拖尾有項子京、梁蕉林、周亮工、高江村等藏印及乾隆、嘉慶、宣統諸璽,《石渠·續編》著錄。乾隆帝《水仙》四幀,以極佳紙作,或水墨,或雙鉤,或設以淡色,或竟以沒骨,估計是目之所見,心有所感,興之所至,泚毫所作的。構圖雖簡,但造型甚準,最不易者能神閑意定,故有安祥平和之趣,堂皇富貴之態。自題“金玉其相,足以儗之”,甚為難得。而傳為北宋關仝的《秋山平遠圖》卷,畫法接近云林,曾經清初名藏家高士奇收藏并有長跋,入內府后乾隆為書引首及題簽,可見亦是他的愛物。另兩件石渠藏品得自天津張仲威家,是世稱的“東北貨”,當年被張仲威與仇英《赤壁圖》一起購入。一為黃公望《溪山雨意圖》,一為清代宮廷畫家曹夔音的《仿諸家山水》冊,前者著錄于《石渠寶笈·初篇》卷三四,后者著錄于《石渠寶笈·三編》,雖有缺頁,但現存每頁有乾隆詩題,可稱難得。另有沈映暉《山水》卷一件,亦《石渠》著錄,保存完好,精致可愛。而首次露面的傅山寫給好友戴楓仲的《太原三先生傳及論治學篇》長卷,吳彬幅式巨大的《高山流水圖》及海外回流的一組元人書札,均是藏界翹首期待的珍罕之作。另外海派代表人物任伯年的《五倫圖》構圖繁密飽滿而疏密有致,是一幅不容置疑的精品力作。
近現代書畫:多個資深私人收藏珍品齊聚嘉德
近現代書畫部分將隆重推出900余件精品佳構,除將再次與古代書畫聯袂呈現“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及繼續以往備受藏家青睞的“四海藏珍”、“中國近現代書畫”專拍外,還將呈獻多個精心策劃的專場,包括“萬紫千紅總是春——新中國水墨探索之路”、“渡海前后——張大千、溥儒、黃君璧精品集成”、“東來圖畫——日本散珍集萃”、“望山堂藏畫”、“蔗園藏畫”、“食筍齋藏中國近現代書畫”、“中國當代書畫”,為藏家提供更廣闊的收藏選擇,打造中國近現代書畫的頂級盛宴。
“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中,近現代書畫部分將匯集陸儼少、謝稚柳、林風眠、吳冠中、李可染、徐悲鴻、黃賓虹、傅抱石、何海霞、程十發、于非闇、吳昌碩、張大千、齊白石、亞明、魏紫熙等17位書畫大師重要作品38件,精彩紛呈。選件標準并非立足于大名頭和高價格,而更加看重作品自身的藝術品質,稀有性和重要性,力求拓寬藏家之收藏視野與深度,樹立市場價值觀念。
其中最為精彩的拍品是齊白石1931年為著名碑帖鑒賞收藏家文素松所作《山水冊》(十二開),堪稱齊白石寫意山水的問鼎之作,也是今秋最為重要的齊白石力作。徐悲鴻巨制《喜馬拉雅靈鷲》盡顯王者氣派;吳冠中1988年作品《羅漢居》為畫家創作高峰快意之作;林風眠盛期仕女精品《五美圖》如詩如夢。
此外,私人收藏向以品質精良、來源可靠備受市場追捧。今年秋季,多個重要私人收藏匯集中國嘉德近現代書畫拍場:唐弢藏書畫,王新衡、章賢鈁藏張大千精品,捷克美術史家海茲拉爾藏齊白石佳作,日本藏家伊藤舊藏專題,以及來自北美地區的“蘭廬藏畫”和“味辛軒藏畫”將一同亮相,不容錯過。
唐弢藏書畫。唐弢(1913―1992),著名作家、文學理論家,收藏極富。其藏書多達四萬余冊,逝世后,家人遵其遺愿悉數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同時,唐弢也鐘情于現代書畫,常請一些文壇巨匠和名人書寫字畫珍藏,這與他藏書的追求是一致的。同時唐弢亦收藏有齊白石、黃賓虹精品畫作。此次上拍的不僅有郭沫若、趙樸初、鄭振鐸等知名文人贈與唐弢的墨寶,更有極其難得的齊白石《花卉草蟲四屏》,為解放初期托請與白石先生私交甚厚的吳祖光先生專門從白石老人處求得的。
王新衡、章賢鈁藏張大千精品。王新衡(1908―1987),早年投身國民黨軍政界,1949年去臺,曾任國民黨南方執行部主任委員。后轉入企業界,歷任亞洲水泥公司董事長、遠東紡織公司常務董事。70年代末起,王新衡與張群、張大千、張學良因定期聚會,輪流坐莊而被稱作“三張一王轉轉會”。王新衡所藏張大千山水品質極高。今秋即將上拍張大千1967年為其所作潑彩精品《山居圖》,從中可領略大千將石青當作水墨自如運用之化境,識者重之。章賢鈁,知名票友,京胡收藏家,曾捐贈徐蘭沅為梅蘭芳操琴的京胡及孫佐臣為譚鑫培、汪桂芬等人操過的京胡給民樂博物館。張大千對京劇十分酷愛,與梨園界交往密切,常以書畫相贈。其1973年畫贈章賢鈁的《粉荷》,賦色典雅,筆墨酣暢,確是佳構。
伊藤藏畫。伊藤為雄是日本早期收藏齊白石作品的重要藏家。白石作品最早為日人賞識,許多人渡海涉洋至北京求畫,在華日人更爭相訂制,伊藤即其一。“伊藤藏畫”系列中,最珍貴者,當屬齊白石1925年題贈伊藤的水墨山水《岱廟圖》。題材雖取自明人沈周,卻能汲古出新。幅中近景松樹,中景廟宇,遠景山川,造型明顯簡化。畫家純以水墨勾染,不施皴筆,不著一色,筆墨果斷蒼渾,整體上的豪縱風格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是為齊氏寫意山水之精品。
味辛軒藏畫。“味辛軒”主人為一代收藏大家,在中國明清官窯收藏領域,蜚聲中西。在解放初期,也曾在香港為重要文物回歸祖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本次秋拍上拍張大千、黃君璧、章士釗等近現代名家法書繪畫精品十余件,全部得自作者本人之饋贈。其中張大千1935年作青綠山水《秋江閑釣》,瑰麗堂皇亦不失清幽之意境,確是大千經意之作。
油畫及雕塑:傳世佳作齊聚一堂值得期待
此次中國油畫及雕塑部分將為藏家獻上四大專場共300件作品,眾星云集。其中,徐悲鴻傳世佳作《珍妮小姐畫像》、吳作人現實主義巨制《金色的海洋》、陳逸飛藏族風情系列作品《晨禱》、蔡國強巨制《光輪:為中央公園作的爆破計劃》、周春芽早期成名力作《剪羊毛》、常玉《綠底梅花》等將齊聚一堂。本次中國嘉德秋季拍賣“20世紀中國早期油畫家專場”最為值得期待。其中,徐悲鴻傳世佳作《珍妮小姐畫像》與素描精品《孫多慈像》值得關注。《珍妮小姐畫像》是徐悲鴻最著名的油畫人物肖像之一,作于1939年春夏之交,是徐悲鴻為了支持國內抗戰在南洋舉行義賣募捐時的作品。畫中女子珍妮小姐為當時星洲名媛。這幅肖像是其男友——當時比利時駐新加坡之副領事勃蘭嘉委托徐悲鴻而作。勃蘭嘉、珍妮小姐本人對其均喜愛有加,徐悲鴻本人對這幅畫作也十分滿意。
吳作人現實主義巨制《金色的海洋》與早期花卉精品《芍藥花》同樣值得期待。吳作人的油畫作品多收藏于吳作人基金會,市場流通十分稀少。此次上拍的《金色的海洋》創作完成于1956年,尺幅巨大(138×235cm),著錄繁多,為吳作人50至60年代一幅難得的重要巨制。《芍藥花》創作于1937年,曾為中國嘉德2004年秋季拍賣會“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接受捐贈作品”專場封面作品,亦為吳作人一件難得的早期花卉精品。
常玉《綠底梅花》則典雅別致盡顯大師風范,創作于60年代,將中國水墨畫中常用的線條與空白,套入西方的空間結構,既有中國盆景的優雅古樸,又有西式瓶花的謹嚴奔放,兩者自然結合,渾然天成。該作品流傳有序,權威發表及重要展覽眾多,曾出版在大未來畫廊多本重要常玉畫集中,足見此作的重要性。此外,田世信《回娘家》、李象群《陽光下的毛澤東》、隋建國《上海浦東》等雕塑作品將上拍。
古籍善本:孤品《鄂國金佗粹編二十八卷》估價兩千萬
古籍善本部分此次將為藏家奉上360余件拍品,其中,最大亮點無疑為《鄂國金佗粹編二十八卷》。此書為宋代著名民族英雄岳飛的傳記資料匯編,為岳珂為祖父辨冤所輯,成書于宋嘉定十一年(1218),是關于岳飛事跡著述的最完整史料。此書首有宋嘉定年間岳珂序及目錄,內有高宗宸翰三卷、鄂王行實編年六卷、鄂王家集十卷、吁天辯證通敘一卷、吁天辯證五卷、天定錄三卷。此本素來被定為宋刻本,然而經近世考訂實為元至正二十三年(1368)江浙行省朱元佑刻本。又查書內刻工名,可知其為元代浙江地區名刻工所雕版。據《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此書僅存完本一部、殘本一部,可知其難得。而此本保存完整,品相極佳,誠為珍罕,其估價為1500萬至2200萬人民幣。
此外,此次還有季羨林先生舊藏古籍專題,囊括其舊藏百種,包括《四部叢刊》、《陶淵明集》等,足見其大師風范。
名表珠寶翡翠:285只名表集中亮相
罕見極品翡翠珠鏈現身
此次將有285只名表亮相,還特別推出“芯動”和“創意”兩小專題。“芯動”囊括了不同型號的陀飛輪腕表。由于陀飛輪裝置極其復雜,制作成本及工藝的要求亦相當高,因此陀飛輪腕表成了高檔手表的代名詞。此外,“創意”專題中的名表,跳出了手表一貫的設計和運行方式,充滿大膽創意。
百達翡麗(型號5131J)世界時間腕表雖然不是百達翡麗的高復雜功能表款,但是,因其掐絲琺瑯彩繪表盤的制作難度高,成品產量極少,使其成為百達翡麗的眾多表款中,一表難求的表款之一,估價為100萬至120萬人民幣。另外,珠寶部分將推出53件翡翠、鉆石、彩色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尖晶石等種類的珠寶飾品。其中,以滿綠翡翠戒面制作的首飾中的代表拍品有翡翠鉆石戒指、耳釘套裝,該套裝所鑲嵌的3粒翡翠戒面不僅翠色陽艷、質地通透,而且顏色和種份一致,是市場上難得的翡翠套裝精品。此外,一條翡翠珠鏈,是由43顆直徑約為11.5mm-13mm, 顆粒飽滿,翠色陽艷,質地細膩的翡翠珠子組成并搭配鑲嵌鉆石鏈扣的珠鏈,拍場上實不多見。
瓷器工藝品:明清官窯量多質精 古典家具專場打造世界之最
瓷器家具工藝品部分此次將為大家奉上十個專場、近1500件精品。其中,明清官窯瓷器數量匯集之多、質量之精,堪為少有景象。“皇朝盛世——宮廷御瓷萃珍專場”氣象堂皇,集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御瓷精品而成,首推曾多次出版、展覽并廣受業界推崇的“暫得樓”單色釉瓷器精品七件。
“暫得樓”專題為香港瓷器收藏大家胡惠春先生舊藏,其私人珍藏清代單色釉官窯瓷器享譽海內外,素有“精、雅、美”之譽。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瓷器燒造代表了景德鎮瓷業的最高水準,而這段時期的官窯單色釉瓷器,又是清瓷中最精彩的部分,官窯中,往往燒制一兩百件才能得到一件單色釉成品,名貴非凡。胡惠春先生舊藏單色釉瓷器精華,曾于2005年至2008年間相繼在上海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首都博物館做巡回展覽,轟動陶瓷界,是舉世公認的古代陶瓷精品收藏。
其中“清雍正爐鈞釉蒜頭瓶”,其尺寸、造型及釉色均與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爐鈞釉蒜頭瓶近似,為傳世至今的雍正朝低溫釉名品。口作蒜頭形,弧形長頸,溜肩,垂腹,高圈足外撇,通體光素無紋,只肩部及足端各飾一周凸棱,顯得古樸而秀美。足端無釉處涂醬色料一周,足底刻“雍正年制”六字二行陽文篆書款。整器通體施爐鈞釉,釉層肥厚,釉面滋潤勻凈,松石綠及淺紫紅在垂流中變化萬千,交融呈一體。釉中諸色渾融交錯,迷離迤邐,妙不可言。北京故宮博物院還藏有青金藍釉蒜頭瓶,其造型、尺寸均與本品相同。
另一件“清乾隆青釉夔紋瓶”造型挺拔秀雅,通體施以肥厚的青釉,“如冰類玉”的釉汁質感溫潤清雅。縱觀國內外公私著錄,不見有與本品造型、紋飾皆相似者,故該瓶當為海內外孤品,其珍罕程度自不言而喻。
除暫得樓瓷器專題之外,本場其他拍品也多為官窯重器。“清乾隆青花云龍紋雙耳抱月瓶”為清雍乾御窯依據明永宣朝同類器皿化裁而成,清宮稱之為馬掛瓶,是備受乾隆皇帝鐘情的尊貴式樣,據記載,乾隆皇帝曾多次下旨仿燒馬掛瓶。此瓶體量碩大,燒造非常不易,堪稱珍罕。此外,還有“清雍正爐鈞釉如意耳尊”、“清乾隆青花釉里紅海水龍紋抱月瓶”、“清康熙五彩蓮池魚藻紋盤一對”、“清康熙珊瑚紅地琺瑯彩九秋同慶小碗”等官窯重器。
繼今年春拍首推道光御瓷專題后,秋拍繼續推出第二部分,“清道光粉彩八蠻進寶圖雙耳瓶”、“清道光粉彩仙人獻壽扁方瓶”將同場亮相。此外,還有數個藏家專場。文房類的藏品中象牙及硯臺均有佳作。引人注目的是,中國嘉德將呈現目前全世界范圍內數量最多、品種最全、質量最精、拍品等級最高的古典家具專場 “姚黃魏紫——明清古典家具”。“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蓮‘慶壽’紋寶座”、“清乾隆 紫檀龍紋羅漢床”、“清紫檀龍紋御案”、“明末清初黃花梨頂箱柜成對”、“明末清初紫檀四柱燈籠錦圍子架子床”、“明末清初黃花梨螭龍紋六柱式架子床”、“明代黃花梨癭木無束腰羅鍋棖馬蹄腿條桌”等重器集聚一堂。近現代工藝美術中,王步精品 “青花花鳥四方筆筒”、顧景舟“上新橋壺”、石卿所作“赤壁夜游壽山田黃擺件”將露臉,金石篆刻專場中,則有齊白石等大家篆刻。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