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在即,藝術品拍賣市場也進入到重要的收獲季。就在人們對天價拍品能否創出新高有所期待和猜測之時,國內幾家知名拍賣公司卻率先競相提高了自己的競買保證金。業內人士分析稱,提高保證金,除了與各家拍賣公司自身的定位相關外,對近來不斷上演的“只拍不買”現象也是一種防范和遏制。
拍行競相調高保證金
近日,中國嘉德對外宣布,從今年秋季起將其一般的拍賣會競買保證金提高至50萬元。此外,對于競買中國書畫各場次拍賣標的,以及競買其他場次中帶有特殊標志的拍賣標的的競買人,則需在拍賣前交納競買保證金100萬元,以辦理特別競買號牌。而郵品、錢幣、銅鏡項目的競買保證金則為20萬元,并需單獨辦理競買號牌。據了解,該公司今年年初才將其一般保證金從10萬元上調至20萬元。
與中國嘉德同出一轍的是北京永樂。該公司日前也明確表示,從2011年秋季拍賣會開始,將申請登記競拍的客戶信用保證金調升至20萬元人民幣。而此前永樂的保證金一直保持在10萬元。
不過,這股上調保證金的風潮并沒有刮到廈門。“我們目前沒有上調的計劃,近期也不會有。”昨天,記者就此事詢問了廈門定佳拍賣公司,該公司總經理廖紅燕表現得頗為淡定。而同樣給予否定回答的還有蔡銘超旗下的欣和藝術拍賣公司。
廈門拍市尚處培育期
“保證金跟拍賣公司的定位有關。”廖紅燕告訴記者,據她了解,中國嘉德保證金的提高與其定位上升有關,除了一些小拍品,其秋拍拍品的最低標的起拍價將提高至50萬元。
除了拍賣公司定位外,業內人士坦言,提高競買門檻的另一因素是近來頻頻上演的 “拍而不買”現象,增加保證金數額正是出于維護拍賣市場正常運作的無奈之舉。
記者了解到,廈門拍賣行目前收取的競買保證金視拍賣的藝術品規格而定,數額一般在5000元到1萬元之間,也有個別拍場收取的保證金在2萬元。
“肯定不能和北京比啊。”對于知名拍賣行動輒十萬計的保證金,一位拍賣界人士坦言,廈門的拍賣市場正處于培育階段。各家拍賣行的態度是,以“重在參與”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愛好者和投資者進入到拍場,而且,廈門整體的拍品價格也相對比較低,自然不會將保證金提得太高。
另一個讓廈門拍賣業者不擔心保證金是否太低的原因是,廈門拍賣市場非常理性,舉牌者的誠信度也還不錯。“這幾年藝術品幾乎都在增值,競買者都是賺錢的,很少有人不付錢。”一拍賣公司負責人表示,根據公司的拍賣記錄,在廈門“拍而不買”的現象很少存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