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秋風飄起,炎夏逐漸散去,收獲的季節來臨。榮寶·愛濤2011秋季古今藝術珍品大型專場拍賣會的大幕也將于11月9日拉開,近200件古今藝術珍品厚積薄發,只待您來應和那一聲槌響。
此次專場大拍盛會共分為四個專題:《有斐君子》——古玉篇;《古韻雅集》——文玩篇;《玉澤天成》——當代玉雕篇以及《世襲玲瓏》——牙雕篇,風致各異,珍品薈萃。
詩經•國風•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如圭如壁”……(“匪”通“斐”字)言君子之美在于后天的品格塑造和積學修養,表達了人們對如玉般高尚品格的不懈追求;又有言“君子比德于玉焉”,以玉比德,敦品厲行……
古玉,一向被全世界的收藏家認為是東方藝術品中的頂級奢侈品,其具有神秘感的美令玉器玩家們膜拜。同時在近年來的拍賣市場上,以玉山子為代表的明清玉也成為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之一,部分藏品甚至拍出了數百萬元的佳績。在此次《有斐君子》——古玉篇章中,清代竹林七賢白玉山子雕,尤為引人注目。

資料圖片
“竹林七賢”是中國魏晉時代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位名士的合稱,他們大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被道教隱宗妙真道奉祀為宗師。這件作品山水樹木,布局停當,俏色運用自然,頗有灑脫不羈,放浪形骸之意,與題材相得益彰。深浮雕和鏤雕相結合的技法雕琢,遠山高峻,山腰間怪石嶙峋,翠竹掩映間,兩位高士輕展畫卷, 中間一位耄耋老者,凝神品鑒;其左下兩位高士聚精會神圍桌對弈, 一老站其邊旁觀,一童手捧清茶;山下修竹林中小徑上,一位老者手拄龍杖攜童子抱琴尋跡而來;……此處高浮雕運用極為精妙,竹枝與壁分離,卓然挺秀,竹葉有如刀裁,輕薄利落,冠于枝頭,整體畫意生動,立體感極強。在山林之間,一人倚石于泉水之上凝神閱讀書卷,又似側耳傾聽泉水叮咚,似乎已然忘我,聞著神情陶醉,好一幅高山流水,佳音不期。背面同樣施以深浮雕和鏤雕相結合的技法雕琢山巒重迭,飛瀑直流,兩只靈猴在飛瀑之上騰挪嬉戲,野趣盈岸然, 從此件玉山,可以看出作者經營位置頗費思考,雕琢工藝精湛,畫意深遠悠,是一件極具中國傳統文人氣質的藝術佳品。
“初如蒙蒙隱山玉,漸如濯濯出水蓮”,精細唯美的海派雕件,工藝盡善的蘇作精品,詩情畫意的揚州山子,皇家風范的京派小件……當代的玉雕精品,是玉雕大師們對傳統技藝的精湛再現,是融合時代審美的藝術經典,是材質、技巧、藝術修養的生動演繹。
在注重當代玉石資源稀缺性、玉雕工藝精細性的同時,江蘇愛濤更加著重發掘當代玉石雕刻的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所選上拍的都是江蘇省工藝美術館(愛濤文化藝術中心)的珍藏,皆為當代玉雕名家大師精品之作,更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薛春梅、高毅進兩位國家級大師的獲獎佳作,料藝俱佳,美不勝收。
其中,海派玉雕名家蔣大雄先生的精品佳作《白玉壺》更是精妙絕倫。該玉壺選用上等白玉籽料制成,壺體為圓形,側身雕一壺柄;壺身光素,僅在壺嘴銜接處作云紋一卷,頓增生動;壺身及流、蓋幾處曲線,幾至完美無缺境地,充分展現了如凝脂般的溫潤質地;通體雪白無瑕,晶瑩可人,器小而氣局頗大;品味高雅,大氣渾然,極為難得。
當代玉雕——這深遂的藝術境界和巧奪天工的技藝,閃耀著迷人的光華。玉澤天成,濯濯于世,具有讓這時代歸于清朗和明凈的精神力量。

資料圖片
象牙、犀角等陳設性拍品向來是拍賣會工藝品部分較為火爆的門類之一。在牙雕以及文房珍玩版塊,江蘇愛濤亦為各位藏家傾情奉獻了一批為之驚艷的古今佳品。特別是八音八美象牙組雕。《周禮·春官·大師》記載有:“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音,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樂器科學分類法,西周時已將當時的樂器按制作材料,分為金(鐘、镈)、石(磬)、絲(琴、瑟)、竹(簫、箎)、匏(笙、竽)、土(塤、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類,此件組雕用八類樂器配以八位美貌宮裝仕女演奏,一組四件,兩兩合一,皆由大小相類之牙尖圓雕而成,用料分外規整。牙質縝密,包漿柔潤。所雕八美各持樂器,姿態各異。雕刻家以刀作筆,宛轉流暢,人物細膩生動,神態惟妙惟肖,躍然而出。衣飾紋理刻畫繁復而飄逸,足見雕刻家功力之深厚。因其原料的珍貴與特殊性,牙雕作品中用料規整、品相完美并成套的并不多見,更何況此八音八美題材更是運用我國音律史上的重要符號,展現了我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之美,格調愈加清新高雅,實為牙雕藝術品中極為難得的一組佳作,彌足珍貴!

資料圖片
此外還有六方螭龍犀角杯,此角杯以良犀制成,較之通常隨型件,六角大作更為耗費工料;杯口沿、底沿淺雕回紋錦邊;杯身高浮雕螭龍盤繞于杯上,姿態生動,盤攀交錯,刀法嫻熟,技藝精湛,具有清中期的鮮明特征;杯芯內壁色澤瑩潤,典型魚子紋肌理清晰自然,層次豐富。縱觀整器,造型端莊秀美,紋飾張馳有度,古意盎然;工藝精湛、構思絕妙,畫面生動多姿,藝材雙美,為犀角珍玩中之精品;
銅胎掐絲琺瑯珊瑚象牙盆景亦是精品。“銅胎掐絲琺瑯”又名景泰藍,是一種釉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其歷史年代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間(1450-1456)最為盛行,又因當時多用藍色故名景泰藍。景泰藍以紫銅作坯,制成各種造型,再用金線或銅絲掐呈各種花,中充琺瑯釉,經燒制,磨光,鍍金等工藝制成。 此件盆景造型特異,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天然紅珊瑚樹和象牙加彩蘭花,下部為銅胎掐絲琺瑯花盆。盆外壁飾花卉紋。色彩濃艷富麗堂皇,盡顯宮廷奢華本色。
案牘閑情,清供雅賞,玩物亦有志矣!
更多珍品恕不能一一敘述,僅列其一二以作管窺,供諸君先睹為快。愿有緣藏家競相得之,在收獲的金秋也收獲自己心儀的藝術佳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