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邦瀚斯拍賣行(Bonhams)2011年秋季中國書畫、二十世紀及當代亞洲藝術拍賣將于11月28日在香港港島香格里拉酒店隆重舉行。此次中國書畫、二十世紀及當代亞洲藝術拍賣,共征集了141件精美作品,估價總計港幣20,000,000-30,000,000?!?/p>

王時敏《擬黃公望溪山雨意圖》手卷 局部
此次秋拍不乏精品之作,其中第702號拍品,出自王時敏的《擬黃公望溪山雨意圖》手卷,估價約港幣1,000,000-2,000,000。該長卷蒼潤俊秀,用筆含蓄,格調高雅,為王時敏六十五歲時所作。當年夏日,王時敏在西溪草堂休養期間,得見黃公望《溪山雨意》真跡,贊嘆不已,頓生靈感,便創作了《擬黃公望溪山雨意圖》。有趣的是,黃公望原作《溪山雨意》卷長不過106.5公分,而王時敏此卷卻長達439公分,恰如王時敏于上款所言“雖渾淪不足,荒率有余,似具《富春圖》矩度,欣然成此長卷“,其卷長幾乎可與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相提并論。清初四王中,王時敏傳世作品相對較少,如此長卷,更屬難得。巧合的是,時隔二十三年之后,此長卷由褚篆(1592-1688,字蒼書)所得。從而褚篆將此長卷出示給時年八十七歲的王時敏,王時敏見其舊作后感慨不已,于是再題跋尾。自此之后,此長卷又先后由馬履泰、段玉裁、趙魏、朱溍、朱潛等多位名人雅士鑒藏,流傳有序。
第710號拍品為明代謝時臣的《雪山行旅》,估價港幣600,000-800,000。此畫是謝時臣七十一歲時所作,推斷原本應為春夏秋冬一套四景,而此軸為四景中之冬景。畫面上,畫家用極富表現力的顫抖筆觸,描繪了雪后深山中一條驚險棧道,沿著陡峭的山勢蜿蜒而上。山川樹泉雄奇幽險,人物點綴極其瀟灑,這幅兼具吳浙兩帕特點、充滿力度的《雪山行旅》,堪稱是謝時臣頗具代表性的山水佳作。此幅畫軸為日本舊裝裱,可能與明代浙派山水畫流傳到鄰國日本并影響日本畫壇有直接關聯。

黃賓虹《江行雜詠》雙面冊頁十開
第728號拍品,黃賓虹《江行雜詠》雙面冊頁十開,估價港幣900,000-1,200,000?!督须s詠》中所繪的金華山、新安江、天臺獅子山、黃山白岳、富春江等,皆為黃賓虹成長于斯、無比熟悉的江南景致。作品中積墨、宿墨、漬墨并用,點彩法、鋪水法并施,點點染染,虛實相生,渾厚華滋,是其成熟時期的佳作。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冊頁中有三頁鈐有“黃山予向”印章,這正是1937年京津淪陷,黃賓虹南歸無計伏居燕市后才刻的印章,通常鈐在當時所作的國畫上。而冊頁中鈐印所用之特殊印泥,即所謂的八寶印泥,尤為珍貴。冊頁上款田木先生,應為畫家的日本友人。冊頁為日本原裝裱,外盒內側附有“東京神田玉川堂監制”標簽。玉川堂為日本著名的筆墨莊,有百余年歷史,至今仍舊生意興隆。
第746號拍品,徐悲鴻的《牧童短笛》,估價港幣500,000-800,000。該作品創作于1944年,為龐耐(Alice Boney, 1901-1988)舊藏。1944年,時值抗日戰爭時期,正任教中央大學的徐悲鴻,在寓居重慶江北盤溪期間,創作了這幅經典的《牧童短笛》。而作品所用畫紙恰是當時大后方特別盛行的“四川夾江紙”,這種紙以嫩竹為主要原料,其后經張大千改良并加入棉麻纖維,反映出了當時所特有的社會歷史背景,令人回味。
第773號拍品,李可染的《五牛圖》,估價港幣800,000-1,200,000。此手卷由謝稚柳題引首,吳作人題跋尾。據文獻記載,李可染“師牛堂”印章于1982年下半年摔壞,印章左下方缺失一角,所以李可染1982年后創作的作品中凡蓋有此印者,鈐印左下方皆缺失一角。而該件拍品中的“師牛堂”印章的缺角,正與此時吻合。
北京預展:10月15日至16 日,
地點:北京國貿大酒店(國貿三期),六樓,群賢廳61
上海預展:10 月19 日至 20 日,
地點: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外灘宴會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