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在即,香港蘇富比10月1日起率先舉槌,將拉開中國藝術市場今年秋拍的序幕。
藝術品市場在經歷過去和今年的瘋狂過后,大家也在期待著今年的秋拍還能否再出天價。
秋拍前瞻,唱衰市場的各種流言時或有之,我們采訪的既有海內外拍賣行的專家,也有躋身藝術市場的金融專家,更有實力收藏家,有人樂觀,有人謹慎。
2011秋拍,不知市場能否再次給力。
收藏家張振宇:買得好惟上上策
今年的秋拍不好說,以逐利的熱情去對待藝術品,誰能知道這個市場能走多遠?!
我當然希望藝術品市場能持續穩定的發展,只有這樣,很多被人深藏不露的好物才能得以露臉,我未來的海南“盧德卿美術館”才有機會收到更多的寶貝。
對文化的熱情最忌盲從,收藏熱已演義了近二十年,我相信人們通過各種渠道對藝術品的認識已經成熟不少,只要大家的現金流還寬裕,眼前其他投資又多不明確,市場就會往穩健的方向走。就看有多少鮮露臉的寶貝在拉動人們的熱情了!牽引是個好詞,注解在今天的藝術品中,這考驗著市場組織者的能力。我不相信一個好姑娘大家不爭著想娶,娘家的人別把禮金放太高就行了。
作為一個有30年經營經驗的生意人,我對市場吊詭的認識是除了政治因素,只有人們過于拜金才能導致供需關系的失衡,其根本并非是真實的市場交易物左右了市場,前陣的鹽荒就是最好的例子。
“到農村去,到廣闊的天地鍛煉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過去,這兩句話感召了千千萬萬的有志青年。如今,我看到了一種現象,歸納來說就是“到拍場去,到能買到好物的地方去!”我祝福大家個個買準,別想那么多,盛世有人賠錢,亂世有人發財!
榮寶劉尚勇:美經濟政策將左右秋拍走勢
今年秋拍依現在形勢來看有巨大的不可預知性,原因取決于世界的經濟形勢。而其中最主要的是美國的經濟政策。9月它決定不再進行經濟量化放松政策時,全世界股市全跌,甚至歐元區的國家也會出現大量問題,好像整個經濟會出現崩盤的可能。
現在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如果下個月美國決定推行量化政策3加印貨幣,貸款緊縮政策又將打開,那么中國同時也會加印貨幣。這時候大家就又有錢了。但是現在樓市不讓做,股市也調控,礦業也收回,所以最后必然會有很多錢進入藝術品市場。第二種可能:如果美國不推行量化政策3,那么美國的失業率將提高,歐洲很多國家的信譽要垮塌,我們過剩的產品更賣不掉,會導致更多的民營企業倒閉,這時候就更不會有人考慮買藝術品。所以,中國藝術市場的大形勢得看下個月美國的政策制定。
“雖然現在面臨秋拍,但就是這個特殊時期導致我們在拍品征集上處在一個尷尬的階段,所以在征集上,我們立足兩點:先保守,然后看形勢。現在我們已征集到的拍品都是我們認為市場價格比較靠譜的,過度預期的東西我們暫時不推薦。”劉尚勇表示。
嘉德郭彤:秋拍前瞻關鍵看拍品
秋拍在即,人們紛紛對秋拍及未來的市場趨勢作出各種預測,輿論更紛傳有關高價拍品的種種流言。對此,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近現代書畫部總經理郭彤卻不屑一顧,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預測秋拍,關鍵看拍品,看買家的判斷力。她還透露,今年秋拍中國嘉德將繼續推出齊白石、張大千精品中的“新面孔”,將力推傅抱石、黃賓虹與林風眠三位大師的精品,還將推出“成名于新中國的畫家”等專題。
“預測秋拍關鍵還是要看拍品,拍品質量的高低才是決定因素。2009年以來的天價也好、火爆的場上風云也好,都很正常,因為推上拍場的都是積累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珍藏,是從世界各地找來的好作品。”她指出,拍賣公司對市場的火熱一方面樂觀其成,一方面也保持警惕,只要場上場下的努力始終走在正路上,就會帶動市場良性循環。這次秋拍,她會重點處理好“新面孔”與回爐拍品的關系:以公司的征集力量,盡可能上一些全球藏家提供的鮮活拍品;但也不可避免地有重新上路的作品。要努力搭配好,切合市場的需求,切合買家的情況,使拍品更有吸引力。
買家的判斷力也是關鍵
她表示,買家的判斷力是決定市場好壞的關鍵因素。一切取決于買家花錢的動力,取決于他們對作品認識的深刻、喜愛的強烈,取決于他們對未來的信心。這兩年買家見多識廣,在最短時間內看到了最多全球范圍內的優秀中國藝術品。在市場規模迅速膨脹的同時,拍賣公司做了很多工作,使全球的藏家都在考慮把珍藏拿到中國的拍賣場上,讓許多有心人有機會看到這么多作品,也讓許多人反觀自己所擁有的那些藏品。買家的認識由此加強了。
因此,不能低估買方的智慧,不要把買方簡單理解為一堆基金,幾個煤老板,幾個涉此領域不深的新人或是一些無知無畏的人。其實不然,他們所涉及的領域、深入的程度與過程外人有所不知。盡管出于投資的目的,也是對作品有判斷,對走勢有研究。尤其是當前藝術品價格高了,他們花錢更謹慎,市場也更安全。
目前還看不到退潮跡象
“相信今年秋拍會是比較平穩的局面。”她還表示,任何一個市場都是波動的。拍賣公司希望波動變得有節奏,可以平衡。藝術品的價值是恒定的,價格卻會波動,買家對此要有心理準備。不過她強調,目前還看不到退潮的跡象。
她還向記者透露了今年秋拍嘉德近現代書畫部分的亮點:齊白石與張大千的拍品仍是強項。
還有三個大師傅抱石、黃賓虹、林風眠,都有很重要的作品上拍。其中對傅抱石、黃賓虹可能會從傳統筆墨的角度來梳理他們的創作與中國文化的密切關系。據郭彤分析,林風眠可能會是秋拍的一匹黑馬,在市場上有所成就。還會有“成名于新中國的畫家”等專題,推出李可染、陸儼少、黃胄、錢松巖、何海霞、董壽平等人的作品。他們是市場的中堅力量。
蘇富比張超群:民國收藏熱正當時
香港蘇富比近日舉辦秋拍預展,為其10月1日起在香港舉辦的本年度秋拍的緊張局勢“疏松筋骨”。從蘇富比秋拍預展所體現的情形看,大批量的民國書畫開始投放拍賣市場,一掃此前近現代書畫大家一統江山局面。事實上,蘇富比在9月中旬在紐約先行舉辦的秋拍中,一個重要的新舉措,就是在紐約拍場增加中國明清書畫專場,并錄得總估價的兩倍多。
“這是近兩年比較明顯的一個新現象,大家都只關注到張大千、齊白石的以百萬、千萬計價,但是真正的收藏家對于從10萬到上百萬的民國時期書畫漲幅更加敏感,他們已經看到了新的價值洼地。”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張超群說。
民國時期的書畫,這個在以往曾被收藏市場忽視的板塊逐漸形成一種合力。今年秋拍,蘇富比還專門重點策劃了《民國名人書法專輯》、《金城與民國初年北京畫壇》等專場拍賣,以適應收藏市場越來越多參與競投民國時期書畫的收藏家。
“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觀環境,張大千、齊白石等近現代畫家作品價格高漲,這也會帶動同時期的其他畫家作品升值,但絕對價格還比較便宜;其次民國時期的畫壇本就十分具有生命力,有很多不同的面貌,即使是擬古的東西,也具有當時的氣息,現在這種環境下,畫家不一定培養出來。此外,清末民國距今不遠,有比較多的依據跟他們靠近。”張超群介紹道。
當然,這也可能跟大環境有關,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古思今,一批文學及電影創作,更是將那時期的文化名人變得廣受關注。就在今年上半年中國嘉德推出的《凝望百年書法專場》拍賣中,胡適、馮玉祥、蔡鍔等民國名人的書法就出現一眾收藏家搶拍的現象。
盡管夏季宏觀經濟形勢開始緊張,但在張超群看來,“整體經濟狀態不一定對藝術品市場呈現等比例的影響。當然,我們也不期望再翻跟斗,只要能維持現狀就好了。”他說。本次香港蘇富比秋拍的中國書畫類別共有360件拍品,總估價逾2億港元,為歷屆之最。
金融教授梅建平:保守樂觀看待秋拍
秋拍在即,藝術圈的專家都是一片看好,大資金仍然不斷涌入,各大拍賣公司秋拍征集的精品也紛紛嶄露頭角,這一切使他們有理由相信秋拍會更好。與此同時,金融界的專家是怎么看的呢?記者采訪了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梅摩藝術品指數共同出版人梅建平。他表示,對今年秋拍持保守樂觀態度。
秋拍可能再創新高
梅建平表示,樂觀的理由在于,今年春拍中國藝術市場表現相當不錯,與今年上半年的股市相比,可謂冰火兩重天:一方面,股市跌到了2500點上下;另一方面,藝術市場卻在去年和前年持續攀升的基礎上繼續上漲。據“梅摩指數”所收集的數據統計,全球藝術品市場中,油畫部分的指數,今年上半年上漲了16.6%;而中國傳統的書畫部分,“梅摩指數”的統計數據雖僅限于海外書畫拍賣,但也有高達30%的上漲幅度。
他相信,秋拍的藝術市場會繼續看好。一方面因春拍的大幅上漲,帶動了買家的積極性,他們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另一方面春拍的佳績也讓藏家樂于拿出好的珍藏,因此他相信,秋拍的中國藝術市場,尤其是中國書畫,也許會看到新的拍賣紀錄。他強調,中國藝術市場能否繼續保持快速上漲,主要看各大拍賣公司推出的拍品,是一般的拍品還是特殊的拍品。他認為,這幾年中國藝術市場都非常好,因此還有相當的慣性往前沖。
唯一不確定性來自歐洲
不過,他的判斷又體現出“保守”的一面。他指出,這一切的判斷有個前提,那就是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金融方面不會出什么大事。如果是這樣,那么今年秋拍的藝術市場也許會再創新紀錄。他強調,目前唯一的不確定性來自歐洲,要看在年底前歐洲會不會因為希臘等國家的債務危機,出現比較大的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匡時董國強:預測秋拍不應只看高價拍品
預測市場未來趨勢,媒體和輿論聚焦的是高價拍品的命運,而北京匡時國際拍賣公司董事長董國強卻不以為然。他認為行家對市場趨勢最敏感,他們對不久前舉槌的匡時夏拍日本私人美術館藏中國古代書畫專場的熱烈追捧,足以說明當前的藝術市場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因此董國強仍然看好今年秋拍以及未來的中國藝術市場。
北京匡時的首次夏拍從9月14日開始延續至9月17日,2600余件拍品總成交額達2.55億元,其中成交價過百萬元的拍品達37件。其中,“日本私人美術館藏中國古代書畫”專場427件拍品取得了總成交額1.19億元、成交率100%的佳績。
目前,媒體和輿論界都很關心秋拍的前景,不過他們關注的只是那些高價拍品,因此不時會圍繞那些高價拍品的真偽、品質和付款提出一些質疑乃至傳言。他指出,其實那些高價拍品可遇不可求,無論其出現的時機、成交價格的高低都有很大的偶然性,付款也不那么簡單,有一個過程。因此,有人僅從高價拍品的成交價是否合理、付款是否及時等就預言市場要“崩盤”,不足為據。預測市場未來前景最簡單的方法,還是要看市場的供求關系。匡時夏拍特別是其中“日本私人美術館藏中國古代書畫”專場的拍賣結果表明,中國藝術市場供不應求的現狀仍未根本改變,而行家的積極參與更表明這個市場對業內人士來說仍有利可圖。由此他斷言,不僅是今年秋拍,未來一兩年的藝術市場仍然看好。他建議有心的買家認真研究這個專場的拍賣紀錄,其中最明顯的跡象是對大名頭的熱烈追捧,意味著今后市場仍將延續兩極分化的行情。
專家西沐:書畫不再獨尊 冷門雜項或將轉熱
據《中國藝術品市場白皮書》2011年上半年統計,今年春拍成交額已經突破500億元人民幣,總成交額高達508億元人民幣。今年秋拍成交額預計會在550億元人民幣左右。也就是說,全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會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規模。
今年中國藝術品秋拍市場的結構會發生一些明顯的變化,熱點會在集中的基礎上多元化。今年中國藝術品秋拍市場的熱點主要集中在:一是當代存世藝術家的作品(尤其是繪畫板塊)之外,還要重視投資文物古玩雜件等收藏品,特別要重點關注那些目前價位不高、但具有藝術價值、文化內涵及歷史背景的藏品;二是近現代尚未被充分挖掘與發現價值的藝術家的作品,特別是在當下中國藝術品市場逐步完善、收藏者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對近10年來新的市場行情沒能全面體現的領域和藝術家及作品應予以關注;三是投資具有文化內涵與歷史意義承載的文物藝術品、工藝藝術品及雜項,如古籍善本、文房、玉器、瓷器、貴金屬、稀缺資源及其相關產品。
也就是說,資本的價值判斷在不斷地走向多元化,除了傳統板塊如古代書畫、瓷器等,近現代書畫及當代存世藝術家經典人物的經典之作會更多地受到追捧,過高的價格不會集中出現在某一板塊之中。
世界經濟走勢及債務危機可能會波及全球藝術品市場,但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特別是拍賣市場影響不會很大。
當前,鑒于全球經濟的不穩定、通貨膨脹及可能出現的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影響,投資者及活躍的藏家在香港、北京甚至是紐約的秋拍上會全力一搏。這一點,今年春拍見證了美術史上定位的20世紀中國藝術大師精品拍價大幅上升的追捧場面。當下,可以說全球藝術品市場不缺流動性資金,缺的是好藏品,這是各拍賣公司秋拍面臨的一個尷尬局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