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賓虹的精品《黃山湯口》
在這個億元時代,黃賓虹的市場遠遠未追上他的藝術價值、學術地位。資深業內人士毫不猶豫的表示,黃賓虹上億,只是早晚的問題。
大家都高呼近現代書畫已經是一個億元時代,在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李可染的作品都已經達到億元的同時,李可染的老師,中國近代山水的翹楚,黃賓虹倒變成了一支不顯眼的潛力股。
5月19日,翰海2011春拍首日,黃賓虹的精品《黃山湯口》以300萬元起拍,4772.5萬元成交,超估價十倍,并創下黃賓虹作品拍賣的最高紀錄。黃賓虹《黃山湯口》,171×96cm,設色紙本,立軸,此畫作于1955年,是黃賓虹繪畫生涯中的一幅絕筆精品。畫作筆墨蒼勁,顯出老辣功力。整座蓮花峰際,無半絲云彩,全以筆勝,全以墨勝,畫得蒼莽雄偉,郁郁蔥蔥;卻在流泉和溪澗畔,留有委蛇曲折的空白,其勢婉轉流動,顯得淡蕩空靈,構圖平中出奇,實處見虛,足見黃賓虹冥心玄化之匠心,其筆墨功力堪稱近代翹首。
這個結果顯然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高出起拍價十倍并不是一個常見的現象,這起碼說明了市場對黃賓虹的預期并不高,這位被稱為“千古以來第一的用墨大師”的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的開派巨匠起拍價也只是300萬。從這一點上看黃賓虹這些年的市場顯然沒有跟上這個億元時代的腳步。
黃賓虹(1864 1955)在20世紀山水畫上的造詣是無人能否定的,早就有“北齊(白石)南黃”這么一說。齊白石本人對黃賓虹亦是相當敬重。黃賓虹在金石學、美術史學、詩學、文字學、古籍整理、出版等各領域都有杰出貢獻,其在山水畫上的成就更是無人能出其右。而李可染、林散之、郭味蕖等人又都是他的弟子。
黃賓虹繪畫的技法,早年進出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殘,弘仁等,但也兼法元、明各家。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用筆如作篆籀,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新安畫派疏淡清逸的畫風對黃賓虹的影響是終生的,六十歲以前是典型的“白賓虹”。
六十歲以后,曾兩次自上海至安徽貴池,游覽烏渡湖、秋浦、齊山。江上風景甚佳,他起了定居之念。貴池之游在黃賓虹畫風上的影響,便是從新安畫派的疏淡清逸,轉而學習吳鎮的黑密厚重的積墨風格。以此為轉機,黃賓虹開始由“白賓虹”逐漸向“黑賓虹”過渡。1928年黃賓虹首游桂、粵,畫了大量寫生作品。自此以后,黃賓虹基本上從古人粉本中脫跳出來,而以真山水為范本,參以過去多年“鉤古畫法”的經驗,創作了大量的寫生山水,在章法上前無古人。
黃賓虹平生遍游山川,注重寫生。中年所作蒼渾清潤,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用筆如作篆籀,洗練凝重,道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晚年尤精墨法,喜以積墨、潑墨、破墨、宿墨互用,時在濃墨、焦墨中兼施重彩,使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并以“明一而現千萬”的表現手法,寫出渾厚華滋、意境深邃的山川神貌。畫風“黑、密、厚、重”,特色顯著。對畫論、畫史,均有研究,見解精辟。提出“五筆七墨”理論。
在美術史上,黃賓虹尤其獨特的學術地位,不僅是其在章法上的創見,還因為他一生渾厚的學術修養,使他的繪畫呈現出一種難以復制的渾厚華滋。但顯然這種價值現在還沒有完全被市場接受。就這個問題我們采訪了南京經典拍賣的總經理吳東。
吳東給我們介紹,南京經典前一段時間的拍賣中,大概有有七八件黃賓虹的拍品,除了有一件品相不太好流拍了,其他的全部都成交了。成交價格最高的是黃賓虹的《柳堤魚影》,設色紙本,鏡心,115×43cm ,曾著錄于《黃賓虹書畫選》,P21,西冷印社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最后成交價為483萬。“這是黃賓虹的代表作之一,是他70歲左右的一件精品。所以在現場也引起了很多藏家的追捧,大概有十幾個藏家參與這件作品的競拍,當時現在競爭很激烈,它的低價比較低,才一百多萬,最后以近五百萬的價格成交。這件作品屬于黃賓虹的典型‘渾厚華滋’的風格。”吳東介紹道。
但同時他也表示這近五百萬還遠遠沒有真正體現出黃賓虹這幅畫的價值。“這個價格還受到了當時現場的其他大家的沖擊,比如傅抱石等等,他們的作品但是都拍出了很高的價格。黃賓虹是近代最后一個集大成的山水畫家。以后的山水畫都不曾達到他的高度,他是最后一個集大成者,也是中國山水畫的最后一個高峰。這件作品比較精致,所以也相對比較討喜。他的繪畫包涵了很多,中國的哲學、思想都在里面。可以說他的筆墨技巧已經超過了四王。如果排近現代十大家,那么黃賓虹絕對能排進前三。他的綜合修養極高。很多時候你評論一個藝術家的價值并不能只看他的市場。市場只是一個表象。李可染當年也拜在他的門下學習用墨,李可染如今的作品都已上億。林散之也是他的學生,在我們這場中林散之有一幅很小的兩平尺的作品就拍了五百多萬,也超過了他的老師。”
談及原因吳東為我們指出了兩點,第一,“所有拍出高價的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討喜,當然要除了白眼向人的八大山人的作品。但是黃賓虹的典型風格就是黑山黑水。很多人是看不懂的,普通人不理解他的層次。黃賓虹在世的時候自己也就那么幾個,包括傅雷啊等等。當時就說黃賓虹的藝術五十年之后大家才能看懂。那個時候人們普通的國學基礎都還比現在要強很多,何況在現在這樣一個浮躁的年代,懂黃賓虹的人太少了。”
第二,“除了他作品自身的問題之外,還有一個藝術市場的資本問題。前幾年的時候像黃胄、石魯也都是在拍賣比較邊緣的人物,但是這幾年價格都是突飛猛進。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某個資本發現自己在某個項目上已經達到了利益的最大化,它肯定會去選擇其它的項目,像黃胄就是首選。”
吳東表示,從黃賓虹的學術價值來看,資本的介入只是早晚的問題。“黃賓虹的價格肯定會翻倍的漲,進入億元只是早晚的事情。”雖然現在的市場是一個資本運作的市場,大的機構,大的資本要掌握話語權,要掌握定價的權利。但是隨著市場機制的逐步完善,隨著社會的發展,研究的深入,懂畫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吳東總結的說“藝術家的市場最終還是會歸結到他的學術價值之上,這是一個根本。”“近現代整體的感覺是趨于飽和的,像黃賓虹的作品它現在是一個短板,但是慢慢的它也會達到它應有的高度。”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