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應霽在先鋒書店。
在百度上搜索歐陽應霽的照片,你會驚訝他的裝酷發型和他的稚嫩笑容。如果用“鶴發童顏”來形容,大概有些夸張。不過這位享譽兩岸三地的漫畫家和文字創作者,昨天攜新作《吃到底》來到先鋒書店,與南京“食客”交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他的標志性白發是“天然產品”,并非漂染,但他遵循這種自然,并將隨性的態度貫穿于他的創作中。跨界身份很多的他稱,近來把“癮”全部傾注到“吃”上了。
吃——也有許多追隨者
多次來過南京的歐陽應霽告訴記者,幾年前來南京不是為吃而來,是為了香港一家雜志做采訪,他幾乎跑遍了南京藝術圈里一些時尚人家,他稱之為“家訪”,“走進家中去認識一個人,和在外面認識是不一樣的。”這樣做了七八年,接觸了很多有趣的朋友,出品了家居品味書“兩個人住”等書籍。
愛好廣泛的歐陽應霽,于香港理工大學取得設計榮譽學士及哲學碩士學位,做過多種職業。剛剛畢業則是去廣播電臺當了9年音樂和清談主持人,平日里受畫家父親影響,喜歡動筆畫畫。他說,“年輕時,盡量多去碰些事物,多點積累,將來一定有用。”因此,他并不希望人們對他的印象固定在某一個領域。但他近些年來的“癮”的確都是跟吃有關,不但吃出了花樣,吃出了“歐陽式的”味道,還吃出了文化,吃出了幾本寫食物的書籍,也吃出了越來越多的追隨者。
吃——也可以用來漫畫
為了吃出名堂,歐陽應霽用兩年時間把香港的食物整理了一遍,“我把食譜名單發給100多位朋友,讓他們找出自己最愛吃的食物,然后每人還必須要說出一個故事來,這樣我寫出的書,就成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通過對“吃”的進一步深入,他發現原來吃也很好玩。“所以吃,到底是層次豐富的,全天候全方位地把當下滴答口水連接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性別、科技、設計、藝術等社會人生大事小事。所以吃,為什么不可以是漫畫?”
在漫畫《吃到底》一書中,歐陽應霽以一位非傳統美食家的視角去捕捉這大千世界的食物、食相、食事,正是印證了那句“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是一桌當代都市人世相百態,情感符碼的漫畫盛宴。
吃——也是一種欲望
歐陽應霽稱自己“天生是飯人”,對食品也有著天生的敏感,他說,“吃也可以吃出‘高潮’,因為吃也是一種欲望。”不久前,他被邀請去西班牙一家被評為世界最好的餐廳赴宴,令他驚奇的是,“5個小時,36道菜,材料全被打亂,完全是一種戲劇性組合,我仿佛達到了‘高潮’。”他提醒說,如果食物的安全出了問題,就會出現“反高潮”。他強調,“一點也不夸張,歷史上很多大事件都與食物有關。”因此,歐陽應霽說,他將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花在“吃”上,肆無忌憚地,一路吃到底。歐陽應霽自言要當個貪心、快活、認真的跨媒體導游,要訣就在于告訴自己不是有錢人,不汲汲名利,并學習“站在周邊”的哲學,“因為一旦成為焦點,視野和空間都會變小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