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冠中
20世紀強調中西文化交流,中國水墨畫由此形成三種主要傾向。第一種是中式水墨畫,代表人物有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第二種是中西結合的水墨畫,代表人物有林風眠、蔣兆和。第三種是超越中西的水墨畫,代表人物有吳冠中、周韶華、劉國松。
吳冠中先生的水墨畫,有兩個特點:
一是無視傳統的筆墨。一談筆墨,就離不開文人畫,離不開書畫同源,離不開屋漏痕、錐畫沙之類的技法和十八描之類的定式。吳冠中先生的水墨畫,線條同中國書畫的用筆定式是兩回事。一談筆墨,就使人想到了墨分五色。在吳冠中的水墨畫中,墨僅僅只是黑色。盡管吳冠中先生的畫不講中國畫的筆墨,但卻具有中國畫行云流水般的趣味。畫面中的空白,同計白當黑、大象無形之類的中國美學觀遙相呼應。
另一特點是講究抽象意味的音樂感。吳冠中先生的畫帶有抽象性,講究色調。色調源于音調,它是西方繪畫的特征,因而吳冠中的畫含有西方繪畫的韻味。中國畫注重詩歌化的意境,別名無聲詩。氣韻生動的韻,有人等同于音樂的韻律,不對,氣韻是人相學、性命學術語,即人的性命狀態。強調音樂感而帶有抽象意味的繪畫語言,在中國繪畫史上前所未有。因而他的畫,既具有時代性,又具有未來學價值。
吳冠中先生的作品,給我的感受可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是繪畫原型的美感。
吳冠中先生的繪畫素材,是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民俗景觀等賞心悅目的對象。他從來不畫使人反感、使人不安的對象。
第二是繪畫語言的美感。
吳冠中先生的每幅畫都注重形式和韻味,都象即興演奏的樂曲,又象一首首抒情詩,也象一篇篇率意而作的散文,瀟灑、飄逸。
第三是繪畫境界的美感。
吳冠中先生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大起大落、人欲橫流的時代,畫家卻以一種超脫的情懷從事他的藝術。吳冠中先生的畫遠離了亂糟糟的社會問題,即使畫人,也是畫自然狀態的人體,而不是社會化的人物。他的畫是撫慰心靈的鎮靜劑。如果說前衛藝術家將繪畫作為批判的武器,追求理想的境界,那么吳冠中先生的畫則是理想境界中的一片綠洲。
注:本文為吳冠中藝術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2000年,北京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