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張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抗日紀念館門票,抒發著對東北抗聯英雄無限的懷念……
昨日,沈陽市沈河區多福社區的福文化博物館,推出了“紀念九·一八事變80周年特別展覽”。展品包括300多張全國各地的抗日紀念館門票,從各地征集來的抗日英雄碑文書法作品。這些展品全都來自多福社區的居民李志強。
從上個世紀60年代的手繪油印門票,一直到今天的電子門票,在展覽中都能看到。魯迅紀念館、宋慶齡紀念館、聶耳公園、梅蘭芳故居……抗日戰爭中文化戰線上的斗士們,也涵蓋在展覽中。
太行太岳烈士陵園的參觀卷,是所有門票中最小的一張,只有二寸照片那么大。上個世紀60年代的撫寧烈士陵園門票,是最“老”的一張。圖案是手繪的,用蠟紙和鋼板刻成“模子”,再用手推油印機印刷。
李志強稱,他從事門票收藏25年,給全國各地抗日紀念館寫信征集,并親自走訪。單是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門票,他就收藏了十余種版本。
他表示,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無數抗日英雄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這些收藏更能讓人銘記那段歷史。全國各地的抗日紀念館,他去過40多個。
參展的每張門票旁邊都附著幾百字的文字說明,這些簡介都是李志強通過查閱歷史資料而用心編寫的。
一幅幅精心裝裱的書法作品也被掛在展廳里。這些書法都是東北抗聯英雄的碑文,其中包括趙尚志、李紅光等30多人。
李志強研習書法50年,碑文全部采用溫潤工整的隸書。這30篇抗聯戰士的碑文,他整整寫了5個月。“每寫一篇碑文,就相當于重溫了一遍烈士們的故事,對自己也是個鼓舞。 ”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