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郵市行情持續向上,曾是郵市打折票先鋒的人物題材郵票也悄然走紅。
9月7日,記者從烏魯木齊集郵收藏品市場了解到,上世紀90年代末的“毛澤東”小型張已經漲到了17元,高出面值兩倍;曾被人拿去寄貼包裹的香港金箔,如今80元被人暗中吸納;面值8元的“江澤民題詞”小型張也從3元漲到6元左右。
至于人物小票,如今基本消滅了打折,0.28元面值的人頭郵票,至今也有了幾倍的漲幅,有的漲幅甚至達10多倍。
“人物票的崛起,一是郵市低迷時期的大量打折消耗;二是這些年郵政開發產品票使用的結果,尤其是‘毛澤東’大小套票、‘朱德’大小套票,都是如今郵市搶手的走俏貨。郵商的收購價在逐漸提高,包括整版和單枚套票,只要價格合適,都會悉數收走。”金都集郵收藏品市場郵商金梅介紹說。
據了解,從2003年開始,國家郵政采取了縮量發行政策,同時數度清理不良資產,銷毀庫存郵票,一連串的救市措施,加上郵政改制改革,步入懸崖邊緣的中國郵市終于起死回生。從2006年起,郵市再次走強了,經過幾年的市場修復及郵政采取的眾多措施,流入郵市的資金滾雪球般地涌了進來,中前期郵票漲了,文革郵票漲了,編號郵票漲了,打折票也漲了。
業內人士表示, 紅色題材的人物票在此輪行情中不斷走俏,說明了郵市正在健康良性地全面發展,既有現實性,又有可持續性。這不僅說明了郵市在走強,也說明了人物票的價值在走強,也是一種經過10多年打折消耗后、存世量稀少的價值體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