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探戈
這次上海藝博會上,新加坡女藝術家庫馬麗創作的主題雕塑《幸福探戈》,2只辣椒狀人型構成的雕塑,將高高聳立在藝博會大門前,領舞所有參加藝博會各國風格各異的雕塑作品,引領本屆藝博會雕塑作品的潮流,來演繹出“藝術就是財富”的主題。
且不說為什么選國外雕塑家的作品當藝博會的主題雕塑,也不講上海本土雕塑家送展的雕塑作品質量幾許,以往那么多屆的藝博會舉辦下來,看到過許多國內外藝術家創作的雕塑作品,但真正由國內和上海本土藝術家創作的優秀雕塑作品并不多見,或者可以說是鳳毛麟角,這才是海派文化抑或上海雕塑藝術創作的悲哀。
雕塑代表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漫步上海各個每個地方,從城市景點到標志性區域,從社區企業到商業公園,都可以看到各色各樣的雕塑。城市雕塑在塑造城市形象,豐富社會生活,提升城市內涵上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得到重視,特別是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上海世博會的召開,環境的整治提升,散布上海的城市雕塑越來越多,已經成為每個城區不可或缺的文化標志物,地區文化當中最突出的藝術品,將環境裝扮富有人文色彩,功能更加突出,增添了城市文化豐富的色彩。
但是認真的去看,仔細的品味,上海目前已經建造起來的城市雕塑,特別是代表性的城市雕塑,真正能夠獲得市民廣泛認同和喜愛,經得起時間和藝術檢驗,代表一個城市精神特征的作品還是很少,精品雕塑可以說是鳳毛麟角甚至幾乎沒有,這個問題值得認真來思考和追問,也難怪呼上海藝博會上,由國外雕塑作品來唱主角,領銜世界雕塑藝術創作的趨勢和走向。
雕塑作為城市文化的名片,可以展示和提升城市精神,同時地區文明程度也能在雕塑作品上留有烙印。雕塑是公共藝術品,必須與整個時代、所在地區,所處環境的整體氛圍相適應,只有適合上海地方特點、地區環境,表現深刻文化內涵和豐富生活底蘊內涵創作出來的作品,才能是經得起公眾檢驗的好作品,而并非個別幾個領導人的想法,或者僅僅城市建設的點綴需要,就能夠包攬解決的事情。昔日我們一個地方曾經花費一大筆資金,在政府所在地門前塑了一尊地方歷史文化名人的雕塑,因為形象、地點、環境都不適宜,遭到眾人強烈反對不得不拆除了事。可見雕塑所包含的人文力量,以及符合城市精神內涵的精神,其中也包括結構、布局、形象、風格、神韻等多方面的要求。上海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城市發展的高速度,文化發展的良好環境,藝術家創作的優越條件,理應有與之配套的更多的城市雕塑涌現,體現國際大都市的文化品位和藝術追求,營造海派國際城市更加美好的藝術人文環境。
上海是曾經誕生過張充仁等一代雕塑大師的城市,又有專門的雕塑院所和眾多的雕塑藝術家,每年還舉辦春季沙龍、藝術博覽會這樣高等級的活動,有紅坊等為代表的專門創作推介陳列雕塑作品的產業園區,已經建起靜安雕塑公園,全市有一大批比較好的城雕作品可以借鑒。憑借這么好的優越條件,借助上海世博會的召開推動,國內外藝術交流活動的頻繁舉行,上海擁有的開放胸襟和國際視野,目前遍及每個社區、公共綠地、工業園區、著名建筑的空間場地,有大量的居民住宅小區景觀項目,就理應創作出更多更好符合城市精神、現代審美眼光、有時代風范的雕塑作品,用《陳毅市長》、《聶耳》、《愛因斯坦》、《打電話的少女》這樣優秀的雕塑作品,裝點整個城市、地區和市民生活的家園。
當然,一件優秀雕塑作品的產生和今后的使用觀賞,涉及到創意設計、藝術構思、環境管理、后期維護等許多問題,但歸根到底,隨著上海城市現代化、國際化水平提升和文化交流城市建設的進程,迫切需要不斷優化上海城市的空間環境品質,借鑒世界雕塑藝術的經驗和優點,總結本土雕塑創作優劣,創作誕生更多更好的能夠代表上海城市文化精神雕塑的精品力作,和上海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的要求,城市人群的藝術氣質和打造國際城市完美藝術品味相協調。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