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拍的一些精品之作開始紛紛亮相,而以尤倫斯為代表的海外藏家的系統性收藏更是讓市場驚詫,以至于出現了“海外拋售”陰謀論之說。對于內地的藏家來說,固然要提防海外的拋售,但同樣更需要學習他們的系統性收藏方法。
尤倫斯的眼力
在此次香港蘇富比秋拍中,尤倫斯專場名為“尤倫斯重要當代中國藝術收藏:蛻變──當代中國藝術的革新與演化”,將呈現92件拍品,總估價逾7715萬港元。專場的最大亮點是劉野創作于1996年的《齊白石肖像》,這幅作品的姊妹篇《齊白石知道蒙德里安》以2912萬元的天價成交。而尤倫斯的作品則是上世紀90年代購買的,當時的價錢不超過2萬美元。另外一幅張曉剛創作于1994年的《血緣:大家庭一號》,估價高達5800萬至6500萬港元,其上一次出現在拍賣市場上是在三年前,成交價只有2306萬港元。今年春拍,在尤倫斯專場中的一件拍品,就被泰康人壽購買,并在此次的展覽中進行了展示。
風生水起的上海藝術家李山、余友涵、丁乙等,也是此次尤倫斯專場的一大亮點,并定義成為“上海藝術家系列”,在他看來,上海是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上海藝術家的前衛性,讓上海成為中國抽象主義及極簡主義最重要的創作基地。像余友涵是上海當代藝術家的杰出代表,他亦是少數繼承上海藝術家勇于與西方藝術接軌的傳統,于上世紀80年代開始創作抽象繪畫的藝術家?!秷A》系列乃藝術家80年代的重要作品,曾代表藝術參加多個重要展覽。
之所以在秋拍中推出這樣一個系列,主要還是在今年的春拍尤倫斯專場上,丁乙的《十示之90-6》,蘇富比的估價是60至70萬港元,最后拍到了1746萬港元。余友涵作品《抽象1985-4》成交價為1410萬港元,這無疑顯示出目前市場對于這類作品的渴望。
關注寫實畫派
除了尤倫斯之外,此次香港蘇富比秋拍,將推出歷來最高估價之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并規劃了兩個深具研究價值的主題──“品紙”及“女性藝術專題”,完整介紹深具藝術性與文獻價值的藝術家紙上作品,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寫實畫派的精品。
寫實繪畫的高價成交從去年春拍就已經有所體現,特別是在北京傳是的春拍中,王沂東在 2005年創作的《新娘》,拍出了1955萬元,創出了畫家拍賣的最高價。此次拍賣的這幅《花燭夜》中,王沂東運用了劇場式的布局與鋪排,戲劇性的強烈明暗對比,突顯正在敬交杯酒的新人。案臺上亮熀熀的燭火,映照著新嫁娘的臉龐,其刻意側傾的頭、回避的目光與帶著笑意上揚的嘴角,細膩地呈現出新婚的喜悅與含羞帶怯的復雜心情。在構圖上,兩人手臂所延伸的弧形線條,恰好可與上頭垂墜的紅布幔自然的曲線相呼應,而結系在一起的繡球團花,正可對下兩人的手心,或帶有兩人的手,在未來也將如此團花般相系在一起,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藝術家運用高度的寫實功力與細心布局展現地一覽無余。
王沂東曾經表示,寫實的作品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設定了一個較容易溝通的平臺,在表達情感及傳遞信息上有它的優勢,這是很重要的。另外從繪畫的語言上來說,一件好的作品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有些買家從作品本身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寫實繪畫來不得半點虛假,它可以使創作者的思想得到全面的發揮。
寫實繪畫審美的標準相對容易掌握,大眾比較容易接受美輪美奐、唯美主義的作品。不可否認,這是人類對于美的基本追求。寫實繪畫最符合這一層次的審美需求,屬于有著最堅定、最廣泛審美基礎的畫種。中國寫實畫派出現了許多大師,陳丹青的寫實受古典主義影響很深,而陳逸飛則是不折不扣的浪漫主義寫實畫家,冷軍是超寫實主義的領軍人物。寫實主義在年代的變遷中改變著,對唯美對技術功底的追求在畫家手中傳遞著,年輕的寫實畫家也在用這種傳統手法來記錄社會和自身的情感與經歷。
綜觀寫實畫派的市場走勢,與市場“大鱷”們的關注程度密切相關。前幾年,以王中軍、唐炬等人為代表,不顯山不露水,逐步堅實推高藝術市場。冷軍是唐炬非??春玫乃囆g家之一,他已經持續收藏了冷軍的十多幅系列作品。而在今年的春拍中,山東日照鋼鐵董事長杜雙華大量購買寫實繪畫。以往,王薇一般與友人或顧問一起參加拍賣,今年春拍其夫劉益謙也幾乎全程陪同王薇參與了重大拍賣。王薇現場舉牌,劉益謙電話委托,兩人共用8991號牌有技巧地拿下尚揚1981年里程碑作品《黃河船夫》和封面作品冷軍1994年作《豐碑》,前者3162.5萬元破尚揚個人紀錄,后者1897.5萬元成交。這些“大鱷”們紛紛介入,無疑讓市場的新買家和資金紛紛關注其中的精品之作。
剖析學術價值
從已經露面的秋拍精品來看,除了關注名頭之外,藝術品的學術價值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像趙無極的《10.1.68》,在20多年來一直保持在私人藏家手中,該時期的趙無極繪畫獲許多國際知名藝評家贊賞,海內外美術館邀展不斷,其知名度達前所未有的佳境。藝術家一反該時期多以相近色系的運用,大膽地選擇了具高度對比的青藍與橘紅色彩,讓它們在畫布上相互碰撞、沖擊,透過他揮灑自若、強而有力的大筆刷,構筑出一幅天地復興的意象空間,整體洋溢著一種向上揚升的精神,強烈地震攝觀者。纖維般的黑線條如不同頻率的脈搏震動其中,不但書寫著藝術家對于生命的熱情,并引領觀者徜徉其中。
中國現代藝術大師常玉30年代初期的代表作《曲線裸女》,曾于2004年被邀請納入巴黎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所舉辦的“常玉身體語言”大展。常玉以流暢、肯定的線條勾勒出一粉紅裸女,由其下筆的力道與綿延不斷的線條,可見其受中國書法扎實訓練的根基。畫中主角橫躺于一上頭繡有中國民間傳統吉祥圖示,如萬字、壽字、金錢符號的黃毯上,背向著觀者,彷如安憩于睡夢之中。那裸女雖然孤立一隅,卻足以誘使觀者進入她的悠悠夢鄉,常玉以中國人的感性的特質,向我們呈現一種含蓄的美。更展現了東方特有的美學、韻味與常玉的大膽自信。30年代的裸女主題的油畫作品數量相當稀少,能完整留存至今的不過10張左右。
如果與老藏家下手的理智相比,這些新買家下手又快又狠,只要看中的,勢在必得。他們不按常理出牌,迅速抬高了部分一線畫家的價格。因為這些新進場的買家大多把目標鎖定在他所熟悉的名頭上,所以這類作品的價格會隨著新人的不斷進入而水漲船高。但要拉升價格肯定要尋找理由,而從學術價值入手已經成為他們最重要的視角,這也是為什么近年來趙無極和常玉畫作價格不斷創出新高的重要原因。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