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獲悉,在九月中旬即將舉行的嘉德四季第27期拍賣會中,將有辛亥革命重要史料《武漢戰紀》手稿亮相,這也是此手稿首次現世,今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相信會引發各方關注。
《武漢戰紀》手稿為熊炳琦手撰,長29厘米,寬20厘米,封面墨書“武漢戰紀”四字,全書共十六章、162頁,約23000字。熊炳琦為北洋軍政要員、武昌起義后,隨馮國璋赴前線鎮壓,任第一軍司令部機要參謀官。此戰紀詳細記錄了清朝新式軍隊——北洋六鎮開赴武漢鎮壓辛亥革命的歷史,為現存唯一的一部由清軍參戰高官記錄鎮壓武漢辛亥革命全過程的內部手稿,且以“日記式”記錄了清軍鎮壓武漢辛亥革命的全過程,對事件發生時間、狀況記述精確詳盡。據悉,此手稿目前估價為180萬至220萬元人民幣。
在該戰紀中,從武昌首義后,北洋新軍接命開赴戰場鎮壓,出發前軍隊的組成、配備、對革命軍的軍情了解,主要戰場的兵力部署和戰斗情況,一直到南北議和雙方停戰,均有詳細記錄。以往記述辛亥革命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資料,多是出自革命人士的回憶,對革命內部陣營軍事情況披露較多,但對清朝新軍內部的軍事動向甚少提及。如: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和臺灣國民黨黨史館收集有關武昌起義的史料最為豐富,但類似的資料卻是空白。這本手稿恰恰補充了原有史料的缺失,可以說,它是目前所見唯一一本完整記述了清朝新軍參與鎮壓武漢起義全過程的內部軍事情況手稿。撰寫人熊炳琦為當時清朝新軍中的中層軍官,對軍中諸多軍事部署的情況了解比較全面和準確,更增添它的歷史意義和史料價值。
《武漢戰紀》手稿之前從未曝光,此次是其首次現世。撰寫本戰紀的熊炳琦先生(1885—1959),名炳琦,字潤丞,號問梅老人,中年始以號行之,原籍山東濟寧。北洋軍政要員。青年時在保定入伍,畢業于天津武備學堂炮兵科和參謀學堂(系北京陸軍大學前身)。《武漢戰紀》分十六章,均為熊老手撰,分別蓋有“熊炳琦印”、“熊問梅”二印。書中有多處反復修改之處,也均出自熊老之手。
據悉,嘉德四季第27期拍賣會將于9月14日至16日預展,17日至20日拍賣,將有中國書畫、瓷器家具工藝品、中國油畫、古籍善本四門類的拍品亮相,地點均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段錆h戰紀》手稿將同期展出,并于9月19日下午1點半上拍古籍善本專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