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斯八月,一個炎炎的盛夏時節。火熱的春拍已經結束,《收藏界》的路在腳下延伸。這一夏,無暇眷顧綠樹濃蔭、山澗清泉,還是柳岸翠綠,只想穿梭于大街小巷,為你及時送上一本《收藏界》雜志。
本期的看點很多,首先是“藏界視點”,一開篇就告訴你:“有一種流行的說法:中國拍賣市場進入“億元時代”,但也有人認為“億元”已快過時,準5億時代已經開啟,而距離10億時代只需讀秒……”看到這里,不禁令人血脈膨脹。作者也參加過一些拍賣會,看到拍賣會上火爆的場面不禁感慨:這么多人搶著購買這么昂貴的收藏品,有些人連眼睛都不眨的。難道中國人都富到如此地步,真是“不差錢”了嗎?
類似的場景不只在大型拍賣會上出現,連一些小拍也不遜色。
如果就事論事,這沒什么大驚小怪的。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已經出現一批具有高消費能力的富人階層,他們有錢又閑,成為高端藝術品收藏市場的主力。只要他們的收入是合法的,我們對此既沒必要過多關注,也沒必要“羨慕嫉妒恨”,作為一個收藏愛好者,誰不想擁有高端、精美的收藏品?
但值得關注的是,在一部分人在把藝術品市場推向天價的同時,還有更多的人在捂緊“錢袋子”、勒緊“腰帶子”、緊巴巴地“過日子”。2011年,由于包括生活必需品在內的多個領域物價快速上漲,很多低收入人群不得不“斤斤計較”地生活,購買藏品的熱情也在降低。
兩種現象的強烈對比,實際上折射出藝術品收藏行業兩極分化,盡管高端市場的成交越來越火,但這些高端藏家畢竟在廣大藏友中只占很小一部分。不僅如此,如果精品過多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如果“少數人吃肉、多數人啃菜”的局面長期不變,就只能加劇低端收藏群體購買力的弱化,參與熱情降低,導致整個收藏行業停滯不前。
如今,高端藝術品似乎成為物價上漲時財富階層的保值增值好方法。窮人買米買油,富人買古玩買藝術品,大家都是“海囤”一族。
每期的《收藏界》,我們總是力求使讀者能讀到一些養眼的好藏品,讀到一些賞心的好文章。作為編者,理所當然要為讀者的時間負責,甚至,我們也不能辜負讀者良好的閱讀愿望和喜愛《收藏界》的美好心情。
這一期的《收藏界》,我們編發了《民國瓷器雜談》,是想讓讀者了解民國瓷,看見她的昨天,看見她背后的故事……
在人們視線中消失了二百多年的“騶虞峙錢”終于又露面了!“老董泉苑”對此有詳細的介紹……
《書畫鑒定,如何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也是一篇實用的好文章。作者以齊白石作品為例,透過對齊白石不同時期作品的分析,告訴你如何學習書畫鑒定。
當然好文章不止以上這些,更多佳作還需您細細品讀……
祝您盛夏好心情!祝您閱讀好心情!祝您此刻好心情!
唯愿如此。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