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中嘉2011年臺灣藝術品專場拍賣會珠海巡展開幕式暨北京國博文物鑒定中心(廣東省)分支機構揭牌儀式”在廣東省珠海龍禧博物館展廳隆重舉行。其中“臺灣藝術品專場拍賣會巡展”是北京中嘉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繼2010年5月舉辦類似活動以來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又一次盛會。據悉,該專場拍賣會還計劃于9月1日-4日在北京昆侖飯店舉辦。屆時,匯集古代及現代瓷器、玉器、紫砂壺、書畫以及文房之寶朱砂墨共270余件文玩精品的“臺灣藝術品專場拍賣會”,必將刷新海峽兩岸收藏拍賣交流的新紀錄。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最近在會見兩岸藝術家時曾表示,兩岸藝術交流有利于凝聚兩岸同胞共同價值認同。
正處于“盛世”的中國大陸,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全社會的收藏熱正在興起,參與人數之多、注入資金之多、成交價格之大前所未有,由此也催生了火爆的藝術品拍賣市場。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臺灣地區有著藝術品收藏的深厚土壤,古代精美絕倫的藝術品更是“藏龍臥虎”。大陸收藏熱浪一浪高過一浪,成為臺灣地區收藏家關注的熱點,促成了海峽兩岸藝術品交流的日趨頻繁,呈現了許多令人振奮、令人歡喜的景象。譬如,到臺灣寶島的大陸游客如潮洶涌,連年大幅增多;又譬如,今年6月1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館舉行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上,兩岸藝術家成功將360年前分離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與《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合璧,展現在世人的眼前。這都體現了兩岸文化交流和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的盛況,也預示著兩岸文博收藏界迎來了繁榮的新契機。
此次“臺灣藝術品專場拍賣會巡展”活動由北京中嘉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珠海龍禧投資置業有限公司主辦,珠海龍禧博物館承辦,招商銀行珠海分行協辦,拍賣會先期在珠海巡展,隨后將在北京預展、拍賣,不僅僅只是臺灣藝術品的一個展示亮相,更是收藏界的一次盛會,將進一步擴大海峽兩岸藝術品收藏的交流與合作,引導民間藝術品收藏方向,普及鑒賞科學知識,從而共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增進兩岸和諧,促進收藏文化的健康和多元化發展。
珠海市文體旅游局局長劉福祥在“臺灣藝術品專場拍賣會巡展”開幕式暨揭牌儀式上說:“北京中嘉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把臺灣藝術品拿到大陸來巡展、拍賣,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海峽兩岸同根同源、感情深厚,同時在文化藝術交流方面具有的豐富潛力和前景。”
據了解,珠海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動珠海這個經濟特區、移民城市、濱海城市的文化藝術品收藏拍賣產業的發展。但是,珠海過去與港澳的文化交流活動較多,珠臺兩岸藝術交流相對較少,成為有待完善的領域。劉福祥指出,特別是海峽兩岸之間藝術品以及收藏拍賣市場如何形成良性的互動循環,這對于珠海藝術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本次巡展以及9月1日將在北京舉辦的巡展拍賣活動,由珠海龍禧博物館承辦。龍禧博物館為全國最有實力的民營文物博物館。這次巡展并擬參拍的270余件文玩精品,皆由北京中嘉國際拍賣公司總經理董寓榕,偕同北京故宮博物館研究員李輝柄、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雷從云、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孫學海等知名鑒定專家從臺灣尋回。據透露,其中一部分收藏品出自于臺灣的“達官顯貴”家族,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通過這次巡展及其即將舉辦的拍賣活動,海峽兩岸的文化藝術交流一定會迎來“黃金時代”,更加走向繁榮,從而進一步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