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品市場緊隨春拍而至的四季拍賣中,除了延續春拍中的熱點以外,版畫專題格外搶眼。今年恰逢魯迅先生誕辰130周年及其所倡導的新興版畫運動80周年,華夏國拍、上海青蓮閣等拍賣公司分別在夏拍中推出版畫作品,而北京匡時夏季拍賣會中“紀念新興木刻80周年”專題拍賣的加盟,期待能給受冷遇的版畫市場注入生機。一個版畫家創作一幅版畫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而市場價格普遍在5000元到20000元之間,版畫藝術價值與其市場價值不符。
在西方國家,版畫和水彩被列為貴族藝術,而對于國內藝術品市場來講,投資5萬到10萬元也很難買到一件高品質的油畫,但10萬元足以得到一幅優秀的版畫。臺灣收藏家謝金木告訴記者,在幾乎沒有炒作的情況下,版畫近年來價格也水漲船高,早期黑白木刻上漲幅度在100%到150%左右,除少數價高作品外,版畫市場絕大多數作品都是處于價值洼地中。
早期木刻版畫升值空間大
版畫曾經和國畫、油畫平起平坐。從上世紀30年代初,魯迅先生在上海創建木刻講習會,催生了中國現代版畫,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現代版畫真正走向成熟,形成了具有個人風格的版畫家以及版畫群體、流派,即便在“文革”期間,版畫作品被打上了強烈的政治烙印,但也不乏經典之作。在這40年里,歷史題材木刻成為其中最大的寶藏。
早期黑白木刻版畫由于大多為名家手筆,且年代較遠,存世量較少,價位相對較高,通常能達到10萬元以上。2004年,廣州嘉德冬季拍賣會上推出“版畫·新中國連環畫原稿”拍賣專場,孫滋溪的《小八路》成交價達22萬元。2005年是國內版畫市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同年11月北京華辰秋拍名為“歷史的主題”專場拍賣上,黃永玉的經典木刻版畫《周恩來總理》以17.6萬元成交,成為該專場拍賣的最高價。
老一輩版畫家古元創作的《悼念和戰斗的詩篇》、《人橋》、《祥林嫂》、《劉志丹和赤衛軍》等拍賣成交價均在10萬元以上,其中《鞍鋼的修復》2008年在北京華辰秋拍上以21.5萬元成交,但這與國畫、油畫中的名家名作相比,依然還沒有達到應有的價位,早期黑白木刻中還有很多“漏”可撿。
木刻版畫家沃渣在抗戰時期與古元、力群等同是版畫界的泰斗,在2005年北京華辰拍賣會上,他于1939年創作的版畫《防空》以1.98萬元成交,而如今,這幅作品若再戰拍賣場,價格勢必攀升不少。在2010年,沃渣的《人民子弟兵》、《反對使用核武器》原版正背兩幅版畫在拍賣會上以17.36萬元成交,其他代表性版畫作品也同樣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彥涵、羅工柳、焦心河、李樺等早期版畫家的黑白木刻作品目前都處于低價位,同樣也值得收藏者關注。
值得期待的是,北京匡時在即將于9月中旬進行的夏拍中推出的“紀念新興木刻80周年”專場,包括中國版畫家協會主席王琦也從自藏作品中精挑了數件作為代表作來打擂,其中1941年創作的《警報解除后》和1943年創作的《聽演講》均為絕版作品;有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力群挑選了其最為珍貴的延安時期木刻代表作委托拍賣;中國美院版畫系創始人張漾兮的家屬委托了多件張漾兮的代表作,均為市場首次披露;同時出現的還有李樺、劉峴、陳煙橋等新興木刻藝術家的代表作。
當代原創作品成潛力股
在目前的藝術品市場上版畫大致分為兩種:原創版畫和復制版畫。原創版畫是藝術家個人創造性的勞動,在木版或者其它材料上刻完后再進行限量印刷;而復制版畫則是藝術機構取得畫家的授權后直接把油畫或其他作品完整地復制到版畫上。近年來,由于當代藝術價格飛漲,一些當代藝術家原作的復制版畫價格也隨之高漲,諸如張曉剛、方力鈞、岳敏君等作品復制的絲網版畫,拍賣價格能達到幾十萬元。但著名版畫家應天齊認為,復制版畫賣如此高價而原創版卻無人問津值得反思,原創版畫的收藏價值并沒有得到充分認識。
2006年5月廣州嘉德夏季拍賣,應天齊的《西遞村系列》以19.2萬元成,時隔幾個月后在北京翰海秋拍會上,還是應天齊的《西遞村系列》,共38幅,以101.2萬元成交,再次刷新了國內版畫拍賣的紀錄。應天齊也因此蜚聲版畫藝術收藏界。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上,應天齊的《徽州之夢》系列十幅版畫以156.8萬元成交,是其作品最高拍賣成交紀錄,但平均一幅也不過十幾萬元。
在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副教授蘇新平版畫作品中,目前的拍賣最高價為2005年在北京保利以38.5萬元成交的《肖像》,不過他多數版畫作品的拍賣紀錄還在10萬元以內,比如《網中之羊》(三件)2005年在北京榮寶以5.72萬元成交,而他在拍賣會成交過百萬的全部是油畫作品。版畫家進軍油畫界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其他一些中國美院、四川美院等學院派版畫家的作品,在5萬到10萬元的范疇中還是有很大選擇空間的。
謝金木曾經一次性收入上千張學院派版畫,他認為原創版畫的價值被低估是多方面的原因,事實上當代油畫藝術家也曾經歷這個過程,這對于收藏者來說是機遇,但要看你如何去把握,原創版畫價格這幾年并沒有大起大落,仍具備比較大的升值空間,相對更為安全。
關注秋拍
嘉德匡時奔赴北美
8月27日至28日,中國嘉德已赴美國舊金山征集搜羅秋拍藏品,范圍包括中國書畫、明清瓷器家具工藝品、現當代工藝品、中國油畫、古籍善本、郵品錢幣銅鏡。隨后9月初,北京匡時將赴北美為2011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開展公開征集活動。國內兩大拍賣公司接連趕赴北美征集拍品,可見秋拍海外回流仍是重頭戲。
保利敲定三大專場
北京保利目前秋拍已敲定三大專場。再度推出“吳冠中重要繪畫作品”展覽及專拍。郭秀儀家族與保利拍賣聯合舉辦“紀念郭秀儀誕辰一百周年——‘翔儀基金會收藏展’(第二回)”展覽,部分展品將于展后付拍。此外,“虛懷齋藏中國書畫專場(三)”,將投放藏家珍藏數十年的陸儼少各時期精品,還將有郭沫若丈二匹巨幅書法《沁園春·雪》等近現代名家作品同場獻藝。
翰海仍推銅鏡錢幣
翰海秋拍延續錢幣拍賣,推出“銅鏡·錢幣”專場拍賣,征集活動已全面展開。目前已公布的藏品如戰國·四獸鏡,此鏡保存完好,通體黑漆古,玻璃光澤瑩亮閃爍,溫潤如玉。再如“濟南府”、“王家銷”、“真花銀”銀鋌,重988.5克,真花銀的成色通常在99%以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