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第二屆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5日于此間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擁有“漢簡大省”美譽的甘肅現今發現漢代簡牘6萬余枚,占全國已經出土漢簡的80%以上。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來自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多個國家的180余名專家學者,將圍繞西北漢簡、秦漢簡帛、楚簡及古字研究等內容展開研討。
當日,甘肅省政府副秘書長張正鋒介紹,1907年,甘肅首次發現漢代簡牘,出土的歷代簡牘時間涵蓋秦代、兩漢、西晉等多個時期,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俗、民族關系、中外交流等多個領域。
據了解,以甘肅漢簡為代表的西北漢簡與敦煌文書、明清檔案、殷墟甲骨被并稱為20世紀中國史學的“四大發現”。
張正鋒說,甘肅出土漢簡數量眾多,其為各領域學術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并以此開辟了中國歷史學、文字學、文獻學、考古學甚至書法藝術的全新領域。
據悉,第一屆中國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于1991年在此間舉辦,此次研討會時隔20年,由甘肅省文物局主辦,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機構承辦。
甘肅已出土漢簡6萬余枚 占全國總量八成以上
甘肅已出土漢簡6萬余枚 占全國總量八成以上
甘肅已出土漢簡6萬余枚 占全國總量八成以上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