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基金的出現,不僅創造了一個個藝術品拍賣的天價,更改變了目前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格局。藝術品基金究竟如何選擇投資對象,又是如何賺錢的呢?
這兩年的拍賣市場,藝術品基金無疑成為最受關注的投資者。有關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11家藝術品基金管理機構總體計劃募資約33.86億元,現已募集到位的資金約12.15億元,實現總體募資計劃的35.88%。
藝術品基金的出現,不僅創造了一個個藝術品拍賣的天價,更改變了目前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格局。那么藝術品基金究竟如何選擇投資對象,又是如何賺錢的呢?記者日前采訪了北京邦文當代藝術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宇杰,試圖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國產”基金跑短線
作為中國首家專業管理銀行藝術品基金的藝術品財富投資管理公司,邦文對于廣大藝術品投資者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但是只要提起民生銀行“非凡理財———藝術品投資計劃1號”,許多人都如雷貫耳。這是我國第一個藝術品理財產品。到2009年7月20日為止,該計劃取得了12.75%的年化收益,絕對收益率達到25.5%。特別是此期間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藝術品投資的保值增值特性,由此得到充分檢驗。而民生銀行的合作伙伴正是邦文,其參與了共同設計研發,完成了中國第一只藝術品基金的產品方案,這也是獲得銀監會正式批準的第一只藝術品基金。
由于民生“非凡理財———藝術品投資計劃1號基金”已經全部到期清盤,因此黃宇杰才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透露了其投資組成以及一些品種的收益情況。據他介紹,這款理財產品分為中國書畫及中國當代藝術,其中中國書畫占62.5%,中國當代藝術(油畫、雕塑)占37.5%,獲得的毛利潤百分比分別是39.2%和60.8%。其中一件林風眠的《五美圖》,投資成本為560萬元,一年后的凈收益295萬元,年化收益利為53%。另外一件八大山人的《仿董巨山水》投資成本286萬元,五年后的凈收益為2024萬元,年化收益為142%。與目前市場上有些基金是先募集資金,再找合適的藝術品相比,黃宇杰更傾向于使用預定的方式,將投資標的的意向先定下來,因為基金的期限在中國是偏短的,不像西方的基金都是八到十年的,要保證買得進,更要能賣得出。
80%標的來自一級市場
目前,各大藝術品基金之間的進度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投資者對于藝術品基金道德風險的擔憂。對此,黃宇杰表示完全可以理解,他說:“藝術品交易也可能出現內部人交易或接盤利益相關者的作品,由于目前的藝術品基金運作時間相對較短,因此不可能公開其投資組合。這是一個信任的市場,藝術品基金管理公司都會非常重視自己的口碑。”
“我們的購買渠道主要不是從拍賣行,大部分來源于一級市場,包括畫廊及自己的藏家客戶,占投資標的物的80%,剩下20%是從拍賣行購得比較好的作品。”黃宇杰說,“基金選擇對不同板塊的藝術品進行投資,目前邦文管理的基金中只有一只100%是近現代作品,其他的在管基金當中,根據分析及風險搭配,資金的板塊分配大概是60%近現代,20%古代,20%當代及雜項。”
明年規模可達60億
2011年4月,邦文和渤海銀行、中融國際信托合作發行了“邦文傳家寶集合信托基金”,為藝術品信托理財產品。同月,邦文又與華西集團以有限合伙的形式組建了第一只私募基金,主投中國近現代書畫,這也是國內第一只破億的有限合伙制藝術私募基金。對于未來藝術品基金的形式,黃宇杰表示,募集渠道會更暢通,人們對藝術品投資的認識越來越深,大家可以通過信托、理財、私募基金的形式來進行投資。
相比一般的個人投資藝術品,黃宇杰更加看好通過專業機構的方式。他表示,個人的投資行為有時會比較沖動,而機構作為投資人,會比較謹慎和理性。比如去舉牌,機構在超過某一范圍的時候就不能再舉了,因為有單品投資額的限制,有投資決策委員會的指示,上浮價格是多少,有很多的規定,機構投資人掌握的資源、信息更全面,風險控制也更有效。更為重要的是,專業機構還會借助學術研究、策展、宣傳、跨界整合等形式,對藝術家和作品進行推廣,這樣無疑可以大大提升藝術品的附加值,這是一般個人無法做到的。
國內的藝術品基金還剛起步。規模上看,今年公開發行的藝術品基金在20至30億之間,今年和明年應該是一個高速發展期,明年可能會翻倍,大概在60億。不過整個藝術品市場也在翻倍,這樣來看,藝術品基金的增長并不算快,還是很正常的。藝術品基金正逐漸以其專業化和規范化的管理從各路投資大軍中突圍,成為藝術品市場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國內藝術品基金賺的是快錢
國內藝術品基金賺的是快錢
國內藝術品基金賺的是快錢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