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競拍者目標很明確。
昨天下午,由中都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舉辦的“華盛堂藏品溫州專場拍賣會”在香格里拉大酒店落槌,以高檔古代玉器為主的500余件拍品成交近半,現場成交額約1000萬元。成交價最高的是清代“玉雕靈芝瑞獸紋擺件”,被108號買家以160萬元購得。起拍價為580萬元的舊玉雙耳瓶等天價拍品流拍。這也是今年以來在溫舉行的最大規模古玉拍賣會。
這場拍賣會不僅吸引了眾多溫州收藏界人士,也讓許多知名企業家興致勃勃來到現場。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對記者說,近年來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火爆令人關注,此次在“家門口”舉行的拍賣會是觀察這一市場的好機會。天龍集團的陳奎洪、日泰集團的金哲夫、卡帝奧尼鞋業的王忠強等企業家則表示,他們到現場既是感受氣氛,也是為了選購一兩件既有收藏價值又可隨身佩戴的玉器。
此次拍賣會上,包括“標王”在內大多數拍品都是以起拍價成交,競價激烈的幾件拍品基本為萬元以下的小件玉器。
在現場“觀戰”的文化部中國文化藝術品鑒定委員會常務秘書長陳興保對記者說,從競拍過程看,溫州的藝術品投資應該還是處于初級階段,對于相對陌生的藝術品市場,多數溫州投資者的動作還是屬于“熱身”。
像投資股票一樣投資藝術品
——專訪中國文化藝術品鑒定委員會常務秘書長陳興保
除了藝術品鑒定專家的身份之外,陳興保還是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的副主任。這位談起古董收藏便容易沉醉其中的江蘇人與溫州商人因藝術品有過幾次交集,憑著對溫商與溫州經濟的了解,他堅定地看好溫州人在藝術品投資市場的前景。
記者:如何保證在拍賣會上拿到有價值的真品?
陳:現在大部分的拍賣行在拍品把關上還是比較準、比較緊的。拍賣行的準確主要靠兩方面,一個是市場,你賣出假貨多了肯定要被市場拋棄;一個是鑒定者的能力與良心。另一方面,競拍者自己也要努力學一些知識、積累一些經驗,有自己的判斷,這才是雙保險。
記者:很多人都說玉器是高難度的收藏品?
陳:我個人認為,玉器其實是古董中比較好判斷的一種,無論從質地、造型、色澤上,真偽的差別都是很大的。與書畫相比,更為直觀,古代的雕工更是出色,贗品往往很難“蒙”。在古董里,書畫、玉器、家具相對容易辨別一些,瓷器或者其他一些冷門的東西更難一點。
記者:投資者從入門到精通要做些什么呢?
陳:第一,把藝術史、文化史等歷史書翻一翻,了解各個朝代的社會、生活狀態。第二,經常去博物館看看,那些是最好的正面教材。第三,去各種市場,從小投入開始實踐,積累經驗。投資規模較大的,最好找個掌眼的人,把利益綁在一起。
記者:從機會上講,你覺得哪類藝術品的潛力更大?
陳:近年來書畫價格增速過快,已經有點超出人們的承受能力。而瓷器和家具屬于正常價格,我認為古董家具的潛力還是很大。
記者:對于溫商介入藝術品投資領域的選擇上,你有何建議?
陳:其實投資藝術品就像投資股票一樣,比如現在書畫被盲目炒作,溫商最好不要輕易追漲介入。在這個領域,可以嘗試與那些真正優秀的、卻又還沒被熱炒的藝術家簽約合作,就像股市中買潛力股或者干脆買原始股一樣。像價格被壓制的玉器、這幾年慢慢上升的古錢、某些有價值的民間雕刻,以及許多冷門的領域,溫州人完成有可能復制出以前炒房、炒礦那樣的經濟奇跡。所以,雖然現在的溫州藝術品投資看起來還是在熱身,但我還是相信,幾年之內,他們熱身完畢,一上場就是快速奔跑。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