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場熱拍“珂羅版”
上海和潤2011仲夏藝術品拍賣會將于8月21日在文藝賓館舉槌。屆時,將有860余件拍品付拍。除了中國名家書畫及日本回流名作外,最引人關注的當屬一批民國珂羅版名家書畫集冊。
據介紹,這批畫冊均由晚清及民國時期著名出版社珂羅版精印(部分為彩印),名頭涵蓋文徵明、石濤、朱耷、清四王等幾十名明清大家,堪稱廣大書畫收藏者案頭查閱之不可或缺之資料和工具。昔日張大千、湯定之、謝公展、張善子、符鐵年、鄭午昌、陸丹林、王師子、謝玉岑等九位書畫界前輩結創“九友社”,此批畫冊為成員之一家中珍藏。
珂羅版一詞是英文“Collittoe”的音譯,為19世紀的德國人所發明,是最早的照相平版印刷技術之一。珂羅版是用磨砂玻璃作為版基,印刷部分和空白部分是明膠,所以印刷效率不高,一般一塊印版僅能印100至500份左右。一臺機器一天最多只能印幾十張。但珂羅版系采用照相曝光制成印版,印刷的效果層次豐富,能夠纖毫畢現再現原作的面貌,在當時應該是最適合畫冊的印制了。珂羅版影印技術自清光緒初年傳入我國,1876年,上海有正書局首先應用;而《神州大觀》則是我國第一部珂羅版印刷的大型畫刊。在此后民國時期的相當一段時間內,珂羅版影印畫冊之風盛行。然而伴隨著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高效率的印刷技術,漸次取代了許多傳統工藝的印刷技術。因此清末民國早期的珂羅版印刷制品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今年春拍,近年來關注度呈直線上升的珂羅版畫冊以歷史新高價格成交。民國間印行的明清畫苑尺牘等珂羅版畫冊(二十冊)在朵云軒拍出了11.27萬元,內收《狄平子畫冊》、《王翚山水冊》、《明清畫苑尺牘》六冊全、《清十二家花卉扇集》等二十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