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拍現場

1990、1996和1999年份的Romanée_Conti 香港蘇富比春拍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罐 30.1250萬英鎊 倫敦蘇富比春拍
春拍臨近尾聲,盤點半年來藝術品市場發生的事和人,會對我們有所啟示。
藝術品股票
在無國際成功前例和資本涌入背景下,中國邁出了藝術品證券化“創新”步伐。運營或籌建中的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陜西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北京文化產權交易所等文交所,多以權益拆分模式將藝術品改造成資產包即藝術品份額(俗稱藝術品股票)投放市場,實行證券化交易。1月26日,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將天津畫家白庚延《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嘯萬里觸龍門》和《燕塞秋》拆成份額上市;3月11日,再將白庚延《滄海浪涌》《噴薄風雷》等七幅作品和4.34克拉天然粉色鉆石上市。3月24日,上市32天的首批藝術品份額漲幅1750%以上,上市十天的次批藝術品份額漲幅也在380%以上。這意味著《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嘯萬里觸龍門》賬面市值1.122億元。
白庚延作品2002年始上拍,截止6月30日,上拍826件次,成交率50.12%,成交4474.54萬元——今年成交額占五成五。八件百萬元作品集中在2010年12月4日至2011年6月17日間成交,北京保利2011年春拍的《春巖綠野秀》和2010年秋拍的《千峰接云圖》以920萬元、392萬元居前。從成交均價看,白庚延作品2005年始過萬元,近三年為3.25萬元、3.29萬元和13.51萬元,今年達25.94萬元。
藝術品份額交易推動了拍賣價格驟升,還是拍賣影響了藝術品份額交易?真不好說。就在《春巖綠野秀》成交的6月2日,十只藝術品份額幾乎全部跌停,《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嘯萬里觸龍門》70天蒸發了6954萬元!處在下降通道中的十只藝術品份額,時現零交易的尷尬。
天津文交所6月29日發布第三批上市藝術品公告,除包攬頭兩批代理發售的天津市華贊文化藝術品投資有限公司的“翡翠龍璧掛件”“翡翠珠鏈”和“楊飛云《生命祭》《百合花》油畫組合”外,還有深圳市蒸蒸日上文化藝術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代理發售的美國畫家崔如琢《荷風千秋》長卷。前者發售1600萬份,競價發售價格1元/份—1.15元/份;后者發售3000萬份,競價發售價格1.4元/份—1.61元/份。據報道,參與“打新”的資金近19億元。
企業發售股票的目的是為了擴大再生產融資,投資者購買股票是看好企業而非某一產品的未來,并擁有股票對應的企業資產。證券化對資產有放大效應,因此,藝術品證券化會加大藝術品投資風險,尤其在定價機制、監管機構的缺席情況下,其標的是一幅繪畫或是一張白紙,并無多大區別。另外,在掌控全球金融市場百年、領軍全球藝術品市場半個多世紀的美國,華爾街未推出比次級貸款等金融衍生品簡單得多的藝術品股票,可能在理論架構和現實操作層面有難以逾越的障礙。
傳媒仲裁
央視“三•一五”晚會是萬眾期待的盛會,今年首次涉及文物鑒定中的亂象。隨后,央視又報道安徽匯德公司涉嫌假拍。事情披露后,立即引起行政執法部門的迅速查處,折射出失范的現實中,傳媒扮演了仲裁者的角色,標示著我們的社會與法治社會的距離。
大快人心之際,公眾忽略了依然存在的傳媒鑒定。在“一條狗在央視連續播上一個月,也能成為名狗”的讀圖時代,被傳媒冠以“頂級鑒定家”名號的“鑒定大師”不乏濫竽充數者。這些人靠編導的“慧眼”揚名立萬于熒屏、報刊,行走于藝術品鑒賞會。當然,“三•一五”晚會的鑒定PK對象選擇是恰當的,而多年前一檔揭藝術市場黑幕節目,用并不靠譜兒的鑒定人充當了一槌定音者。
文物鑒定專家多屬文博系統,權威來源于個人學識、文博機構權威性和職稱。職稱本是學術能力的認定,但學術職稱評定已演變成文章厚度而非學識高低的比拼,是地位、工齡的附帶福利。賊入故宮及“撼”字錦旗事件引發公眾關心博物館安全,進而質疑博物館人員素質、專業水準。其實,這與清華大學校長不識字、人民大學校長用錯詞、廈門大學副校長念白字一樣,是社會長期浮躁的必然結果。非文博系統鑒定人員的知識多來自書本和實踐,靠在傳媒出鏡頻度及個人語言能力打造權威性。2005年7月,倫敦佳士得拍賣的元末明初鬼谷出山故事紋大罐真偽之爭,是系統內外鑒定專家爭奪鑒定話語權的標志性事件。這一模式為更多草根鑒定者效仿。但是,對非文博系統鑒定人員及其機構的管理是缺位的,某文交所參與者中,就有存疑的鑒定機構的身影。
開放的文物鑒定人員資格認證制度能夠實現系統內外的流動、互補,節約管理成本和經營成本。更重要的是,通過資格認證,明確從業者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有益于收藏市場的規范。
愛國溢價
4月2日,一件被視為證明釣魚島屬于中國鐵證的《使琉球記》在香港普藝拍賣公司流標。較2010年12月20日中招國際拍賣公司以1457.5萬元拍賣的五冊《錢梅溪手稿》有云泥之別。
普藝拍賣的第175號標的《1877-1889年上海申報館印<大清紀事>線裝書(28種)》是組外交文獻,估價5萬至7萬港幣。內有一冊《使琉球記》,系嘉慶四年(1799)清廷冊封琉球副史李鼎元所撰出使報告,嘉慶七年刊行(1802年),數十字描述釣魚島地形。《錢梅溪手稿》拍得高價是因內附沈復佚文《浮生六記》卷五《冊封琉球國記略》(即《海國記》),述嘉慶十三年(1808)冊封琉球事。沈復《海國記》的真實性學界存疑,有學者指系據李鼎元《使琉球記》而來。2006年6月4日,《錢梅溪手稿》以《記事珠》稿本之名現身北京海王村拍賣有限公司春季書刊資料拍賣會,估價十萬元,流標。再上拍場時,突出內有55字涉及釣魚島海域,宣傳為中國人早于日本人發現釣魚島的鐵證,導致拍前即有70余家海內外傳媒關注。雖有買家拖延付款而欲重拍風波,卻無疑是愛國主義營銷的成功案例。
商品溢價源于短缺,藝術品還有難以量化的文化構成,即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因而,情感因素導致的溢價較普遍。精明商家慣用愛國主義營銷,圖書《中國可以說不》《中國不高興》和電影《建國大業》是經典案例。與近代中國歷史密切相關,流失海外的中國藝術品最能觸動國人的歷史悲情,“海外回流”一度成拍場風景線,形成了獨特的愛國溢價現象。因參與者能成為社會焦點,巨大的免費廣告效應促成了這一雙贏模式:賣家求厚利,買家賺眼球,樹形象顯財力。圓明園“水龍頭”價格從數千元升至數億元是人們熟知的例證。
愛國溢價與英國報刊的“瓷器愛國主義”是不同概念,一個是政治色彩濃厚的商業投機,一個是純粹的商業投資。近傳,以5.5億元拍出清乾隆玲瓏瓶的英國班布里奇拍賣行經理攜賣家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如討薪民工般苦覓買家索債。此事無涉愛國主義,亦非外媒猜測的文化策略,就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投資故事和信用破產。
《使琉球記》《海國記》不同際遇的背后,是香港、北京兩地市場經濟的成熟度,也給內地拍賣市場發出警示:在開放、規范的市場環境中,“愛國主義”不再是戰無不勝的營銷利器。只有注重發掘文化內涵,提升服務品質,才是拍賣機構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
信托洶涌
得益于金融資本的持續流入,高速發展的藝術品市場頻頻演繹造富故事。
在藝術品理財領域,民生銀行2007年6月18日發行的“非凡理財·藝術品投資計劃1號”是內地銀行業首款藝術品基金,實際年化收益率12.75%。國投信托開藝術品信托先河:2009年6月18日發行為期18個月的“國投信托·盛世寶藏1號保利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至今年6月,國投信托發行11款“國投飛龍藝術品基金”系列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涉及書畫、玉器、瓷器工藝品等藝術品門類,信托規模約10.14億元。國投信托也由此確立其奢侈品信托領域的領導地位。
賺錢效應吸引了跟進者。中信信托發行“中信鈺道翡翠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中信文道·中國書畫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中融信托發行“中融-融美1號藝術品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中融-融美2號藝術品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中融-邦文傳家寶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中融-盛世瑰寶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迄今8家信托公司發行26款藝術品投資集合信托,規模約35.4億元以上——相當于全國信托資產總額的千分之一強,今年上半年達24.86億元以上。
首款藝術品信托4650萬元,現在動輒億元,如北京信托的“盛藏財富·寶騰一號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3.3957億元、“懋源富雅1號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2.7億元,中信信托的“中信鈺道Ⅱ號翡翠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3.6億元,吉林信托的“雅盈堂藝術品收益權信托”4.5億元。
藝術品信托的投資期限短則12個月,長則60個月。首款藝術品信托實際年化收益率7.8%,今年發行的15款藝術品信托預期年化收益率多在8%以上,最高達13%。
藝術品信托的盈利模式多在拍場買賣變現。資金使用側重中國書畫,主要是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但也在細分。中信信托的“中信文道·梵云雅玩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著眼犀角象牙雕刻等古代雅玩類藝術品交易,中誠信托發行的“天物館1號中國瓷器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意在國內外購買中國各朝代精品瓷器,上海信托的“香花石系列·中國新繪畫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托”和“香花石系列·藝術家定投集合資金信托”選擇有利于確保藝術品真實性的當代藝術。特殊的是華澳信托的“長誠1號-文化藝術珍品流動化基金信托”,該產品規模4.0645億元,由信托項目委托人交付585件估價相當的藝術品,信托資金主要投向某集團下屬礦業板塊,這更像是一種融資方式。
風險是缺乏獨立咨詢機構。信托項目多聘請與拍賣公司相關的資產管理公司為顧問,方便的同時,也蘊含著不確定性。剛剛起步的藝術品信托,給藝術品市場帶來美好錢景,短期未必是信托行業的增長點。
酒氣沖天
4月10日,在貴州省拍賣公司舉行的“首屆陳年茅臺酒專場拍賣會”上,一瓶據稱1992年限產十瓶的“精裝漢帝茅臺酒”以890萬元刷新白酒拍賣紀錄。而21天前,一瓶1956年五星牌茅臺酒在嘉德四季第25期拍賣會以184萬元封王。這場令人疑竇叢生的拍賣,反映了酒類拍賣如火如荼的現實。
890萬元約值30千克黃金,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二環購買200平方米以上的房產,可謂“一瓶茅臺一棟樓,一滴茅臺一兩金”。茅臺酒廠聲稱“不做奢侈品”,頻出限價令抑制茅臺酒在消費市場的狂漲,然而,位列世界酒業品牌50強第九位的茅臺酒是名實相符的奢侈品,酒價也完美復制了越調控越瘋狂的樓價走勢,以致國企中石化廣東分公司高管們公款消費茅臺、拉菲就犯了眾怒。耗資8億元、圈地千畝蓋五星級培訓中心和購置千萬元吊燈的總公司,不得不派員查處花百萬元買奢侈酒的分公司。
全球葡萄酒拍賣中心在香港。香港特區政府2008年2月28日取消葡萄酒和烈性酒稅,蘇富比、佳士得旋于次年推出葡萄酒專拍,2010年香港葡萄酒拍賣就超越了紐約市場。今年上半年,香港蘇富比四場專拍成交2.5億港幣(約合人民幣2.1億元)——香港蘇富比已拍賣葡萄酒標的近萬件,創連續15場“白手套”佳績。
白酒拍賣重心在北京。商業化白酒(主要是茅臺酒)拍賣2009年6月登陸內地,北京榮寶、北京長風全年上拍標的9件,成交114.58萬元;2010年22家拍賣行上拍標的約900件,成交8811.64萬元。今年前6個月,35家拍賣行上拍標的約2600件,成交約3.09億元,北京歌德的“陳香盈袖──中國名酒拍賣”專場成交7444.87萬元,中貿圣佳的“五糧液72度藍釉封壇酒”專場成交887.04萬元,長風拍賣的“同根同源——陳年金門高粱”專場收獲28.52萬元。雅昌藝術網拍賣成交前十名的茅臺酒標的中,今年標的踞九席。
銀行、信托公司適時推出酒理財產品。期酒(EN PRIMEUR)源于法國,指在葡萄酒完成發酵工藝后,剛放入橡木桶陳釀環節,客戶購買其所有權。20世紀70年代,期酒交易在法國波爾多流行,發展為國際通行的高端葡萄酒營銷模式。英國Premier Cru葡萄酒信托投資公司數據顯示,投資葡萄酒的年復合投資回報率基本維持在8-12%。
葡萄酒投資模式很快引入內地。2007年6月,煙臺張裕集團在北京的愛斐堡國際酒莊開業,推出百桶期酒。2008年7月10日,工商銀行、中海信托與中糧集團旗下君頂酒莊發行內地首款期酒概念信托產品“君頂酒莊紅酒收益權信托計劃”,預期年化收益率8%;隨后,國投信托聯合君頂酒莊、中信銀行發行“國投信托·君頂典藏葡萄酒單一財產信托”,預期年化收益率8%,這一產品榮膺2008年度華夏理財總評榜金蟬獎之“理財產品創新大獎”和第三屆“誠信托──最佳信托公司評選”之“另類投資信托計劃獎”。2009年,國投信托、昆明云南紅酒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銀行云南省分行在云南金融市場推出“國投信托·神秘之釀云南紅葡萄酒單一財產信托”;招商銀行與君頂酒莊發行“中糧君頂酒莊2007年份期酒認藏消費項目”,預期年化收益率7.5%;華潤深國投信托與中糧集團合作推出12期的“華潤信托•中糧君頂葡萄酒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2010年,工商銀行發行“私人銀行專享產品張裕紅酒收益權”;華潤深國投信托與中糧集團發行十期“華潤信托•鼎盛君頂葡萄酒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預期年化收益率5%;國投信托發行“國投信托·龍徽西拉葡萄酒收益權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2011年,國投信托發行號稱國內首款純管理型葡萄酒基金產品的“國投信托·葡萄酒基金·鄉都酒業葡萄酒開放式財產信托”。
借鑒成熟的葡萄酒投資模式,白酒理財產品在內地登場。2009年9月20日,民生銀行、瀘州老窖集團發行“國窖1573高端定制白酒收益選擇權理財產品項目”;國投信托設立首款白酒信托產品“國投民生國窖1573高端定制白酒收益權資金信托”。2010年,工商銀行與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號稱首款世博概念金融理財產品的“中國工商銀行·瀘州老窖特曲絕版老酒”,由工商銀行與中海信托設立2.5億元的信托計劃;中融信托發行“中融信托•歌德茅臺酒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2011年,工商銀行發行規模20億元的“高凈值客戶專屬—期酒收益權信托理財產品(370天)”,2億元投資于四川信托與沱牌舍得公司推出的國內首款白酒投藏年份酒金融產品──“四川信托•舍得30年年份酒(天工絕版酒)收益權投資(一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該產品募資2.06億元,預期年化收益率6.7%;四川信托繼而發行“四川信托•國酒陳釀歌德茅臺酒投資(一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酒理財這一新型產品是實物消費與投資理財的創新結合。在拍賣影響下,酒理財產品規模趨大,又助推拍賣價格上漲。但是,具有投資價值的投資級葡萄酒(Investment Grade Wine)全球不到百種品牌,且產量僅占葡萄酒總產量的0.1%。另外,還有原料供應、運輸、儲存等不確定因素。而白酒投資最大風險是尚無統一的規范標準。
夜場暗戰
上半年,43家拍賣行的55場拍賣會成交過億元,成交額397.81億元,20億元以上的拍賣行達七家。以香港蘇富比、香港佳士得、北京誠軒、北京華辰、北京翰海、北京榮寶、中國嘉德、北京永樂、北京長風、北京匡時及北京保利11家公司為樣本——香港佳士得已將使用“佳士得”商標的北京永樂業績統計在內,拍品量同比(較2010年春拍)下降8.46%,環比(較2010年秋拍)下降23.42%,但是,237.45億元的總成交額同比增長76.22%,環比增長13.44%。
拍賣行針對不同客戶群體精心設計了專拍,如香港蘇富比的“靈犀萬象——仇炎之仇大雄父子珍藏犀角雕刻”,中國嘉德的“四君子——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張大千作品集珍”,北京華辰的“寄味于淡泊——周思聰繪畫”,北京傳是的“嘉和居藏近代名賢書跡”,等等,取得不俗業績。當然,這也導致專場驟增,北京翰海20個專場,中國嘉德39個專場,北京保利49個專場。
方便買家的晚間拍賣在引入夜生活豐富的中國后,打造成了高端產品“夜場”。2007年5月31日,北京保利推出“現當代中國藝術夜場”一炮打響。今春,各公司競辟夜場,如香港蘇富比“尤倫斯重要當代中國藝術收藏:破曉—當代中國藝術的追本溯源”晚間拍賣、“玫茵堂—重要中國御瓷選萃”晚間拍賣,北京翰海“重要書畫古董”夜場,中國嘉德“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香港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北京保利有15個冠以“夜場”的專拍,成交額占總成交額的近一半。
吳門雅集·梅云堂
參觀預展,書畫給人鋪天蓋地的印象,但從11家樣本公司的中國書畫板塊投放量看,環比只略有上升,而成交額增長17.86%,成交均價增長22.24%。
在眾多專場中,北京榮寶的“吳門雅集”和香港蘇富比“梅云堂藏張大千畫”是最具代表性。出自蘇州顧氏過云樓的《吳門雅集》冊頁,匯聚明代沈周《竹樹蕭蕭》、文征明《古木高士》《攜琴訪友圖》、唐寅《三忠祠》《聽瀑圖》、仇英《西園雅集圖》《才子佳人圖》和王寵、祝允明楷書,24開冊頁可謂件件珠璣。
“梅云堂藏張大千畫”專拍是香港蘇富比常設拍賣之外的加場。梅云堂系高嶺梅及夫人詹云白的11名子女為紀念雙親與張大千50年情同手足之交往而創立,收藏的張大千作品系最完整、質素最高的張大千畫作私人珍藏,自1997年在新加坡美術館展覽后未再露面。高嶺梅(1913—1993)是著名攝影家,1937年在昆明創辦國際攝影,擴展至成都、南京等地。抗戰期間,高嶺梅曾攜帶300余幅作品,隨宋美齡女士赴美宣傳抗日戰爭,揭露日軍侵華暴行,在美國朝野引起轟動。1946年中共領導人周恩來在南京梅園新村單獨會見高嶺梅,盛贊其愛國熱忱。高嶺梅后遷居香港。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大師記述,1992年他為臥病醫院的高嶺梅先生通過電話主持皈依,高先生贈張大千《觀世音像》致謝。1994年12月,在星云大師舉辦的“佛光緣書畫義賣會”上,這幅《觀世音像》為佛光大學籌款1.6億新臺幣。高嶺梅之子高仲奇是香港著名人物攝影師,女高美慶是張大千弟子,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長。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張超群先生常以“緣份”解釋征集到好作品,正是“緣份”使25幅見證高氏伉儷與張大千友情的作品,時隔14年重入公眾視野。
玫茵堂·侶明室
評選最遺憾的專拍,非“玫茵堂”莫屬。號稱“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中國瓷器拍賣”的香港蘇富比“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國御瓷選萃”成交率七成,成交額僅是估價的一半。這一結果大出市場意外,猜測有二,或800萬港幣參拍門檻阻擋了買家,或拍賣行對市場動向把握有誤。更有消息稱,之所以設置高門檻,是因為班布里奇事件在國際收藏界影響所致。
玫茵堂在收藏界極負盛名,2000余件藏品僅在私人場合露過面,少部分1994年在大英博物館和1996年在摩納哥蒙特卡洛展出。但是,最神秘的還是玫茵堂主人。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近期披露了玫茵堂主人——瑞士商人Stephen Zuellig、Gilbert Zuellig兄弟。現年93歲的Stephen出生于菲律賓,與弟弟(2009年離世)Gilbert將其父在馬尼拉開辦的商行發展為Zuellig集團,成為亞洲領先的醫療服務及藥品提供商和最大的農業綜合企業。香港上拍的是Stephen所藏。
三個比利時收藏家的專拍均具標尺意義,即香港蘇富比的“尤倫斯重要當代中國藝術收藏:破曉—當代中國藝術的追本溯源”、北京翰海的“金粟神光——比利時私人收藏珍藏佛造像”、中國嘉德的“讀往會心——侶明室藏明式家具”。侶明室主人菲力普·德·巴蓋(Philippe De Backer)是著名的美國貝恩咨詢管理公司高級合伙人,收藏140多件明清硬木家具,明式家具達百余件,是海外最大的明清家具收藏家之一,2006年4月曾在北京故宮舉辦“永恒的明式家具——侶明室收藏展”。
尤倫斯
蓋伊•尤倫斯(Guy Ullens)及夫人米莉恩(Myriam Ulens)是中國藝術品拍賣,尤其是中國當代藝術拍賣不能不提的人物。
76歲的蓋伊•尤倫斯出身于比利時外交世家,其父1921至1926年在比利時駐華使館任外交官,其叔紀堯姆男爵1931年至1937年任駐華大使。尤倫斯年幼時,父親就給他講過中國;考古學家的母親常到伊朗等中東國家考察,給他詳解帶回的每件文物。尤倫斯正式購買藝術品是經營家族企業時,1987年尤倫斯首次北京之行又被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吸引,購藏了艾軒和王廣義的作品。
尤倫斯經營散布全球的家族企業近40年,從最初的食糖業到具有諷刺性的連鎖減肥機構——慧儷輕體國際公司。2000年,他退出家族企業管理,和夫人米莉恩一起將更多精力用于藝術品收藏。2002年,在瑞士建立尤倫斯基金會,致力于促進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位于北京798藝術區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07年11月開幕,尤倫斯夫婦為此將珍藏多年的英國19世紀繪畫大師特納的14幅水彩作品委托倫敦蘇富比,于2007年7月5日拍得2100萬美元。尤倫斯夫婦也是慈善家,在尼泊爾勒利德布爾(Lalitpur)有所非營利性的尤倫斯學校。
尤倫斯夫婦收藏十世紀以來的亞洲和歐洲藝術品,涉及不同時期和文化形態,包括中亞古代黃金飾品、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及當代著名藝術家的作品。有報道稱,尤倫斯基金會擁有約1500件繪畫、雕塑、裝置和影視作品;亦有外電稱,尤倫斯夫婦擁有近兩千件中國文物藝術品,近80%屬于當代藝術范疇,中國古代藝術品約200多件。
在尤倫斯夫婦、瑞士前駐華大使烏力·希克等西方重要收藏家支持下,中國當代藝術竄紅國際拍場,2006年至2008年6月掀起高潮。金融危機重創歐美經濟,殃及中國當代藝術拍賣,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縮水63%。此時,尤倫斯夫婦批量出貨,委托北京保利2009年春上拍的18件換回1.7億元。今春加速在香港蘇富比、北京保利、北京永樂出售約160件。公開的數據顯示,尤倫斯夫婦在中國市場拋售227件,套現11.56億元。
尤倫斯行動引發市場猜測,擔憂重現2008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仕丹萊收藏當代中國藝術重要珍藏專拍”后的調整。業內人士多持樂觀態度,認為隨著金融資本介入,市場承接能力遠非三年前。但是,需要關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觀察資金流向。
野蠻成長
三年來,藝術品市場除在2008年秋拍短暫調整外,一直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究其原因,中國經濟是藝術品市場的動力來源。其次,改革滯后使利益集團板結化,民間資本空間有限,進入不了能源、交通、金融等高利潤領域,加之樓市調控,而壟斷性的國企不缺錢,融資成本低廉,資金尋找價值洼地是必然現象。再次是貨幣超發使人們的通脹預期強烈,可供選擇的投資渠道和產品卻極其狹窄。
藝術品市場并未解決假拍、拍假等痼疾,時現猖獗。6月7日,新華網中國網事欄目刊出《藝術品拍賣天價有貓膩,記者調查揭拍賣重重黑幕》,通過調查和比對北京保利等四家拍賣行發布數據與工商、稅務部門登記數據,反映出拍賣行業虛假鑒定、拍前收取費用、信息披露不透明和數據發布標準不統一等問題。6月9日,中拍協召開媒體情況通報會。新華網次日刊《中拍協為何出爾反爾》回應中拍協情況通報會。就事而言,中拍協并不否認新華網報道的現象確實存在,問題是指出現象是一回事,指證和確認是需要執法部門來做的。
在美國和加拿大上市的中國公司遭遇渾水研究公司等機構狙擊,被指控財務造假,大肆做空博取厚利。他們的手法簡單,比對這些公司在中國工商局、稅務局的資料和在美國股市披露的信息。陰謀論者指責這是美國機構故意設套,坑害中國公司漁利,圖謀遏制人民幣國際化。只知責人、不知省己是陰謀論者的最大不足。細究起來,中美兩國上市公司發審制度不同:美國假設前提是相信申請上市公司是誠實的,但制定了完善的法律保護投資者,個人和機構也在千方百計尋找瑕疵以求利,這種“鲇魚效應”客觀上保持了市場的規范和活力;中國假定申請上市公司是不誠實的,但嚴格的審批制度使審批者與公司在某種程度上結成利益共同體,往往因不愿承擔責任而對違法行為置若罔聞,結果就是中國股市不如賭場。
18年來,中國大陸藝術品拍賣成績有目共睹,缼欠也有共識。早日告別原始的野蠻成長,進入有序發展是時代的必然趨勢,關鍵在于決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