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2月4日,英國倫敦佳士得拍賣行,波普藝術關鍵人物安迪.沃霍爾的作品《毛》。 圖片來源 CFP
盡管外國人對毛澤東藏品的興趣與日俱增,但分析人士大多相信,這位政治領袖“身價飆升”的主要原因還是來自中國收藏家們的大力追捧。“對于那些正在成長的中國收藏家,毛主席的畫像仿佛是一種象征。”Artnet拍賣行的一位負責人說,“它代表著這個國家在‘文革’之后的高速發展,以及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美國人霍華德·法伯曾經被很多人視為“瘋子”。在過去的15年里,這位退休的房地產商一直在收集中國的美術作品。他的藏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是一張中國政治領袖毛澤東的巨大頭像——由中國畫家王廣義1988年創作的油畫《毛澤東AO》。
而現在,已經被尊為“國際美術作品收藏家”的法伯卻開始不斷接受人們贊嘆的眼光。在一場由他的收藏品單獨組成的“法伯藏品拍賣會”上,《毛澤東AO》以407萬美元的高價成交。這位老人在拍賣結束后說,連自己都被這樣的價格“嚇壞了”。
收藏界正在把目光投向這位中國最著名的領導人。國外收藏網站開辟專欄介紹印有毛澤東頭像的徽章、瓷瓶,甚至用英文詳細解釋上面刻著的毛澤東詩詞。5月初,國際著名拍賣公司Artnet更是自豪地宣布,將在5月底的拍賣中推出一組由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創作的毛澤東肖像畫《毛》。拍賣行保守估計,這組保存完好的作品,成交價格將會達到75萬至85萬美元。
“大部分毛澤東的畫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有的因為陽光或者人為因素而褪色、磨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一位拍賣行的負責人驕傲地說,“我們提供的作品是嶄新的,它之前被保留在一個打印機里,因此完好保留了原有的色澤和質感。”
在此之前1個月,《毛》的另一個版本剛剛在菲利普斯拍賣行以94.85萬美元的價格成交;而更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2007年,在香港舉行的另一場拍賣中,同一組肖像畫被地產商人劉鑾雄以1740萬美元的成交價格收入囊中。
將“毛澤東”帶入主流藝術領域
毛澤東像曾經在中國隨處可見。無論是公共場合還是普通人的家里,懸掛這位領袖的頭像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那是政治宣傳的一種手段。人們家里都有毛澤東像,但大多數人不認為那是藝術。”來自佳士得拍賣行的張丁元說。
這位香港佳士得負責20世紀中國藝術及亞洲當代藝術的國際主管認為,是安迪·沃霍爾第一次把毛澤東帶入了主流藝術的領域。在1972年尼克松訪華之后,關于這一爆炸性消息的討論在媒體上持續升溫。在這樣的背景下,沃霍爾創造了一系列關于中國領袖毛澤東的畫像。這位美國藝術家覺得,當時的中國人對毛澤東的崇拜就像對西方的好萊塢明星,于是,他將毛澤東的畫像與瑪麗蓮夢露和貓王的畫像相互呼應,做成了一個系列。在這幅著名的作品中,10幅顏色鮮艷的毛澤東頭像被一些不同的潦草涂鴉環繞,而這位政治領袖也被賦予了一些流行偶像的特質,并在全世界風行。
“藝術家們喜歡把一些眾所周知的形象加以改造,賦予它更為深刻的內涵。”張丁元說。事實上,在1980年之后,中國和韓國的藝術家們也開始做同樣的事情。
不過,相比于夢露這樣的好萊塢明星,毛澤東的形象要敏感得多。這位政治領袖在中國的影響力以及帶給這個巨大國度的變化怎么形容都不為過,西方歷史學家對他的評價也不盡相同。
“是的,毛澤東是一個富有爭議的人物。”張丁元說,“但不管你對他的態度如何,他都是中國繞不開的一個形象。一些人認為毛澤東重新凝聚了整個中華文明,另一些人則認為他有著近乎‘神圣’的偉大。
“人們不僅關心毛澤東這個人,人們也關心這位政治領袖給人們帶來的思考——關于民主、社會主義,以及中國。這位新中國第一位領導人給人們留下了復雜的感受,它包括政治,也包括一些復雜的感性情結。”
這就是為什么在今天,仍然有人愿意把毛澤東的畫像掛在自己隨處可見的地方。張丁元介紹說,自己的一位美國客戶買下一幅毛澤東像掛在辦公室里。“他有很多中國員工,他覺得這樣和員工拉近關系,也能夠讓自己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另一位來自歐洲的客戶把這位中國領導人的畫像掛在自己的客廳里。張丁元說,他看重的是毛澤東“作為一個革命領袖的歷史意義和背景”。
發現“中國購買”這塊“新大陸”
不過,盡管外國人對毛澤東藏品的興趣與日俱增,但分析人士大多相信,這位政治領袖“身價飆升”的主要原因還是來自中國收藏家們的大力追捧。“對于那些正在成長的中國收藏家,毛主席的畫像仿佛是一種象征。”Artnet拍賣行的一位負責人說,“它代表著這個國家在‘文革’之后的高速發展,以及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來自中國的購買力已經成為世界收藏領域一股強大的推動力量。歐洲藝術品基金會近期出爐的《2010年全球藝術品市場:危機和復蘇》報告稱,2010年,中國已經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二大藝術品和古董市場。由于去年富有的中國買家數量劇增,藝術品市場的價格也隨之一路上揚。其中最著名的案例發生在半年前,當時,在英國倫敦郊外的一場小型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被一名中國企業家以折合人民幣約5.5億元的天價拍走,這超過估價36倍,也打破了中國藝術品的拍賣紀錄。
整個藝術界也正在為這片“中國購買”的“新大陸”做好準備。香港作為繼紐約、倫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已經成為亞太地區收藏家的集合中心。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家世界拍賣行已經在這里建立了它們的東南亞基地。
在這里,收藏界的“毛澤東熱”也在繼續蔓延。佳士得拍賣行將于5月底在香港舉行一場拍賣,在4幅關于毛澤東的系列拍品中,王廣義在1989年的另一幅作品《毛澤東——紅格2號》最受矚目。佳士得估計,這幅畫的價值可能會達到180萬到220萬港幣。
法伯最近常常在“獨自偷笑”。1995年,這位剛剛退休的地產商曾經希望轉行做“中國當代美術咨詢”,但因為沒有市場需求只能放棄。但現在,中國突飛猛漲的經濟引起全球關注,中國相關的藝術作品也開始在拍賣會上廣受歡迎,其中就包括那幅著名的《毛澤東AO》。
法伯已經準備好了自己簡短的墓志銘:“我第一個找到這里。”這位收藏家如今總是為自己的先見之明自豪不已:“也許我前生是哥倫布的表弟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