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拍協)與拍賣市場研究專家趙榆先生合作,對2011年春拍中,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時、西泠印社、中貿圣佳、上海朵云軒、北京誠軒、北京榮寶、北京華辰等10家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進行了數據整理和分析。據統計,2011年春拍,10家公司共舉辦了218個專場拍賣,成交額為205.09億元,與2010年春拍102.14億元的成交額相比,增長超過100%。
中拍協相關專家認為,2011年春拍的強力增長,得力于國民經濟的增長,人們對藝術品市場預期信心增強,藝術品金融資本和民間資本積蓄的進入等積極因素。
中國書畫仍是領頭羊
據中拍協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春拍,10家公司中國書畫共成交10735件(套),僅占總拍品數的36.87%,而成交額達到127.8億元,占據了整個市場的62.33%。其成交額同比增長90.68%,有力地帶動了整體市場的增長。
其中,近現代繪畫名家仍是市場的中堅力量。近現代名家作品因具備較大存量、作品出版著錄較多,鑒定相對容易,因而一直被市場所追捧。近年來,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各門類價格升幅最大的莫過于近現代繪畫。
據統計,此次2011年春拍,10家公司成交價超過1000萬元的拍品中就有119件為近現代書畫,所占比例達到37.42%,成交總額為31.4億元。在近現代畫家里,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傅抱石、黃胄等人尤為突出,單件成交額上1000萬元的拍品中,他們的作品多達102件。此外,近現代書法作品也水漲船高,成為今春拍賣的亮點之一。
瓷雜板塊中,瓷器、玉器和文房清供均比去年穩步增長。其中,宮廷御制品一直是熱點中的熱點。高水準的品質以及皇室所賦予的特殊身份象征決定了其在市場上的風靡程度。
值得一說的是,雜項類在今年春拍中可謂異彩紛呈,并且有了突破性的行情。其中,古琴、古典家具、郵品錢幣等尤為突出。
高端拍品引領市場
在市場火熱的狀態下,各大拍賣公司多方搜尋高端文物,藏家和投資者也愿意在現階段的高價位時期出售藏品。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春拍,10家拍賣公司單件拍品成交價超過100萬元的竟達3090件之多,比2010年春拍的數量多了一倍以上;這3090件拍品中超過1000萬元的有318件,超過5000萬元的有20件,超過億元的有6件。這是我國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19年來,單季精品文物數量最多的一年。
中拍協相關專家認為,名家收藏、歷史名品、精品集珍專場的可靠效應和品牌效應在以后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將愈演愈強。因為在藝術品市場里,藝術品投資者和投資機構越來越多,在他們面前,風險控制是首要任務,在鑒定技術不成熟和鑒定體系混亂的當下,他們必定會選擇來源可靠的作品作為購買對象。再者,所有以投資為目的的購買行為都希望其購買物品和購買行為本身具備一定品牌效應和新聞效應,這有利于物品價值的再度提升和作品的轉手。此外,在高端作品的拉動下,各品類市場將在未來全面發展。
藝術基金顯山露水
據中拍協相關負責人透露,近年來,各大金融和投資機構紛紛成立藝術基金,在今年春拍中,這些藝術基金拍得不少高價位成交的拍品,它們的大量進入不僅對藝術品價格的拉升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與此同時,這種雄厚資本的投資機構將逐步與市場上的個人買家形成一個多元化的買家結構。另外,藝術品投資機構的出貨渠道一般也會選擇拍賣這種公開的形式,這將會給拍賣業再次創造市場。
但是,藝術投資機構目前尚處在初級階段,法律制度以及基金投資操作的規范性都有所欠缺。因此,拍賣業應該認真分析藝術金融來臨的利弊,堅守公開透明、誠實信用的行業原則,防范其利用金融市場慣用手段操縱藝術市場的風險,保護行業正常發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