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國大典紀念章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為銘記這一永恒的歷史瞬間,當年有關部門曾制作了異彩紛呈的開國紀念章不下百十余種。現如今,如果能收藏齊這些徽章,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開國紀念章可算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的紀念徽章,不僅國家博物館里有部分收藏,各地徽章收藏愛好者在民間陸續發現多種,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新中國成立紀念徽章專題系列。其制作方法有鑄造、沖壓、雕刻、烤漆等;所用材料有銅質、銀質、鋁質等;徽章造型有圓形、方形、旗幟形、異形等;規格大小多為2至4厘米的小型章。
出產地除了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南京、保定等地也制作了紀念章。這些紀念章的設計和制作有三個共同的特征:突出了五星紅旗、天安門和毛澤東,另外還包含了五角星、麥穗、齒輪、祥云、羽翼、書本等具有象征意義的要素。
開國紀念章已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文獻意義和較高的藝術價值、收藏價值。筆者收藏有兩枚相關的紀念章,一枚是中國人民勝利開國紀念章,銅質,直徑2.8厘米,正面在國旗的正中鐫有毛澤東像,頂部刻有中國人民勝利開國紀念銘文,兩邊設計有麥穗和齒輪圖案。
另一枚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紀念章,紅銅質,表面鎦金涂漆,通徑2.8厘米,上方是一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寓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正中是天安門和華表。外圈鐫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紀念繁體漢字。此章設計嚴謹,蘊意豐富,制作精細,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工藝極為精美。
該紀念章制作數量不多,僅有兩千枚左右,由當時設在北京北池子大街的人民美術工作室的工廠(北京證章廠的前身)承制。籌備會還特為紀念章制作批給工廠二兩黃金做原料。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