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

圖2
蜀繡是我國四大名繡之一,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蜀繡的發展是和全國制繡工藝的發展相一致的。“蜀”自古就有“蠶叢國”的稱號,盛產絲綢。蜀繡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西漢成帝時,著名文學家揚雄(成都人)的“繡補”一詩,詩中贊揚了蜀繡的技藝。從中可看出兩千年前,蜀繡已在社會上廣泛流行。漢末及三國時,蜀錦、蜀繡馳名全國,蜀國經常用蜀錦、蜀繡交換北方的戰馬,并成為蜀漢政權的主要財政來源。
清代的兩幅蜀繡中堂,繡工上乘,畫面寓意吉祥美好,介紹給讀者共賞。清代蜀繡西王母圖軸(圖1),縱206厘米,橫71厘米。在藍錦緞上繡主體畫面:西王母頭戴鳳冠,身穿團鶴紋錦袍,容顏莊重,細眉善目。雍容華貴的西王母在侍女和鳳凰的跟隨下,手捧蟠桃出迎來祝壽的群仙。
西王母在民間又被稱為“王母娘娘”,是一位擁有至高權力、雍容華貴的女神。一些學者、專家經多年研究和實地考察發現一個西王母國。其疆域包括今天青藏高原昆侖、祁連兩大山脈相夾的廣闊地帶,青海湖環湖草原、柴達木盆地是其最為富庶的中心區域。據考證,西王母古國當時的“國都”就在青海湖西畔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一帶。
清代蜀繡壽星圖軸(圖2),縱200厘米,橫70厘米。在藍錦緞上繡主體畫面:南極壽星額頭隆起、白須、慈眉善目,身穿團壽紋博衣錦裳,手拄玉杖,上懸靈芝和天書,手托仙桃;下有童子和梅花鹿相隨,上有三只蝙蝠飛舞。南極壽星,星名,中國神話中的長壽之神。為福、祿、壽三星之一,又稱南極老人星。畫像中壽星為白須老翁,持杖,額部隆起。民俗畫中,福、祿、壽三星中的壽星老人,是一身平民裝扮,慈眉善目,和藹可親。司馬遷《史記·天官書》中記載,秦朝統一天下時就在首都咸陽建造壽星祠,供奉南極老人星。但供奉他的理由,卻與今天大不相同。大意是說見到壽星,天下太平;見不到就預示會有戰亂。從以上兩幅蜀繡中堂來看,其針法有暈針、沙針等百余種,短針細密,片線光亮,變化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