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楚雄2005年作品《十二生肖》(立軸),2011年在古今夏季藝術品拍賣會上,成交價161萬元。

投資高手石金柱
投資高手石金柱談中國藝術品市場,預言中國書畫作品價格,兩三年內,肯定可以超越目前全球最貴的畢加索作品
昨天,羊城晚報記者對話石金柱,談及未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前景,石金柱非常肯定:“未來30年,中國藝術品市場一馬平川。現在不管是投資股票,還是做實業,都沒有書畫投資賺得多。”
作為業界公認的投資能手,石金柱個人信奉價值投資。在上個十年,石金柱大批收入齊白石作品,當年大師作品還不是按尺計價,石金柱以兩三萬元一張的價格,購入了100多張齊白石畫作,如今升值均超過了300倍。這個十年,石金柱大批收入嶺南名家作品,相信下個十年又是一個高峰。
2011年的藝術品春季拍賣會火爆場面大家有目共睹,但近日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發布了2011年春季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428億元的春拍單季總成交額還是讓人咋舌。要知道,去年藝術品拍賣市場呈爆發性繁榮,全年成交總額也就573億元,過億元的拍品總共22件。而今年僅春季,億元以上拍品就已達15件。
面對如此火爆的市場態勢,目前兩種主要觀點并存,一是目前的藝術品市場泡沫涌動,拍賣收藏的主流已經由收藏家讓位給資本力量,高價入市風險大;另一個觀點則認為,“億元時代”只是一個開端,未來還將迎來藝術品拍賣收藏的“全民時代”。
人物簡介
石金柱,金融、藝術品跨界人物。自幼學畫練字,入伍上學后系統學藝,25歲就成為中國書協當年最年輕的會員。與藝術品市場的資本“大鱷”劉益謙經歷類似,石金柱轉業進入廣州遠洋公司后,涉足金融、證券、房地產、文化實業等多元領域。中遠集團廣州遠洋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成立后,石金柱個人收購其80%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法人董事長。近年石金柱全身介入藝術品市場,是國內最早啟用資本力量運作藝術品的代表之一。目前公司與美國瑞銀投資基金、香港東方國際文化基金等合作,設立廣東藝海名家俱樂部,并在港澳、東南亞、倫敦及紐約設分支機構,珍藏數千件近現代名家真跡,其中多件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壹 “未來30年中國藝術品市場一馬平川”
羊城晚報:去年以來中國的藝術品市場爆發性崛起,拍賣市場上億元作品越來越多,現在不少人擔心藝術品市場泡沫太多,前段時間尤倫斯、劉益謙的藏品不斷出現在拍場上,也被認為是不看好后市的表現。對此您又是如何看待的?
石金柱:藝術品市場不可能崩盤,最多是在經濟衰退或停滯時會交投清淡。我最記得2008年金融海嘯時,經濟那么低落,傅抱石的畫作在“蘇富比”單幅仍然以過千萬元成交。
未來30年,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一馬平川。大環境上,中國未來30年肯定全面超越美國,21世紀的世界肯定是中國人的世界。中國概念對世界的普及不是政治上的普及,也不是軍事上的侵占,也不是經濟上的掠奪,而是文化傳播,中國文化普照大地。
中國人以前遵循儒家思想、孔孟之道,但因為窮導致發展不起來。現在中國在短短一年時間內,藝術品成交額便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就是因為有錢了。所以說現在推動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是資本力量。中國書畫作品的價格,兩三年內,肯定可以超越目前全球最貴的畢加索作品。
貳 “股票和實業都沒有書畫賺得多”
羊城晚報:您早年涉足金融、證券、房地產、文化實業等多元領域,現在全身介入藝術品市場,相比較而言,哪個市場的利潤更高?
石金柱:現在不管是股票市場,還是做實業,都沒有書畫投資賺得多。你看劉益謙現在也準備辭去5個董事局的職位,全力發展文化產業。古時候收藏書畫的都是士大夫、王公貴族等有錢人,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大家富了,有閑錢投資了,但很多人的錢都賠在股市里,還不如買一張畫看著它不斷升值。我一直說,中國股市是第一大騙,賭場才是第二大騙。我自己股票賺的錢,肯定沒有藝術品投資賺得多,實業也沒有。我最近到中國保利,看到從東十四條到西直門,幾公里長的路全部用來蓋保利文化宮,里面包括藝術館、多功能的拍賣廳、宣傳廳、住房、休閑會所,打造整個文化產業。保利賺錢最多的不是保利拍賣行,但賺錢空間最大的肯定是保利拍賣行。
再舉個例子,1910年巴黎博覽會的時候,當時參拍的100位藝術家,現在作品還在蘇富比、佳士得這些拍賣會交易的,還有92位。而同時期,道瓊斯指數用以編制平均指數的30家當時美國最牛的公司,現在卻只剩下通用電器一家。所以說現在大家富裕了,要給子孫后代留點東西,是留一堆退市的舊股票呢,還是一張價值翻了幾百倍、幾千倍的名家作品好?
所以我一直建議大家一定要形成這么一個理念,投資藝術品,并不是把錢給消費出去,而是等于多開了一張存折,這個理財產品,比任何一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回報都要穩得多,高得多。
叁 “現在投資還有價格翻百倍的可能”
羊城晚報:您是業界公認的投資能手,請問您有什么投資秘訣?
石金柱:我一直信奉價值投資,不要做概念,不要人云亦云。比如說我買齊白石的作品,就因為齊白石代表的是中國畫的主流、正統。1998年、1999年的時候,我就大量買進齊白石的作品,當年大師作品還不是按尺計價,一幅蝦畫也就兩三萬元吧,我買了100多張,各種題材都有,現在一幅畫都漲到300萬元了,漲了100多倍。
羊城晚報:這種投資機會現在還會有嗎?
石金柱:未來十年藝術品的升值空間,要比過去十年的還要高,現在投資,到十年后的2021年,還有價格翻100倍的可能。比如說,上個月古今夏季藝術品拍賣會的時候,我買了方楚雄2005年的作品《十二生肖》,成交價161萬元,算起來每平方尺也就3萬元左右。前天我一打聽,方楚雄作品的均價已經達到了5萬元/平方尺,現在那12幅畫市場價已經到240萬元了。再比如說范曾的畫,以前30萬元/平方尺可以畫三個人,后來隨著他年紀大了,慢慢只能畫兩個人、一個人,后來連景都沒有了,以前還題幾十個字,后來就剩下幾個字了。所以說,藝術品投資就是要出手早。
肆 “可以讓資本大鱷給你抬轎子”
羊城晚報:現在很多名家作品的價格已經非常高了,普通市民想分一杯羹,是否可以瞄準潛力股?
石金柱:尋找潛力股,也就是培養新人,這個普通市民做不來,需要很大的資本運作。大連萬達投資運作當代畫家,動用的資本是非常非常龐大的,吳冠中、賈又福、石齊以及最近炒得最熱的崔如琢,都是大連萬達運作起來的。資本力量介入后,有時一張畫可以拍出幾千萬元,可能不是真拍,但交易傭金就要幾百萬元。
但普通市民可以跟著買,讓資本大鱷給你“抬轎子”,等到他們把某位名家的作品炒到水漲船高了,你自然也得利了。另外,藝術品信托理財產品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目前這種狂熱的市場情況下,作品價值已經跟學術無關,體現的都是資本的力量。
但現在科技進步,高仿太厲害了。如果是初級收藏家,盡量就買當代畫家的作品,當代畫家的作品盡管空間小,但它的風險也相對較小。我個人推薦方楚雄、周彥生、林墉、楊之光、陳永鏘的作品,他們的畫雅俗共賞,都能進入中國當代畫家的大循環里,作品的價格每年都在漲。
伍 “方楚雄的畫再過十年肯定上百萬”
羊城晚報:上個十年您看好齊白石作品,這個十年您個人的收藏又集中在哪個題材?
石金柱:我一直說,現在的嶺南藝術品市場,以及嶺南畫派作家的作品,都是價值投資的洼地。一來在嶺南藝術品市場,無論是外地名家的作品,還是廣東本土名家的作品,價格都比北方市場便宜。上個月杭州西泠印社春季拍賣會,黎雄才一幅《黃山奇景蓬萊三島》拍出了630萬元,如果在廣州,最多只能拍個200萬元,所以很多外地買家都跑到廣東來淘寶;二來,嶺南畫派名家的作品,相比京津畫派、海派名家作品也便宜。現在北方畫家何家英的作品70萬元/平方尺、黃永玉40萬元/平方尺、范曾30萬元/平方尺,普通畫家像史國良、劉大為也都20萬元以上一平方尺。但嶺南畫派的作家,現在作品價格最高的是方楚雄,也就5萬元/平方尺,另外兩個領軍人物楊之光和林墉,作品價格連人家的零頭都不到,但他們的身份地位與北京的大師相比毫不遜色。
今年中國保利秋拍,就將主推嶺南畫派專場,現在北方也已經有幾家藝術品獵頭公司,正在建倉嶺南畫派作品,上次關山月一張《油龍出海》,12平方尺,以1450萬元成交,就是北京一個正在建倉嶺南畫派的基金公司買下的。我自己公司跟本地、外省、海外很多基金公司都有合作,我也極力推薦嶺南畫派。我雖然是江蘇人,但在廣東生活了20多年,嶺南畫派目前這種價位、地位,連我這個外省人都看不過眼了。所以我帶頭買,有多少買多少,看好十年后,這又是一個高峰。
羊城晚報:造成這種南北差異是什么原因?嶺南畫派名家的作品價格,還要多少年才能追上京津畫派、海派名家的作品價格?
石金柱:造成這種南北差異的原因,一方面是北京市場發展迅速,最有錢、最有權的人都在北京。另一方面,近年來廣東少了很多優惠政策,跟全國各地在同一起跑線上,速度也就慢了下來。北方人的錢是從官場上賺來的,所以用得特別瀟灑,而廣東人做小生意,錢是從市場上賺來的,所以用得特別死。所以還是那句話,一切都是資本的力量。
未來十年,嶺南畫派的作品價格不敢說超越,但肯定會補漲,起碼與京津畫派、海派名家作品價格齊頭并進。方楚雄的作品再過十年,肯定上百萬。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