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湖南湘潭市文物管理部門獲悉,考古專家在湘潭市雨湖區一建筑工地發現一處東漢古墓群,其中三號墓出土了完整的龍紋青銅鏡、帶釉陶杯、鐵剪等文物。考古專家認為,該墓葬群對研究兩漢時期長江流域的喪葬習俗有重要參考價值。
據了解,湘潭市文物管理部門已將發掘出來的文物妥善轉移和保存,發掘工作還將持續半個月左右。
7月底,考古人員在對該墓葬群三號墓葬進行挖掘時,在三號墓的主室里,發現了一塊直徑約11厘米的銅鏡。銅鏡為青銅、鉛合鑄,鑄有龍鳳紋飾,保存十分完整。緊接著,考古專家又在銅鏡的附近發現了兩只帶釉陶杯和一把銹跡斑斑的鐵剪。
據介紹,出土銅鏡的三號墓長約5米、寬近1.2米,為“凸”型磚室結構,分前室和主室。墓室由青磚砌成,部分青磚上飾有草卉紋、方格紋、菱形紋,其中兩塊青磚較其他磚大,與兩面墓壁圍成方格,青磚上分別顯露著疑似“萬歲安”“舒家墓”的陽文。
湘潭市文物管理處副主任盛兆華透露,該墓葬群的一、二號墓早已經被盜墓賊洗劫一空,只在其中發現大量碎陶片。他表示,從墓葬結構及出土的文物來看,可以初步認定二、三號墓均為東漢墓葬,至于一號墓究竟是古墓還是古磚窯,還有待考古專家進一步研究認定。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