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古跡辦人員到場檢走兩件疑似古物以研究年代。
一個疑屬唐代的唐三彩痰罐及疑是清朝瓷碗,竟被棄于旺角鬧市路邊挖路地盤泥堆中,昨晨一名熱愛考古的裝修公司東主步過發現,古跡辦人員到場檢走疑似古物研究后,初步估計年代應屬清至近代,但仍待進一步測定。
被發現的兩件疑似古物,包括一個深啡色,底闊腰窄而口闊,狀似痰罐物體的陶瓷器皿,另一個則是圓形的碗狀陶瓷器皿。現場為旺角白布街與黑布街交界對開行人路一個水務署的挖路地盤,早前已挖開一個約4乘2米面積的土坑,挖出的泥土堆于路邊,但昨為周日,地盤暫停開工。
發現疑是古物的吳先生(49歲),從事裝修業,亦是業余考古研究者,10多年前更成為香港考古學會會員,經常往國內外考察古跡及交流。
昨早9時許,吳步返旺角店鋪途中經過地盤,發現泥堆中露出疑似“古物”,細看后疑是唐代的唐三彩痰罐及清朝瓷碗,于是報警求助。警員到場將現場地盤封鎖及通知康文署的古物古跡辦事處人員到場視察。
稍后,古跡辦2男女到場,先觀察泥堆環境及拍照,再小心檢起2件疑似古物察看,并放進膠箱內,隨后2人在泥堆內搜索一番,再檢走部分碎片。康文署發言人表示,2物件初步相信是有釉的陶罐,估計為清至近代,惟確實年代仍待測定。同時署方會密切留意事情發展,要求地盤工程承辦商如再發現懷疑古物,須盡快通知署方。
吳先生對于能在市區發現古物,感到既興奮及開心,至于為何不同年代產物會在同一堆泥土中發現,他估計可能是人為搬動泥土,或因是墓地陪葬品。他承認發現的物品商業價值很低,但考古價值非常高,他又呼吁市民,如在地底發現古物,不要據為己有,應通知有關當局跟進,以避免古跡遭破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