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溫州車站大道智慧谷內歐派特畫廊,市民正在欣賞油畫作品。
“這張畫當時用70萬元買下,現在有人開價約400萬元。” 7月18日,在市區富春江路偌大的新辦公室里,伍建群一臉笑容地指著墻上6平方米左右大小的油畫《大營救》說道。
伍建群是溫州在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他不僅在自己的辦公室里掛上價值不菲的油畫,而且新辦公場所的每個辦公室均掛上各種畫作。“因為要發展藝術品投資,原來在財富中心的辦公點太小了,在富春江路新設了辦公室。”溫州在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一位高管透露。
記者了解到,在藝術品投資上加碼的溫州老板目前很多,在酒店、眼鏡、家具、外貿等行業有一定原始積累的鄭好、吳建敏、章毅、陳錫國等老板都在加大藝術品方面的投資。溫州資本在這個時候介入藝術品市場,一方面是當前國內拍賣市場屢出藝術品天價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在初期的嘗試中已嘗到了快速增值的甜頭。
投資性畫廊競相綻放
“我們有計劃在新地方開出7000多平方米、溫州最大的畫廊。”上述這位溫州在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高管說。不過,伍建群表示,7000多平方米的空間不僅展示油畫,更涉及國畫、玉石、紅木等多個領域的藝術品,“打造成一個藝術會館”,僅在藝術會館的裝修等方面就將投入3000萬元左右。
當伍建群在籌劃藝術會館之時,陳錫國與其兩個合伙人已捷足先登,在“智慧谷”I幢4樓開出558平方米的歐派特畫廊。“本月23日,我們畫廊舉辦了版畫展,同時畫廊正式開張。”身為歐派特畫廊總經理的陳錫國7月15日表示。據了解,歐派特畫廊共投入500萬元左右,囊收了陳逸飛等知名畫家及國內外一些有潛力的中青年畫家的作品,“鎮店之寶”為一幅價值200萬元的陳逸飛油畫。
不過,在智慧谷,歐派特畫廊不是唯一的畫廊,在其對門就有一家叫“雍江”的畫廊。“雍江是我們最近注冊的品牌,成立公司做藝術品投資已有兩年多時間。”溫州閱正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章毅表示。目前,雍江畫廊擁有價值2000萬元左右的藝術品,其中以中國字畫居多,也有瓷器、紅木家具、硯臺等。
“我只負責溫州這一塊的業務,另有一位合伙人是溫州知名收藏人,跟全國的業界人士有較好關系,所以當初敢合伙一起做。”如今依然做著外貿生意的章毅表示。同樣,歐派特、在握資產管理公司等也與全國知名的畫廊及藝術領域的專家有較好的合作關系,像歐派特的股東之一就是上海一家知名畫廊老板。
眼下,溫州的畫廊模式效仿上海、北京等藝術品投資活躍的城市,將畫廊作為一個平臺,開放式地集聚資金,投資藝術品。“我們在溫州本地搭建這樣一個平臺,主要是沖著溫州充裕的民間資本而來?,F在其他領域投資受限較多,藝術品投資尚有較大空間。”伍建群稱。
在溫州本地組建畫廊之前,溫州資本早已涉足上海、北京等城市的畫廊。像伍建群、萬和豪生酒店老板鄭好等人,早在幾年前就進入這一領域。“鄭好自身對藝術品比較了解,應該是溫州較早涉足藝術品投資的老板。”一位接近鄭好的人士透露。據了解,畫廊在溫州出現已有多年,至今共有10多家,但規模普遍較小,而且以藝術性展示為主,而眼下這一波組建的畫廊,規模普遍較大,完全是沖著投資藝術品去的。
鐘愛“白馬股”與“原始股”
“我們畫廊基本上將經營有一定知名度的當代油畫,通過拍賣行方式獲得。”陳錫國表示。從目前市場現狀看,通過拍賣方式取得油畫,雖然價格相對高一些,但是因為畫家本身已具有一定知名度,有比較穩當的升值空間。這種投資策略就如股票投資中的買“白馬股”(業績一直穩定的股票)做中長線投資。
“不通過拍賣會拿字畫,如果經驗不足,很有可能買到假的,那幾十萬元或幾百萬元買到的就是一張紙。”章毅指出。這一點,對于目前涉及藝術品投資的溫州資本來說,也是不得已的辦法,畢竟絕大部分投資人都沒有藝術品方面的造詣,像溫州在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歐派特畫廊等公司的股東,與藝術品均沒有太多的接觸。
盡管,通過拍賣行買的藝術品投資收益不算暴利,但也是目前許多生產型企業垂涎的,年收益一般會在20%以上。在過去的兩年多里,溫州閱正藝術有限公司將拍賣而得的藝術品,經兩年左右的持有后再通過拍賣行拍賣,最終收益達到了40%左右。
采訪中記者發現,目前溫州資本在藝術品投資上,以投資“白馬股”的居多,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城市的春季、秋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上,均出現不少溫州人的身影。“最近,我參加了西泠印社2011春季拍賣會,有不少溫州投資人,一些是來自樂清、瑞安的新面孔,現場很火爆。”章毅透露。
相對穩定的收益,可能不是大部分趨于逐利的溫州資本的選擇。“通過拍賣行拍得的藝術品,假貨雖少,但收益太低,我們要做就像股權投資那樣買‘原始股’,尋找有潛力的藝術家,并簽下他們,然后將這些藝術家進行包裝推廣,使他們成名,讓其作品較快升值。”伍建群透露。此前,溫州在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有過這方面的嘗試,簽約的兩位中青年油畫家,起初的畫作均價只有二三十萬元一幅,而經過兩年宣傳推廣,這兩位畫家的畫作身價都已超過百萬元。
相關人士透露,投資不太出名的“潛力股型”畫家,要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因為包裝一個畫家的費用不菲,一年進行個人畫展等推廣的費用可能就高達三四百萬元。“畫家要提高知名度,就是不停地舉辦個人畫展,得到評論家與業界的認可,這是件非常燒錢的事。”
沿用炒房的經驗
相關受訪者表示,他們投資藝術品領域,就是持著炒作的心態賺一把的。盡管,溫州資本在藝術品投資這一塊沒有多少經驗,而且一些老板接觸藝術品也很少,但投資領域的方式具有共通性。“溫州人在炒房、炒礦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種經驗在藝術品投資上也是行得通的。”伍建群表示。
“憑借一家公司投資藝術品,資金實力并不算強,如果以合伙制的形式投資藝術品,實力就會更強,不僅可以包裝大批有潛力、未出名的畫家,也可以投資一些尚有較大升值空間的高價名畫。”伍建群透露,“首期合伙制投資藝術品要募集多少資金,目前尚未確定。”據了解,這種合伙制投資藝術品的方式,即確定總資金量,比如總資金量確定為1億元,然后將這1億元分割成若干份,由投資者認領,而認領的投資者可以自已投資,也可以進行分割再由下一層的投資者認領。
記者獲知,伍建群描述的這種合伙制投資方式,此前溫州資本在投資房產、礦產及農產品等領域被普遍運用,最大的合伙層次有6層之多。該方式的最大優勢就是讓更多的溫州資本參與。“藝術品投資運用資金量比較大,因為藝術品不像房產、礦產等流動性強,而且投資周期相對較長。”陳錫國認為。也因此,陳錫國的歐派特畫廊也有計劃通過私募的方式至少融資1000萬元,投資包裝一些有實力的年青畫家及一些價位相對高一些的油畫,但其先期的融資不針對小額資金。
與炒房等傳統投資相比,藝術品投資與炒房又有質的不同,前者有技術門檻,即需具備一定的藝術品鑒別知識,同時藝術品的變現能力相對房產等要低很多。據了解,目前藝術品買賣的最主要途徑就是拍賣會,而私底下的買賣基本存在于藝術品收藏家們之間。
“如果投資藝術品,也像投資房產那樣,采取高利息融資的方式投資,那樣風險將會很大。”上述一家畫廊的老板表示。據了解,自去年以來,我市的一些投資擔保類公司老板頻頻出現在上海等城市一些大型拍賣會上。
個中“泡沫”幾何
最近幾個月,在國內的一些藝術品拍賣會上,高價拍品頻頻出現,其中近代大畫家齊白石的畫作成交價頻現過億,最高達4億元。對此,業界人士直呼泡沫出現。
關于這一點,溫州的投資人也有過親身感受。今年1月26日,天津籍已故畫家白庚延的作品《黃河咆哮》,以600萬元的起始申購價拆分成600萬份在天津文交所掛牌上市交易,在每份漲到2元多時,章毅試探性進行了投資,結果買入后該作品的市值天天創新高,在春節后拋售,僅幾天時間就獲得翻倍的收益,而最終《黃河咆哮》的市值過億元。“這種炒作幾乎相似于賭博,泡沫是明顯的。”章毅評價道。
“一些知名的古董級藝術品,從目前看確實有一定泡沫成分,但是因其稀缺性,還會漲一些,而當代的藝術品升值空間才剛剛被打開,尤其是一些有潛力畫家的油畫作品。”陳錫國認為。同樣,伍建群也持“部分藝術品有泡沫”的觀點,也因此他更多投資在“原始股”,而且也只會將藝術品投資作為目前除股票市場、股權等投資之外的一個補充。
“相對國外市場,中國的藝術品投資市場才剛剛起步。”伍建群認為。在國外,一些企業與個人均有收藏藝術品的習慣,而中國企業與個人在最近兩三年才熱衷參與拍賣會,投資收藏藝術品。正因如此,溫州資本投資藝術品進行有效的配置,還是可以獲得較豐厚的收益。
顯而易見的是,隨著品位的提高,溫州的企業家與富裕家庭對藝術品的需求也將增加。為此,陳錫國核算了溫州本土市場對藝術品的需求量——按當前對藝術品需求的企業與家庭為1000個計算。每個企業或家庭投資10萬元的一幅畫,溫州本地市場的需要在億元左右。“如果溫州人認可了藝術品投資,一個裝修預算100萬元的房子,預算一幅10萬元的藝術品擺放在家里,這應該是很多家庭愿意的。”陳錫國補充道,“在溫州,房子裝修超過百萬元的家庭已經有不少。”
相關人士稱,目前溫州的企業與家庭收藏有藝術品的比例還很低,字畫類藝術品的收藏尤為不足。因此,包括歐派特、在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在內的藝術品投資機構,計劃通過舉辦展覽、參與一些高端營銷活動,讓溫州的企業家及富裕人士了解藝術品的魅力,進而促使他們投資收藏藝術品。同時,相關畫廊負責人均表示,為避免初始投資人買到贗品,從其畫廊售出的藝術品均可原價回購或退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