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據拍賣市場半壁江山的中國書畫,呈現出全面開花的牛市榮景:古代書畫雖然不再如前期那樣不時創出更高的天價,但高價拍品時時涌現;近現代書畫更是取而代之成為市場主力,不僅有齊白石書畫合璧作品《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拍出4.255億元這樣驚人的天價,中低價位作品的拍賣也呈全面繁榮之勢;而當代書畫則表現亮麗,今年春拍紛紛拍出高價。
“大盤股”成為指標
“高端價位站住了!”這是中國嘉德近現代書畫部總經理郭彤在其春拍結束后對記者發出的感嘆。高價拍品在4月初的香港蘇富比春拍的瓷器夜場中遭遇流拍,但在5月下旬嘉德等北京拍賣公司的春拍中大放異彩,讓市場各方都放下了惴惴不安的心。不過明眼人不難看出,實際上主戰場已經轉移到中國書畫。尤其是近現代書畫,可謂中國藝術市場的大盤股,如嘉德春拍,僅近現代書畫部分的總成交額就超過26億元,幾乎占據了整個嘉德春拍總成績的半壁江山。這個大盤股是如何成為指標股的?齊白石、張大千的高價行情功莫大焉。
兩位大師人稱“南張北齊”,他們的共同點是題材廣泛、風格多變、作品存世量龐大,但在近年來逐漸成為市場主力關注的焦點,齊白石因嘉德拍出的天價而被稱為“齊天大圣”,其實他的作品在大江南北的大小拍賣公司的春拍上都受到追捧,在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時乃至上海天衡等公司的春拍上,其各個時期的精品都有出色的表現。而張大千也毫不遜色,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香港蘇富比,在獲得“梅云堂”張大千畫珍藏后,迫不及待地破例在5月末特設專拍。今年春拍“南張北齊”可謂并駕齊驅,儼然成為市場風向標。這一點極具象征意義,說明近現代書畫在引領當前的高價行情,大盤股成為指標股。
當代書畫有望變身藍籌股
今年春拍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動向,是近現代書畫的火爆行情正在迅速向當代書畫蔓延。其最顯而易見的表征,是各地拍賣行紛紛舉辦當代書畫專場;此外,許多當代書畫進入千萬元級的高價拍品行列,其中最突出的是保利春拍的“吳冠中重要繪畫作品”專場的拍賣結果:25件作品100%成交,其中成交過千萬元的拍品多達14件,一件1988年創作的巨幅畫作《獅子林》則以1.15億元的成交額創下當代藝術的拍賣紀錄,而全場拍賣的總成交額更是高達5億元,創造了中國現當代藝術家個人專場總成交額的新紀錄。
被人稱為“當代最后一位大師”的吳冠中堪稱拍賣場上的藍籌股,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屢創紀錄、獨領風騷。其拍賣紀錄顯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幾個階段性的跨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他的名作《交河故城》以1萬港元轉讓給香港藝術館館長;到1995年在香港拍到200多萬港元;再2007年在北京保利拍到4070萬元,每一波拍賣熱潮中都創造了當時的天價,現在進入后金融危機的第三波,《獅子林》成交破億說明吳冠中的身價又上了一個臺階。
古代書畫繼續牛市行情
作為這一輪書畫行情的引爆板塊,古代書畫板塊今年的表現仍然是可圈可點:一方面,由于不再有全場矚目的重磅拍品露面,古代書畫前兩年不斷沖擊拍賣紀錄的勢頭已經不再,另一方面,時而浮現的名家精品,仍然使各家大中型拍賣公司精彩紛呈,許多拍品以千萬元級乃至成交破億的高價成交。不僅有北京保利的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成交破億,也有像北京榮寶的過云樓舊藏《吳門雅集》,24開冊頁以近1.5億元的價格成交,還有像北京匡時,揚州八怪專場拍出了好成績。這些都顯示古代書畫雖然買家群體較小,但其交易依然保持高度活躍。
更有趣的是,在活躍的拍賣場上,不斷有新的熱點好比股市上的黑馬頻頻出現,表明當前的行情仍處在牛市階段,各位名家、各種題材和板塊輪番表現,其中僅近現代書畫就有黃賓虹、陸儼少、黃胄、弘一等名家有令人刮目的表現。尤其是前不久剛剛落幕的西泠春拍,其中一張任伯年的《華祝三多圖》,2005年在中貿圣佳曾以2200萬元創下當時的拍賣紀錄,此次拍得1.67億元的高價。正如西泠拍賣總經理陸鏡清指出的,任伯年的作品,說明海派書畫不僅代表上海、代表江南,也代表近現代書畫的最高水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