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長城拍賣有限公司藝術品常規拍賣會將于7月29日舉行。預展尚未開始,但筆者有幸先睹為快。本次拍賣會除了有吳冠中的作品坐鎮,還有陳大樸、譚微中多位當代知名畫家的畫作參與其中,可謂名家濟濟,陣容強大。
在今年年初的保利春季拍賣會上,吳冠中的25件作品以總額5億元悉數成交,《獅子林》一幅更是以1.15億元創造了中國現當代藝術品的新紀錄。這次大師名為《海邊》的油畫與前不久剛在保利春拍的油畫《青島》(成交價4025萬元)基本相同,尤其是海、天的畫法、用筆、用料更是如出一轍,可見都是其藝術成熟期的佳作。此次《海邊》能在滬上創造怎樣的高價,將為長城拍賣會增加了不少看點。
大師珍品可遇不可求
文革期間,吳冠中的藝術創作基本中斷。因為受到沖擊,他的很多畫作都在十年浩劫中損毀,只有部分作品托于親朋好友保管才幸免于難。這也造成了藝術品市場上吳冠中七、八十年代的作品稀缺,有價無市的現狀。而這幅《海邊》的創作年代為1970年,正是大師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海邊》的材質為麻布畫框,尺寸為80厘米×30厘米,描繪了眺望大海的寧靜畫面,作品的顏料、畫布、畫框均出現自然的老化現象。其繪畫風格與大師現藏上海美術館的《濱海漁村》基本相同。
這幅畫作能保存至今實屬不易,其背后還有一段逸事:拍賣品的提供者蔣先生是上海青浦朱家角文化館(原名為上海青浦鎮文化館)前館長。朱家角是我國著名畫家包括吳冠中、林風眠、關良、沈柔堅、陳逸飛等常去寫生的地方,作為他們的摯友,蔣館長一手操辦了畫家們的住、吃、行,繪畫材料、紙張用品等等,這種彼此信任的關系讓大師們把當時的許多作品都保存在蔣館長處,在他的悉心照料下保存至今。《海邊》這幅畫作,使吳冠中大師交游寫生的愉悅心情歷歷在目,令人神往。
白石弟子作品潛力巨大
這次拍賣會還有4幅知名畫家陳大樸的國畫作品,底蘊深厚,升值潛力巨大。滬上知名畫家陳大樸作為齊白石的弟子,除了在齊白石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一職上為繼承推廣齊白石的藝術理念出力外,更是身體力行,在乃師的理論基礎和技法之外,充分吸收了趙孟頫、陳淳、徐渭、劉繼儒、八大山人、吳昌碩的風格和特點,獨具老辣、清新、剛柔并濟的藝術風格。他主攻大寫意花鳥,筆墨不多,畫面中展現了一種怡然自得的寧靜意境,顯得親切真實。陳大樸曾在上海、北京、香港、美國等地舉辦過十多次個人畫展,作品在國內外評論界和收藏家處都得到廣泛的好評和肯定。
這一次,陳大樸參加拍賣的作品分別是《花卉蜜蜂圖》、《荷花青蛙圖》、《晶瑩剔透》和《長年有余》,用筆老到,濃淡墨色中意境全出,為欣賞者勾勒出畫家眼中的閑情逸致。其中《荷花青蛙圖》和《長年有余》中的青蛙和游魚,深得齊白石真傳,生動可愛,這種古樸典雅的畫風中流露出的深厚底蘊尤其值得回味。
嶺南畫派現身滬上
另一位引人注目的畫家,是嶺南畫派的譚微中。根植于嶺南文化的嶺南畫派,堪稱傳統繪畫中的革命派,以其鮮明的地方特色,用"沒骨法"展現的縱橫筆墨和酣暢氣氛,在當代中國畫壇獨樹一幟。
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美術系的譚微中現為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是嶺南畫派的當代中堅。他在上海求學的時候得到了劉旦宅、徐芒耀等名師指導,這也為他的創作融入了不少海派風格。多年的藝術實踐使譚微中的繪畫技藝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為了使自己的畫作有中西合璧的效果,他堅持在比較中畫、在比較中學,以筆墨為依托,強化色彩的表現力。把色彩提高到與中國畫的線條、筆墨、造型一樣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了色彩之所長。
1992年以來,譚微中的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及廣西美展,在北京、廣州、南寧、桂林等地拍賣都取得良好業績,在香港特區、馬來西亞、臺灣地區等地畫廊展出的作品,有多幅被當地藏家收藏。
此次譚微中參加拍賣的兩幅作品都取材于廣西元寶山,這座廣西名勝的奇峰競秀、溝澗縱橫、草木蔥翠、木樓錯落都被他妙筆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其中《深秋》作品,以朦朧山色、灼灼紅葉和竹樓小舟,生動描繪了廣西山民的原生態和元寶山秋季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深得嶺南畫派的色彩之美、渲染之美和地趣之美,是充分展現這一畫派特色的出眾之作。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