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歲高齡的吳老親自到場,講述了各畫收藏背后的故事。
昨日,《吳南生捐贈書畫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隆重開幕,北宋名跡《群峰晴雪圖》、元人名跡《平沙落雁圖》等數(shù)幅名畫讓觀眾驚嘆不已,90歲高齡的吳老更親自到場,講述了各畫收藏背后的故事。據(jù)悉,展覽將持續(xù)至8月20日。
吳南生是原廣東省委書記、廣東省政協(xié)主席。他先后將所珍藏的宋元以來書畫名跡捐贈給省博、廣州藝博院等,并拿出珍藏多年的上百幅稀世墨寶拍賣上千萬元,在家鄉(xiāng)潮陽捐建小學、中學。
昨日,90歲高齡的吳老在開幕式后,當起了講解員,帶領觀眾參觀并講解藏品背后的故事。吳老告訴記者,《群峰晴雪圖》、《平沙落雁圖》是他最喜歡的兩件珍藏。說起當年的收藏經過,吳老仍記憶猶新。
吳老說,因為酷愛收藏,他每逢到外地都會去當?shù)氐墓磐媸袌鎏詫殹?977年,他到北京開會,在琉璃廠看中了這幅《平沙落雁圖》,當時花了幾十元錢。1982年春,時任全國文物鑒定7人小組組長的謝稚柳來到廣州,見到此卷判為元人之前的大畫家所畫。著名畫家黃苗子曾鑒定這件稀世古畫,留下題跋“一隊畫師齊斂手”,認為其技法精熟,絕非一般畫工所能及。該畫接近6米長,代表了元代文人畫的最高水平。目前有專家推斷這是南宋馬和之所作,如確認,市場拍賣價格很可能突破1億。
而《群峰晴雪圖》沒有題款,作者無從考證。吳老介紹說,這幅圖是他當年花120塊錢買下來的,這在當時可謂下了重金,相當于好幾個月的生活費。最初,不少藏家認為該畫是明朝的作品,后來該畫送到上海裝裱,專家在畫中的一個石頭縫隙里發(fā)現(xiàn)了“熙寧辛”三字。“熙寧”為北宋神宗年號,由此推斷該畫作于1701年。該畫的構圖、意境是典型的北宋山水畫風格,樹為蟹爪枝,其畫風代表了北宋時期山水畫的最高水平。1996年,吳老將該畫捐贈給省博,現(xiàn)為該館“鎮(zhèn)館之寶”之一。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