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祿丁
1962年出生于河北。北京人。1979-1983年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83-1987年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后留校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四畫室;1990 就讀于德國卡斯魯赫國立美術學院;1992年移居美國;1993年任教于美國理德學院。現定居北京。
孟祿丁雖然在1987年離開超現實,走向了所謂的純粹“抽象”風格,但實際上孟祿丁的抽象畫并不是表現主義的,或者說它的表現特點只能從表面風格上去界定,但不是精神意義的。因為,他的“表現”是基于一種意念和理性之上的。換句話說,孟祿丁表現性的筆觸、色彩和構圖都是和他所訴諸的意念有關。這個意念就是過程、體驗和時間性。無論是八十年代創作的《元態》系列、還是2000年來的《元化》、《空洞的力量》系列,這些作品的目的并不是要表現某種絕對精神意義,就像西方現代主義抽象藝術那樣。比如康定斯基的繪畫把類型化的精神具體落實到某種色彩之上。相反,孟祿丁主張繪畫不能負載太多的思想與意義,孟祿丁強調一種直接性,筆觸運動與色彩調和的直接性,最大限度地呈現繪畫行為過程本身,也就是說過程就是意義。雖然畫面中也有符號,比如“零”或者“圓”,但是,在他看來,這些符號不具有表達什么東方神秘和宇宙原初的意味。
在孟祿丁看來,這些符號,因為它本身就意味著空和無,圓形的運動過程本身意味著要回到起始,所以,它除了痕跡之外沒有意義。因此,孟祿丁的“圓”只是一種過程表達而已,不具備表現意義的功能。這等于用符號消解符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