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出全場最好成績近1800萬英鎊的作品,《穿藍袍的靜坐女子》。畫中的主角是畢加索最重要的情人——朵拉·瑪爾

畢加索創作于1935年的作品《安睡少女》以1348萬英鎊成為拍賣會的第二高價作品。該畫作畫的是畢加索熟睡中的情人瑪麗·泰雷茲·沃特

《讀書》展示了畢加索的金發情人弗朗索瓦絲。該畫在2011年初于英國倫敦再次成交,以900萬英鎊為底價,6分鐘內有至少7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投標,最后由俄羅斯客戶通過電話買下,成交價為2520萬英鎊
在剛剛結束的倫敦佳士得藝術品拍賣會上,抽象派大師畢加索為其3位“情人”所畫的3幅作品,以約合人民幣4.37億元的天價賣出。些微了解藝術史的人都知道,情人是畢加索作品中一個非常著名的題材,他的“玫瑰紅時期”更是與女人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沒有藝術家不需要靈感繆斯,女人、愛情和與之相生的性,是這世界上許多偉大藝術家的靈感之源。時至今日,或許只能讓拍賣會用天價的金額祭奠著這位藝術家與他的情人之間的愛情……
“約合人民幣4.37億元天價賣出的是畢加索為‘情人們’所畫的3幅作品,愛與性、情與色是藝術家永恒的靈感之源。”
畢加索為情人所作的畫作打敗了原本估價最高的拍品——印象派畫家莫奈的《睡蓮》
在近日的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原本估價最高的拍品印象派畫家莫奈的《Ninfeas》(《睡蓮》,估價2400萬英鎊)未能達到拍賣底價。
而西班牙抽象派大師畢加索為3位不同的情人所作的油畫,紛紛以高價拍出,獲得總價42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4.37億元。
這場倫敦佳士得印象派與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會上,拍出全場最好成績近1800萬英鎊的作品,是畢加索創作于1939年的肖像畫《Femme assise,robe bleue》(《穿藍袍的靜坐女子》)。
拍出1800萬英鎊天價的《穿藍袍的靜坐女子》畫中的主角是畢加索最重要的情人——朵拉·瑪爾
《穿藍袍的靜坐女子》自1967年在瑞士展出之后,這幅神秘的作品就不曾在公共場合出現,它原先的估價僅僅是在400萬~800萬英鎊之間。最后的成交價讓著名畫行都瞠目結舌。
這是一幅非常典型的立體主義的代表作,畫作把從不同角度(正面、側面)看到的人物面部,同時在一個平面里來呈現,這在當時是非常新穎的創作方式。雖然表面上來看,模特已經被畫得“面目全非”,但其實模特非常典型的面部特征,比如黑色的眼睛和鼻子的線條,并沒有因此而消失。
朵拉·瑪爾與畢加索的愛情可以算得上是20世紀藝術史上最激烈、復雜的愛情故事之一
朵拉·瑪爾是南斯拉夫女攝影師、畫家,她與畢加索相識于1935年的秋天,在之后長達8年相戀的時間里,瑪爾成為畢加索最負盛名的肖像畫主角。
畢加索在二戰時期對瑪爾的描繪,是他最知名的創作成就之一,并象征了那個時代的集體精神特質與內涵。
朵拉·瑪爾是為數不多的可以與畢加索分享思想的愛人,但是其強烈的自我意識與高傲懾人的性格,卻也導致兩人原本熾熱的愛情,變為矛盾,甚至上升為仇恨。畢加索后期所畫的朵拉·瑪爾的肖像幾乎都是極端扭曲和畸形的,充滿詭異的色彩。
《安睡少女》以1348萬英鎊成為第二高價。該畫作畫的是畢加索17歲的情人瑪麗·泰雷茲·沃特
《Jeune Fille Endormie》(《安睡少女》)中的主角瑪麗·泰雷茲·沃特,是畢加索45歲時結識的情人。
這幅表現主義作品完成于1935年,使用了諸多大膽奔放的色彩,畫面上是睡容甜美的妙齡少女——與畢加索相遇時,瑪麗只有17歲。
畢加索為她創作過多幅肖像畫,人們對這些畫作的濃厚興趣一再超過藝術界的期望——1927年當他邂逅極年輕的瑪麗時,畢加索并沒有與妻子離婚,而且正在與朵拉·瑪爾同居。然而,瑪麗仍然成了他的模特兒,且為他誕下女兒馬姬。
時光荏苒,當主人公已逝,《安睡少女》最后由一位匿名買家以1348萬英鎊拍下——她酣然入睡的姿態,成為價值上億的美好回憶。
《弗朗索瓦絲半身像》以1070萬英鎊落槌成交位居第三。弗朗索瓦絲為畢加索生了一雙兒女,其中包括蒂芙尼的著名珠寶設計師帕洛瑪·畢加索
弗朗索瓦絲他們相識于1943年,當時弗朗索瓦絲是個21歲的畫家,年輕而有抱負,而畢加索已經62歲。
弗朗索瓦絲曾經說:“當一對男女同為畫家時,作品上體現的一切都帶有感情色彩。”
《弗朗索瓦絲半身像》正是如此。這幅畫作上畢加索用一種柔和的線條和抽象的暈影表現兩人的親密關系。
然后,弗朗索瓦絲卻是畢加索一生中唯一將他拋棄的女人。1953年她帶著一雙子女離開了畢加索。后來她同一位藝術評論家合作寫了《我與畢加索的生活》。這本書既大膽又詳細,甚至包括了同畫家的性歷險。此書于1964年出版,引起軒然大波。
專業提示 買“畢加索”也有風險
蘇富比拍賣行藝術總監提醒藏家們,雖然畢加索的作品存在很大的升值潛力,但藝術品投資還是有別于股票、有價證券、房產,它的變現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時機。如果完全以投資為目的,還是需要慎重考慮。
20年前,日本買家曾經在全球買下了數百億美元的藝術品,一舉占領了全球30%的藝術品市場。最受日本買家青睞的梵高、畢加索等歐洲現代藝術大師的作品被炒高了數倍。
但是,上世紀90年代以后,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各階層的財富迅速縮水,這些昂貴的畫作幾乎最后都被低價甩賣。
延伸閱讀
在畢加索的眾多妻子和情人中,一個病死、兩個自殺、一個精神失常、一個與他再不見面……每段愛情、每個女人都曾使他的畫風改變
今天,在全世界拍賣價最高的10幅藝術畫作中,畢加索的作品就占4幅。畢加索1881年出生在西班牙,他的一生輝煌之極,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藝術家。除了非凡的藝術才能,畢加索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的情感經歷。這并非僅僅源于“八卦”的心態,而是因為這些經歷與畢加索的藝術創作有著莫大的關系。
在畢加索的眾多妻子和情人中,一個病死、兩個自殺、一個精神失常、一個與他再不見面……而每段愛情的分崩離析都使得他的畫風有了新的改變。
對于畢加索來說,給女人畫像就是一種誘惑她的方式
藝術評論家讓·萊瑪里在《正常與偏常》一書中說:“畢加索一生都受性的誘惑,他在作品與生活中都全身心地享受性的樂趣。”
畢加索的情人弗朗索瓦絲也曾經說過:“對于畢加索來說,給女人畫像就是一種誘惑她的方式。”“其他女人是通過她們的肖像畫來認同自己的。所以當畢加索一旦歇手不畫她們了,她們的一切也就完了。”而她自己則沒有陷進去,“從沒有被封閉在自己的肖像畫里,從而沒有成為他的俘虜”。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