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品等拍賣在云南還處于上升期。
每一天,昆明振正拍賣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趙文偉幾乎都是夾著公文包在昆明各州市四處奔跑,只為能夠在早已飽和的拍賣市場中多爭取到一個標的。記者與他約了四天才見到他,“忙碌了數日,與其他四家拍賣公司競爭一個標的。拍賣公司太多,而市場又有限,競爭十分激烈,這是拍賣行業的現狀。”趙文偉說,委托方將取前三名共同來負責這一標的,然而他們公司的投標方案排名第四,無奈以失敗告終。
十多年來,云南省拍賣行業的公司數量從個位數到如今的百位數。為爭取一個標的,眾多拍賣企業拼得你死我活,少收傭金甚至零傭金幾乎已成行業潛規則,而拍賣成本卻在逐年遞增。聊到未來市場發展,幾乎所有人都難振信心。
1 傭金戰滋生潛規則
云南省拍賣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根據已填報的118個拍賣企業統計,有拍賣成交業績的企業96個,沒有拍賣成交業績的企業22個。2010年全省公開拍賣會1039場,成交金額998307萬元,比2009年的460204.12萬元增加538102.88萬元,同比增加116.93%。
然而,在成交金額不斷增加的同時,實現的傭金收入卻是在不斷減少。2010年全省拍賣成交金額為998307萬元,實現傭金收入8171.13萬元,平均每萬元成交金額的傭金收取率僅有0.82%;而2009年全年拍賣成交金額為465687.6萬元,收取傭金10406.49萬元,平均每萬元成交額的傭金收取率為2.23%。相比看來,2010年傭金收取率較上年下滑幅度為1.14%。
作為云南拍賣行業的元老,昆明公平拍賣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在2000年之前,云南僅僅有12家拍賣公司,而現在已經增加到了120多家,并且還在不斷增加。”昆明公平拍賣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茅建明介紹說,其公司在1999年就注冊成立,那時候全省每年的拍賣成交金額僅有10余萬元,但現在,拍賣成交金額已經達到了90多億。“現在數十億成交額的背后,實現的傭金收入卻是少得可憐。”他說。
記者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看到,第四節傭金第五十六條規定, 委托人、買受人可以與拍賣人約定傭金的比例。委托人、買受人與拍賣人對傭金比例未作約定,拍賣成交的,拍賣人可以向委托人、買受人各收取不超過拍賣成交價百分之五的傭金。收取傭金的比例按照同拍賣成交價成反比的原則確定。拍賣未成交的,拍賣人可以向委托人收取約定的費用;未作約定的,可以向委托人收取為拍賣支出的合理費用。
事實上,對于委托方,拍賣公司采取少收傭金甚至零傭金從而來爭取標的的行為,幾乎已經成為了拍賣業的行業潛規則。記者走訪后發現,云南不少拍賣公司都存在此現象,像是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和法院委托,委托方是不可能給拍賣公司支付傭金的,對此,拍賣公司只好向買受方來爭取,但能夠收取的數目往往很小,并且有的買受方得知自己要支付一定額度的傭金時,則會放棄參與拍賣。
“為了能爭取到一個標的,很多拍賣公司打起了價格戰,造成傭金收取的不規范。”在趙文偉看來,很多拍賣行為并不受拍賣法的限制,從傭金這一塊來說,很多企業都會鉆空子,如果事先有書面約定傭金支付細則的還好辦,但如果事先沒有約定,標的拍出去以后,拍賣公司就按成交價5%的傭金收取。因此,很多拍賣公司在標的拍賣前故意不與委托方約定傭金支付細則。
2 交易成本增加
“為使一個標的能夠成功拍出,拍賣公司從前期到后期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茅建明說,接到一個標的時,首先要去現場查看,如果標的在州市的話,那么產生的費用就更多。標的確定后,在媒體投放拍賣公告要花幾千元,為了讓拍賣達到最好的效果,讓標的的價值最大化,拍賣公司還必須到處招商。最后到拍賣的時候,還需租賃場地……等等一系列的費用加起來,整個拍賣需要投入成本上萬元。
“同行內部競爭十分激烈,一個標的有很多拍賣公司來爭,這時候往往不是企業先開價,而是委托方會開出很多苛刻的條件。”茅建明說,委托方所希望的是拍賣公司能夠以最低的收費,給予最好的服務和最完美的宣傳。甚至有的委托方,為讓自己的標的能夠拍出好價錢,更是要求拍賣公司支付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如果標的沒能賣出或者沒有達到預期價格,則全額沒收保證金。
據趙文偉介紹,拍賣業現在十分混亂,行業的特殊性以及前期給大家的一些神秘感,讓很多人對拍賣業十分青睞,并認為是一個賺錢的行業,因此現在一些拍賣公司就是三兩人,在城中村租一間房子,甚至有的連正式的辦公地點都沒有,就成立了所謂的拍賣公司并開始到處尋找標的。“很多人覺得拍賣公司形象太差,像拉皮條的,因此不太相信。”他苦笑說。
3 市場空間漸縮?
“這一行當在2005年前后時是最好做的。”趙文偉和茅建明都認為,一方面,那時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都是交由拍賣公司負責。另一方面也是最關鍵的因素——2005年的時候,正是房地產飛速上漲的時候,很多人看好房地產,所以踴躍參加競拍,認定會漲。然而也就是從那時起,拍賣公司猶如雨后春筍遍布云南。
數據顯示,從拍賣標的分類來看,2010年“房地產”和“土地使用權”拍賣仍然占據拍賣成交的絕對領先地位。就單一的“房地產”項目看,2010年的拍賣成交額為229577.97萬元,而在“土地使用權”項目中,2010年的拍賣成交額為702161.44萬元,將這兩項相加,拍賣成交額達到931739.41萬元,占2010年全年拍賣成交總額的93.33%,比2009年增長144.89%。
值得注意的是,“個人委托”拍賣在逐年增加,2009年我省“個人委托”的拍賣標的成交額為29596.88萬元,較2008年增加了4.57%;2010年的成交額增加到35047.45萬元,較上年增加了5459.07萬元,增幅為18.45%。
但是,“現在拍賣越來越難做,云南本身經濟總量就不大,而現在一級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儲備糧油拋出,都已經不再交由拍賣公司來做,改由相關部門自己處置和競買。”趙文偉介紹說,下一步,“法院委托”這一塊業務也很有可能交由相關部門負責處置。那時候拍賣公司就將會失去更大市場。
而據記者了解,“法院委托”這一塊的拍賣將交由昆明泛亞聯合產權交易所負責。昆明泛亞聯合產權交易所新聞發言人姚登文表示,“我們不會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這樣的話就失去了公平。”姚登文表示,泛亞會一直采取與拍賣公司聯合的模式來完成拍賣,希望更多有資質的拍賣公司能夠一同合作。
“目前我們的會員拍賣企業共有9家,至于傭金,拍賣出去的按照成交額的2%~5%收取,沒有賣掉的,則按照評估價的2%~5%收取,并最終看情況與拍賣公司分成。”姚登文介紹。
4 收藏品拍賣很有發展空間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從事綜合類拍賣的企業,在目前的競爭市場中倍覺危機重重,但大家一致認為,云南未來最有發展空間的就是收藏品拍賣公司。
“除了北京市場,其余的我們都不考慮,我們在西南區可以說是做得最好的。”云南典藏拍賣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霞表示。
“收藏品拍賣在前期投入是十分巨大的,并且承擔的風險相比其他類型的拍賣也要大得多。”葉霞介紹說,其公司每年通常進行春秋兩次大型的藏品拍賣,其余的小型拍賣場次基本不做,僅僅是配合文物協會在做。但是,一次大中型的收藏品拍賣,前期的資金投入就要上百萬。“征集藏品必須到處跑,并且很多都在國外。”她說,僅是差旅費、藏品的運輸費以及制作圖冊就需要花費很多資金,再加上藏品的鑒定費,前期投入是一個不菲的數額。
“去年的成交金額是6千萬,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有4千萬了,預計今年的成交額將遠超去年成交額。”對于傭金收取,葉霞表示傭金是雙方都要收取的,買受方需支付12%,委托方需支付10%,但也有收取6%-7%的。這樣看來,收藏品拍賣的傭金收取率明顯高于其他類型拍賣的。
“對未來是很看好的,相比北京等城市,云南市場十分冷靜較理性,長遠來看收藏品依然有較好的市場。”葉霞說,云南的經濟較之省外相對偏弱,收藏品在云南的拍賣價普遍偏低,因此很多藏家都喜歡到云南來拍,原因就是價格便宜。同時,云南近現代書畫家的作品在全國都有一定地位,但是受云南經濟影響價格還處于低位。所以,未來云南的拍賣市場將慢慢走向專業、規范化。
相關部門聲音
面對嚴峻的拍賣市場,云南省拍賣協會會長張良山也倍感焦急。他說,協會一再強調企業要自律,要大量宣傳拍賣法,并且每個企業都應該嚴格遵守,不做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每年都會新增一些拍賣公司,也會淘汰一些,面對市場的不正當競爭,我們想管但是沒有實權,所以不具說服力。”張良山說,協會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在處理惡意競爭、不遵守拍賣法等不良行為時,很想給予這些企業相應的處罰,甚至是取締,但是作為協會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畢竟商務廳才是真正有實權的管理部門。
記者隨后聯系了商務廳的工作人員,其以商務廳僅是負責拍賣企業的審批,其他的不在管轄范圍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