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湖帆《國光春霽圖》紙本立軸。
我記得今年曾經對一位書畫收藏家說過這樣的話:“吳湖帆的藝術地位現在被嚴重低估。純就他目前的畫價而言,將來一定會超過齊白石和黃賓虹。”吳湖帆生前有一枚書畫閑章:“待五百年后人論定。”其實,對稍有些書畫鑒賞常識的人而言,論定吳湖帆的藝術成就,絕對不需要五百年,五十年就已經足夠了。
但令我絕對沒有預料到的是,我對那位收藏家所說的話半年不到,在拍賣市場上吳湖帆的畫就已屢創“天價”。吳湖帆又再次回歸到了他當年“貴族畫家”和“畫壇盟主”的地位。這其中當然絕對有人為“炒作”之嫌。究竟是“理性回歸”,還是“瘋狂炒作”,現在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似乎永無標準答案。在當今的書畫收藏界和投資界中,早就有一批人專收吳湖帆的作品。近年因書畫行情“火爆”,遂紛紛趁勢獲利回吐,落袋為安。
在今年6月的北京某拍賣公司的春拍上,有一幅吳湖帆的小品《國光春霽圖》,紙本設色立軸。尺寸為46×27厘米,約合一點一平方尺。題材是仿古梅花,淡墨皴然枝桿,淡石青賦色。梅花淡墨寫花蕊,再賦淡粉紅色,高潔素雅。圖右上方行書題“國光春霽”四字,下鈐“無聲詩稿”白文方印。右下角鈐“梅景書屋”朱文方印。圖左上行書題:“丁亥元旦燈前仿宋人賦色于梅景書屋。吳湖帆為抱真作并記”,下鈐“吳湖帆印”白文方印、“抱真淑守”白文方印。此畫曾刊印在《梅景畫笈》第二冊(1953年梅景書屋自印本)。丁亥是1947年,該年吳湖帆五十四歲。原配夫人潘靜淑1939年病逝后,吳湖帆在1942年與顧抱真再婚。《國光春霽圖》是送給顧抱真的丁亥新年禮物。此圖確實是吳湖帆的一件真、精、新之作,且流傳和“來路”可靠。
吳湖帆的小品畫作,比如冊頁、成扇、斗方等,歷來為藏家和市場所追捧。清逸雅麗,平正精致,極具文人氣和書卷氣,而且大多是饋贈親友的精心之作。大鑒藏家張珩(蔥玉)先生一般絕不收藏今人書畫,但對吳湖帆此類的小品之作,卻情有獨鐘,視為秘玩。其實,如按今天最簡單的審美趣尚或價格觀念作一個比擬,像張大千、溥心畬、吳湖帆、謝稚柳等以精雅、清逸、平正畫風為主的文人型畫家,猶如是古瓷器中的“官窯”。而與之風格相反的絕大多數畫家,自然就是“民窯”。從古至今,豈有輕官窯而重民窯之理耶?
《國光春霽圖》何年流出梅景書屋?今已無考。據說數年前,此圖曾出現在上海一家小拍賣公司。從五千元起拍,后以五十萬元成交。而此次的拍賣估價是八十萬元至一百二十萬元。各路買家,群起拼搶。從八十萬元起拍,被一買家直接加價到二百萬元。在經過三十輪激烈競拍后,最終以四百五十萬元落槌,加上傭金,成交價為五百一十七萬五千元。此成交價被稱為“天價”,轟動一時。吳湖帆每平方尺的一個最新成交價也由此誕生。
其實在國內藝術品市場屢創“天價”的背后,足以令旁觀者洞察到的是,那種急功近利的心態在整個市場中的普遍流行和迅速蔓延,也最終有可能將這個市場徹底摧毀掉。因為當今的中國人,在精神和道德方面的貧困,已遠遠超過了在物質和金錢方面的匱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