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歌德即將推出“歌德綜藝第四期拍賣攜BTV財經頻道拍寶專場”。這是繼上期綜藝拍賣后北京歌德拍賣第四次攜手BTV財經頻道《拍寶》欄目聯合舉辦的綜藝拍賣。拍品包括書畫、中國名酒、瓷器雜項、古籍善本等近千件精品
預展時間為2011年7月27日至29日早十點到晚五點,拍賣時間為2011年7月30日至31日。其中古董珍玩的拍賣時間為30號上午10點起;古籍善本的拍賣時間為31日上午10點,中國書畫的拍賣時間為31日下午1點半;中國名酒的拍賣時間為晚上18點。預展和拍賣地點均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路曹八里1號院歌德拍賣展廳。
(一)古董珍玩
此次歌德綜藝拍賣會古董珍玩專場共500余件精選藝品參拍,其中,“清 黃玉浮雕山水人物筆筒”最為亮眼,全器構圖繁密,層次清晰,雕刻生動,為清中期黃玉筆筒之精品佳作;此外,同專場中,“清康熙 灑藍地開光博古紋蒜頭瓶” 造型潔簡大方,線條硬朗,頗為討喜。另“象牙浮雕花鳥紋筆筒” 造型古樸大方,具文雅之氣,亦不容錯過。工藝品部分,則有“黃翡觀音掛墜”等造型雅致的佳作值得關注。

清 黃玉浮雕山水人物筆筒
H:16CM
RMB:250,000-320,000
此器為黃玉質,直筒。器璧以深雕、陰刻等技法琢飾通景,外壁通景浮雕山水亭臺樓閣人物圖。高山峭壁,參天古木,小橋流水,樓閣依山而建,高山深谷中古松繁茂。眾人談笑風聲,一派安居樂業的民俗風情。全器構圖繁密,層次清晰,雕刻生動,為清中期黃玉筆筒之精品佳作。
筆筒當屬文房用具,此器時代風格強烈而鮮明,通景浮雕技法,與同時期之竹雕、牙雕、木雕之工藝有異曲同工之處,層次之豐富,通景圖案之連貫為其時代特征盡顯無遺。而此類雕件終究離不開畫本與畫意,就如竹雕一般,必先有畫,其后入刀。筆筒所表現之圖案,也是盡現畫意,亦為“畫意玉器”之類,連乾隆帝也為此類玉器題詩以祝雅趣,足以見其器可玩矣。(另附香港福州漆器公司銷售保證書)

清康熙 灑藍地開光博古紋蒜頭瓶
H:27CM
RMB:6,000-12,000
此器瓶長頸,鼓腹,圈足,胎質潔白堅密,施灑藍釉,釉面光亮,造型潔簡大方,腹部下垂,頗顯端莊穩重之感。瓶體以灑藍作開光,窗內以青花繪人博古圖,反映了康熙時期文人士大夫對古物收藏的熱愛,青花發色濃艷有層次,畫面中,琴棋書畫,商周鼎彝十分精細。線條硬朗,皆惟妙惟肖。筆意纖細,純樸,具有典型的清早期繪畫風格。灑藍釉創燒于宣德,康熙時期達到鼎盛。

象牙浮雕花鳥紋筆筒
H:15CM
30,000-50,000
此器不惜材質,整料車制正圓,周身施浮雕技法,刻繪花鳥紋飾,造型古樸大方,具文雅之氣。

黃翡觀音掛墜
H:4.5CM
15,000-30,000
種質細膩,光澤油潤,色彩明艷,造型雅致。
(二)中國書畫
本次的中國書畫專場,歌德綜藝拍寶專場將以近現代著名藝術家和當代實力派青年藝術家為主,云集黃胄、陸儼少、宋文治、白雪石、劉大為、王明明、黃幻吾、李廣濱、康寧等141余幅不可多得的佳作呈現給藏家和愛好者。

黃胄 驢趣圖
紙本立軸
款識:了無追風逐電子,漫勞子厚代剪裁。不隨騷人踏雪去,愿由孺子驅馳來。壬戌年五月黃胄寫。
鈐印:黃胄之璽、蠡縣梁氏
48×60cm 約2.6平尺
RMB:80,000-150,000
黃胄筆下的毛驢可與齊白石筆下的蝦相媲美。黃胄在新疆下鄉時,住處的隔壁就是為牲畜削蹄釘掌的“打掌鋪”,其間他畫了大量的毛驢速寫。文革期間,黃胄被關進“牛棚”,放了三年的驢。長時間觀驢、放驢、與驢接觸、與驢為伍、以驢為友、和驢對話,使他與驢結下了不解情緣。他以驢為題材的作品很多,本幅是其中之一。作品將三頭驢畫于一幅,比較常見。三頭毛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整幅畫面墨色酣暢、生機盎然。為力求所繪動物形體精準,可見畫中多有復筆,具有特殊的速寫美感。本幅《驢趣圖》正是黃胄激情、夸張、奔放繪畫風格的完美呈現。

陸儼少 雁蕩勝概
紙本立軸
款識:季仁同志正之,壬戌七月,陸儼少寫。
鈐印:儼少、宛若、壬戌年七十六歲、晚晴軒
68.5×35cm 約2.2平尺
RMB:80,000-150,000
陸儼少的山水畫有著獨特的藝術特點,其中一個是“留白”,就是以水墨留出白痕,來表現出云霧、泉水、山徑和浪花。另一種是“墨塊”之法,作為對于留白的反襯,以濃墨積點成塊,十分的特別。而在筆法的勾勒上,畫家十分擅長以長線條描水勾云,以較細的拖筆中鋒畫云的陽面,以較淡而毛的環曲線條勾云的陰面。在結構展現上,簡潔富有力度,山川之秀美奇險在他的筆下通過輪廓、色彩、筆法等技藝表現的淋淋盡致。

白雪石 疑是銀河落九天
紙本立軸
鈐印:雪石之璽、何須齋
款識:疑是銀河落九天。己巳,雪石。
出版:《白雪石畫集》P217,人民美術出版社。
68×45cm 約2.8平尺
RMB:50,000-80,000

宋文治 洞庭清曉
紙本鏡心
77×45cm 約3.2平尺
RMB:80,000-150,000

黃幻吾 柳蔭飛燕
紙本立軸
100×47cm 約4.3平尺
RMB:30,000-50,000

康寧 松鷹
紙本鏡心
111×65cm 約6.6平尺
RMB:10,000-18,000

劉大為 高原初雪
紙本立軸
68×68cm 約4.2平尺
RMB:100,000-150,000
(三)中國名酒
本場拍賣會共189件標的,1000余甁90%以上來自市民家中酒柜。拍品產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橫跨近半個世紀;品類齊全,不單80年代五星、飛天、葵花皆有,更不乏50年代60、70年代的各色土陶瓶,人民大會堂的特供黑釉瓶、黃釉瓶等。不僅茅臺種類齊全,亦涉及五糧液、郎酒、西鳳、汾酒、竹葉青、瀘州老窖特曲等十大名酒酒系,以及含藥物成分有特殊功效的虎骨酒和董酒。

貴州茅臺酒(五星牌)
出產日期:1970年10月27日
數量:1瓶 酒精度數:53%(V/V)容量:540ml 重量:909g
注釋:本拍品采用土陶瓶灌裝酒液,茅臺酒廠自1966年將土陶瓶包裝更換為清鎮玻璃廠出產之玻璃瓶,但因當時特殊需要,亦與一般直接銷售產品做出區分,茅臺酒廠延續采用此種土陶瓶包裝直至上世紀70年代初期。上世紀70年代初期前后出產之土陶瓶背標均為“三大革命”,瓶肩部位燒制“雙弦紋”,瓶底遺留粗砂顆粒,俗稱“矮嘴醬茅”。

貴州茅臺酒(飛天牌)
出產日期:1966年7月9日
數量:1瓶 酒精度數:53%(V/V)容量:540ml 重量:806g
注釋:本拍品最顯著特征莫過于瓶身包裹棉紙上鮮紅的“貴州茅臺酒”六個大字以及深藍色清晰可辨“1966 7 9”字樣,已表明一切。此種酒為文革初期出產,為60年代最后一批“飛天”商標茅臺酒。細白瓷柱形瓶身,通體顏色發暗較一般茅臺酒略細,瓶頸略短,瓶口稍廣,頂蓋稍鼓略扁為塑料木塞;瓶身肩部三階臺階與之后出產之“飛天”酒瓶相比略平

貴州茅臺酒(葵花牌)
出產日期:上世紀70年代初期
數量:2瓶 酒精度數:53%(V/V)容量:540ml 重量:995g、1020g
注釋:本組拍品一組2瓶,均為意大利回流,海關封簽編號分別為“154”號及“174”號,該組酒兩跨重洋,四十余年間往返中、意兩國,如此保存現狀,殊為不易。

貴州茅臺酒(五星牌)
出產日期:1966年5月1日
數量:1瓶 酒精度數:53%(V/V)容量:540ml 重量:860g
注釋:上世紀60年代中期出產的茅臺酒,封口由木塞改換為紅色塑料膠套封口,方形蒙頂封紙取消,正標仍采用進口油墨印刷,與50年代末期正標基本一致,背標亦沿用豎排簡體,出產時間在“一九五 年 月 日”鉛字印刷部位再用手動打碼機加印藍色準確出產日期,瓶身仍采用醬釉陶瓶或細白瓷瓶。1966年,貴陽清鎮玻璃廠試制乳白色玻璃瓶成功,茅臺酒廠開始更換酒瓶,1968年年中,新出產的茅臺酒開始跟換背標為“三大革命”取代豎排簡體背標,本拍品應為茅臺酒改換背標之后第一批出產之“三大革命”。

五糧液(長江大橋牌)
出產日期:上世紀80年代前期、90年代初期
數量:6瓶 容量:500ml
注釋:本拍品一組共6瓶皆為“長江大橋”商標五糧液,其中1瓶為上世紀90年代出口型白標“長江大橋”五糧液,5瓶為上世紀80年代前期“長江大橋”五糧液。“長江大橋”商標為上世紀70年代注冊,源于武漢長江大橋,帶有濃厚的時代特色。
(四)古籍善本
此次古籍專場融匯了近代大師作品畫冊、象牙印章、銅印章、木板水印等共計132件拍品。其中《齊白石手批師生印集》共分五集,為齊白石手批自刻印及弟子賀孔才、劉淑度、馬景桐、和周鐵衡印章,凡六百六十一方。其中大部分批語為首次披露,一針見血反應了他的印藝見解。書目文獻出版社限量編號發行,共印200套。不再印刷,該書為32號。實屬難得。此外,民國高甜心制象牙印章二枚,雕工精致,造型生動,整體俱佳,頗為討喜。

齊白石手批師生印集
一九八七年文獻出版社初版
紙本 線裝 十八冊五函
30x15.5cm
RMB:20,000
北京歌德在秉承質好價優的優勢同時,也努力地試圖發掘市場未來的可能。本場拍賣由北京歌德拍賣公司與北京電視臺財經頻道《拍寶》欄目合作舉行,其中大多拍品得自于民間,且無底價上拍,對于廣大收藏愛好者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欣賞并收藏的機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