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8日和29日,戰后和當代藝術作品在倫敦拍賣會上的成績非常搶眼。蘇富比創造了倫敦拍賣會歷史上最杰出的戰績,而佳士得所拍賣的一幅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成交價達到了1600萬英鎊!
蘇富比的當代藝術專場拍賣總成交額為9465萬英鎊(1.512億美元)。誠然,買家們被34件Duerckheim所收藏的珍品所折服,蘇富比相比其競爭對手佳士得多出至少2580萬英鎊的成交額。此次佳士得共誕生了19件超百萬英鎊成交的作品,這也是倫敦佳士得在當代藝術拍賣史上的第二好成績。
蘇富比的成功來源于一個珍藏系列
“私人珍藏”已經成為吸引和激勵買家投資的一大標識。此次蘇富比推出的Duerckheim珍藏系列著重體現了德國當代藝術作品的特點。34件作品最后的成交總價達到了5280萬英鎊(8440萬美元),遠遠超過了4590萬英鎊的估價。波爾克、里希特和巴塞利茲的多件繪畫作品成績顯著。波爾克的《Dschungel 》(Jungle) 成功拍得510萬英鎊,格哈德·里希特的巨作‘Eisläuferin ’(Ice Skater)成交價為210萬英鎊,另外喬治·巴塞利茲十一幅作品之一的‘Spekulatius’以285萬英鎊成交。
蘇富比的股價也在倫敦拍賣的15天內增長了15個百分點,并在當代和戰后藝術拍賣會結果宣布后漲到了每股43,5美元。
培根現象
弗朗西斯·培根的這件‘Étude pour un portrait’在6月28日倫敦佳士得戰后和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會上創造了1600萬英鎊的佳績,超出估價700萬英鎊之很多。這件色彩昏暗且帶有濃重培根風格的作品創作于1953年,成為弗朗西斯·培根全球拍賣成績中排名第八的作品。
2011年2月的拍賣會上,培根憑借其肖像三聯畫‘Three studies for portrait of Lucian Freud ’震驚世界,成交價高達2050萬英鎊,遠高于700萬到900萬英鎊的估價(2011年2月10日,倫敦蘇富比)。這件作品成為培根全球拍賣成績排名第四的作品,但是相比2008年5月泡沫經濟頂峰時創下的3940萬英鎊的記錄,還是頗有距離。
2011年伊始,培根的作品就出現在各大拍賣會(佳士得、蘇富比在倫敦、紐約和巴黎拍賣會),其成交總額已經超過了6100萬英鎊(不算‘Crouching Nude’的740萬英鎊)。
去年同期,培根的畫作只有一件被拍出(‘Study for Portrait’74萬英鎊),而和2011年6月28日被拍出1600萬英鎊的作品‘Étude pour un portrait’一脈相承的畫作卻在估價400到600萬英鎊的情況下慘遭流拍(Man in Blue VI, 倫敦佳士得,2009年2月11日)。當然2009年推出的這幅作品沒有2011年的精致,他們存在的不僅是40厘米大小的差距,兩年內這兩件作品1000萬英鎊的差價驗證了在經濟和房地產投資動蕩的大背景下,當代藝術價值的投資信心正在恢復。藝術再一次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